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旅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旅资讯 > 遂宁观音故里 | 遂宁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禅师与观音的传说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遂宁观音故里 | 遂宁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禅师与观音的传说

发布时间:2020/11/20 佛旅资讯 四川线路景点 浏览次数:1631

 

在广德寺大雄宝殿西面、活菩萨殿后,有一高22米的方形石塔,这便是闻名中外的善济塔,俗称“肉身塔”。相传,这座塔是广德寺“开山祖师”克幽禅师的掩骨之所,而克幽禅师也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广德寺内的克幽禅师灵塔

 

那么,在克幽禅师的一生中,有着哪些不平凡的故事?他与遂宁的观音文化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克幽禅师简介

 

 

生卒年(727—787),俗姓李,“克幽”是唐代宗给他的赐号。据《遂宁市志》记载,克幽禅师生于唐开元十五年,祖籍陇右(今甘肃临洮),因故入蜀,居住遂州长江县(今蓬溪县长江坝)。曾拜谒无相大师金和尚,请求皈依佛门。时年25岁,无相为了让他虔心深造,派他到彭县鹿山结庐居住,使其清心寡欲,凝神静悟。他潜心礼佛,养性修真,十年面壁,禅定大进,终成一代高僧。

 

“男观音”称谓由来已久
克幽的传说从北宋流传至今

 

 

在遂宁有着这样一首民谣:广德寺菩萨灵,克幽禅师男观音。人们认为,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与遂宁的观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也有人将克幽禅师称作“男观音”。

其实,这种说法从北宋时便广为流传。北宋谢瑾在其所写的《遂州广利禅寺善济塔记》中对这段传说有着这样的记载:克幽肉身塔“遭会昌毁灭,塔圮成池,白莲化生……山谷之间,光相环绕……观音圣像仿佛其中,相国琅琊公掘寻灵迹,得钩锁骨如紫金,此皆观音大士化身,复为建塔,立殿其侧。川县僚属,僧道士女,无贵贱老幼,倾心崇敬。”

 

广德寺塘底异骨现“观音大士”
遂宁“观音故里”由此得名

 

 

为什么民间传说会认为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而这样的传说又为什么会得到皇家的认定呢?相传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灭佛毁寺时,遂宁广德寺也遭遇了灭顶之灾,在灭寺当日,广德寺克幽禅师灵塔自陷为荷池。58年后,即唐昭宗天夏三年(公元903年),遂州刺史王简升堂审案,常见堂后有一个老和尚,审案正确时老和尚点头,审案错误时老和尚摇头,日久引起了王简的注意。

 

一天,王简审案结束,安排衙丁尾随老和尚。当追至广德寺荷花池边时,老和尚不见了,衙丁禀报,王简甚疑,下令排水挖塘找寻,终于在塘底发现一串连锁异骨,上现“观音大士”四字,传说此乃观音菩萨的化身。王简将此上报朝廷,不久之后唐昭宗敕赐“再兴禅林寺”,复修寺庙及克幽禅师灵塔,并在灵塔前新增一殿堂,以克幽禅师像塑观世音菩萨圣像,世人称为“圣观音”。

 

就此,朝廷正式确认遂宁为观音故里,敕封广德寺为观音道场。克幽禅师更被认定为观音化身,其寺庙广德寺也被后世历代朝廷及民间奉为观音道场。信众把克幽禅师尊崇为“活观音”“观音化身”。

 

一生历经艰辛寻求真理
克幽与观音的传说经久不衰

 

 

广德寺自唐代宗永泰元年直到明代,极盛时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闻名遐迩的川中名胜及佛教圣地,每年香会和观音生日,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寺中所立“圣旨牌坊”上的“敕赐禅林”金字为唐朝书圣颜真卿所书;寺有五宝:缅甸玉佛、明代圣旨坊、济善塔、九龙碑和两颗皇帝御赐玉印。存放克幽灵骨的善济塔上刻有诗句:池涌瑞莲观自在,塔藏金骨显克幽。这座复建于宋朝的古塔与其塔前的活菩萨殿一起证明着克幽禅师为皇家与民间认定的观音化身。

 

在唐朝历史上曾有数次的佛道之争,皇家为了再兴佛教,为了拉近皇家与佛教信徒的距离,认定这样一位拥有皇家血统的禅师为观音化身是很有可能的。但除了皇家的认定,克幽禅师一生历尽艰辛寻求真理,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也正符合了民间信仰中观音的形象。至今,遂宁都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克幽禅师济世救人的传说,因此克幽禅师是观音的化身能历经千年而不衰。

 

去过那么多次广德寺,关于它的这些传说你都知道吗?

 

精品推荐

2021.1.1 佛教朝圣游学与管理(初级)班:培养禅文化、专业佛旅领队人才

邀请函|12月17-19日素餐技术与运营研修暨第十三届素食营销论坛即将起航,2021年的素食必将是一个真正的春天

 

【新线】重庆禅文化游学6天5夜

时间:2020.12.1—6

重庆缙云山

大足石刻

 

2020年12月,蝉友圈佛旅应大众需求将开启“重庆禅文化游学之旅”。此条线路将以重庆华岩寺、缙云寺,大足石刻,安岳石刻,遂宁广德寺等为行程重点。全程融圣地特色素食、行修体验、朝圣祈愿、学习交流为一体的深度游学之旅。【线路详情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