梦参老和尚:佛教给我们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忏悔”
发布时间:2020/02/21 佛教文化(禅者说) 浏览次数:1522
修行你得一步一步走,像《法华经》中的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很适合我们,因为你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能够解答你一些问题,你求什么就得什么。现在我们的好多地区,连续的大雨水灾,像“降雹树大雨”这些问题,观世音菩萨是可以解决的,但看求的人、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人,要是你求的心跟观世音菩萨的心合一了,不是为了自已而是为了一切众生,至诚恳切的求,如果你求的力量够大,就能转动那个业,灾害马上就消除。如果你的业小,只要轻微的用一点功夫,就能够解决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灵异。但是当那个业很重,甚至是共业,就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能够转得动的。
当这个业果是由共业所造成的,并且已经成为事实,就像现在当前的这个世界,风灾、水灾、火灾,自然灾害非常的频繁,为什么呢?这是共业,不但是过去累积的业,现在还在造业。科学的发达、文明的进步,虽然对我们的生活提供许多的帮助,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带来很多的危害。像车祸频繁、机动车所排出来的空气污染,这个大家都见得到的,越发达的国家越严重。风灾、地震级水灾连连发生,我们可以从现实活观察中认识到。
我们医院的患者起码有上千人吧!这病是业所成的,能不能转呢?第一个是他学佛学到了什么程度以及他是怎么认识佛法,而转变的方法,他有没有去执行,执行的彻底不彻底?我在温哥华同时看见两位患癌症的道友,其中的一位道友就转了,现在完全恢复健康,也是癌症三期,癌细胞都扩散了;另一位道友也是癌症三期,癌细胞扩散了,他就没有转,过世了,不过走的时候,走的很安详,在大家助念、念佛圣号当中走的。那位康复的道友,他就转了,据我所知道的,他是精进的念、昼夜的拜忏,以生命来交换生命的。我们能不能转现前的业?那就看自己的功力如何?每位医生、护士看见病人进来的时候病苦很重、带着很多痛苦的包袱,希望出去的时候能让他们很轻松,很健康。这是愿望,愿望不是事实!
就像我们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你到临终的时候,不见得能往生到种乐世界,愿望只是希望,你要是想达成这个希望,你得做!怎么样能使你的希望满足呢?你要付出,有付出才能有收获!学佛也如是,你在社会上有贡献有付出,就自然得到社会给你的利益,如果你没有贡献尽是想挖社会的利益,对于整个的地球,你只想从地球里头挖财富,你忘了地球是会垮的!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是要有病的善友们,好好的忏悔,佛教给我们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忏悔”,“忏悔”就是把我们过去所做的事情,不论是大的、小的、做错的、伤害到别人的,我们都忏悔转化掉,现在你的身口意三业完全转成善念了,以善心来指导你的身三口四不再造恶业了,才能忏得掉。
佛经上说,一闻到佛名号福德就很多、利益很大,这是摄受!有没有?是有的,但你想现前能得到,就像是有病苦的想得到健康,贫困的想得到财富,你得要转化,要真正的去做,你想要富有就得多布施,看起来好像是相反的,其实是相乘的,你只想得而不布施,那怎么会得到呢?你必须得舍,为什么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把“舍”字放到最后啊?那是有相当深的意义,甚至当你达到心地清净明了的时候,连“慈、悲、喜”都要舍掉,全部都要舍掉,才能达到无挂无碍!你不舍却想要有,是不可能的。
我们很多道友一听到师父们总要人布施,心里头总是想着钱,不是这个意思!“舍”,包括的不只是钱,还包括你的烦恼,把一天的不高兴舍掉,不去执着,舍掉了就不烦恼了。
大家都读过《心经》吧!《心经》第一个字就是观,观本身就是思惟修,就是三昧,就是禅定,观是属于慧的方面,慧就是得有智能。就像我跟大家讲的,念要住,没有智能你的念不会住的,妄想纷飞,你必须得观。如果你想病好,要先放下,连身体都没有了,病又从哪来呢?你必须得修观,不修观是达不到目的。
修行也都是这样的,像我们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者念经,我们就举个例,念阿弥陀佛吧!当你初念的时候妄想很多,你想一下子念的心很静,不可能的!妄想纷飞的时候怎么办呢?我们讲念住,看你自己怎么调剂,我的调剂方法就是用呼吸。往里面吸气的时候,念“阿弥”;呼气的时候,念“陀佛”,只要一呼气一出气,等你念久了,你不用作意了,你一呼气出气就念住了。你把这移到别的功夫也如是,这是念住。如果念头刚一跑马上就要收回来,要是失念了,自已要马上这么想:“散乱!散乱!”那散乱就收回来了,昏沉时你自已也要警觉,就说:“昏沉!昏沉!”你就有精神了。
如果你要考验自己信了佛之后的功夫怎么样?人家骂你,甚至是很烦的事,到你那里都消失了,你知道这是假的,声音就跟风一样的,特别是赞叹你的时候。你们要注意,我们出家人说,骂你或喝斥你或毁谤你,这叫“当头棒”,你很能忍受,因为你认得清清楚楚,但是赞叹你的时候,叫做“脑后针”,在你脑后头,趁你不防的时后扎你一针,说你了不起啊!你修行成了,你就很高兴,其实你堕落了。所以你要是不能纠正自己,不能看破,不能够究竟放下,就自在不了。要是能够观得达到看破、放下、自在了,那就生起了效用。
佛教导我们这些道理都是要去除我们的执着,都因为一切有我,由我见产生的,如果不要太自私,一切的事物,不要把“我”加进去,问题就好解决了。其好比说“我的杯”,“我的花”、“我的什么”,为什么加个“的”字呢?因为这个东西不是“我”,是“我的”,“我的”不是“我”!“我”在哪里呢?这个就要参了!“我”是不可得的,所以佛教讲“无我”,你要怎么能达到呢?就要观。我刚才所讲的都是修观的方法,你怎么去观,观就是思惟修,思惟、思惟、思惟,你就能够开智能。闻了一种法,听到一种道理,就要去思惟,心里头琢磨,越琢磨越清静下来,越清静下来就渐渐开智能了。之后再去做,做就是修,就是照着佛所教导的,这样去观想,这样去修行,我们就能克服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烦恼、所有的不如意、所有不能化解的事情,渐渐就能化解了。
上一篇: 面对疫情,佛教徒要正信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