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养生 > 佛家养生概论(1)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佛家养生概论(1)

发布时间:2012/08/29 佛教养生 标签:佛家养生概论浏览次数:1746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2世纪传人中国,并且很快被融入到中华文化中来,其博大精深的养生功效备受历代僧家推崇,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其独到的、卓有成效的养生、健体、护心秘籍。当我们面对许多形形色色的亚健康人群时,有些甚至当代医学也会举手无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佛教养生或许就可以给我们思想以启迪,身体以强健。
佛教养生要领
     关于佛教养生,《性命圭旨全书?大道说》中有一段总结语,概括道:“释之禅教曰:不二法门,甚深法界,虚空藏,寂灭海,真实地,总持门,彼岸净土,真境心地,极乐国,如来藏,舍利子,菩萨地,光明藏,圆觉海,般若岸,法王城,西方天堂,空中真际,真实三摩地,华藏海,陀罗尼门,不动道场,波罗密多等等,难以悉记。要而言之,无非为此性命之道也。”由此不难发现,佛家禅修或坐禅的养生功法甚多,入门的方法如观息法、观色(身)法、观心法等在社会上最为流行。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对养生锻炼中调身、调息、调心论述最为具体,修行方法也极为系统。禅宗的经典《坛经》、《心经》、《金刚经》从养生角度看,是佛家养生功理的精髓,是佛家禅功心法。而禅宗的参禅或禅定,是将意识专注于一个话头或法境上,一心参究,亦与道家养生的观想、存思有类似之处。密宗的养生功法形式最多,较为人知的般若定、九节风、大圆满等对治病强身,开发潜能有明显效果,其他功法非经师传单授,是很难窥见底蕴的。净土宗与其他宗派不同的是,它依《无量寿经》提倡念佛,不专修静坐,而是意念专一,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有内功的功效。此外,佛门还有一些动功功法,如达摩易筋经等,此类功法多出于少林,与少林习武有关,且与道家养生的导引术有很深的渊源。
     在修炼的目的及所追求的功效上,由于佛家追求的是解脱自在、超越生死轮回的涅槃境界,是出世的哲学,所以佛家着重只是参证佛法的一种手段,它的禅那止观等调身调息、调心观想等方法的目的,是制心一处,参究佛理,以求开悟,静定生慧,彻见法性,解脱自在。与儒家一样,佛家除了为检验操作是否无误或检查修炼所达的层次外,并不刻意企求养生功效,但佛教养生却病延年的功效亦很显著。如果功夫高深,还可以开发出许多人体潜能,如所谓的神境通、天眼通、天耳能、地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等“六通”。但在佛家看来,这些都不过是禅修的副产品,其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是脱烦恼,超生死,度众生。若执著养生的功效反而会因执成障,不能破无明证菩提。佛家养生要求的是明心见性,即要求在思想和精神上下功夫。修炼的过程是领悟佛法、破除妄念显发自身的佛性的阶段,其最高境界是大彻大悟而成正觉。佛家的修心养性主要是通过去除烦恼心志、与人为善、人静、纠正不良行为等途径来实现的,这也是佛家养生的核心和要领。
     一、去除烦恼心态
     心态是一种轻微、持久而弥散的情绪状态。烦恼心态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祖国医学早有“喜伤心”、忧悲伤肺”、“怒伤肝”、“思伤脾”、“惊恐伤肾”的七情学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愤怒焦虑、忧悲等不良心态能引起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等许多心身疾病,为了保持心身健康必须经常调节情绪以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
     佛教信仰及佛家修持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助于消除烦恼情绪改善不良心态。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专门对治烦恼的良药。譬如患了贪嗔痴的烦恼,可以用戒定慧来对治;悭吝的人,教他行布施;暴戾的人,教他学慈悲;有人受到挫折而灰心丧志,用因缘来对治,使他观一切法无自性而振作奋发起来,诸如六度、八正道、参禅、拜佛、念佛等,不但能够对治烦恼,更是解脱的妙方。
     二、与人为善
     佛教崇尚“善”,这一观点与道教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佛教认为,养生最大的是养心,心养好了,生也好了,身也好了。养心须去恶,心一旦存有恶,就危险了。心有恶,身体便恶之。恶只要一点灰尘,就会被风吹的到处都是。而去恶的方式便是把恶化为善。到处都是善,哪里还有什么恶可言呢?佛典《涅槃经》有载:“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莫追!”因而,佛家把“善”当作是修心养性的根本。
     三、入静
     “静”能使人心洁意纯,“静”能够净化人的灵魂,涵养人的道德。《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所以说,静也是佛门中修心养性的主要方法。
     四、以德养心
     修心养性,首先要修养出一个好的道德情操来,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有可能修习出一副好的心性。
     佛教认为,一个心身健康的人,应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而疾病的发生也往往与不良的道德行为有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中,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很高,从宗教道德的角度看,引发心身疾患的种种因素,多有违于人类基本的道德规范,违反了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摄为内容的人间佛教精神。
     佛教在人间教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去恶行善,净化人生,改善社会。而提倡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摄为内容的佛教,使佛教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是佛家的基本戒律,是佛家行持的基础,是为人之本。戒是有所不为,律是有所当为。“诸恶莫做”就是要守五戒,“众善奉行”就是要行十善。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的内容有:不贪而修不净观、不嗔而修慈悲观,不痴而修因缘观、不妄言而说诚实话,不绮语而说正直话,不恶口而说慈爱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不杀生而行放生、救生、护生,不偷盗而行施舍,不邪淫而行净行。
     五戒十善是佛教基本的道德规范,其理智的睿光,与当今社会倡导的精神文明的实质并无二致。佛门五戒十善等行为准则,对于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不无借鉴之处。佛陀曾经说:一人行十善,则一人得清凉;一家行十善,则一家得安乐;一国行十善,则一国得安定;世界行十善,则世界得太平。
     六度四摄
     六度四摄,也是佛教道德生活的规范。佛门修持,以偏重于个人修养的为“声闻道”,以注重于普度众生的为“菩萨道”。我国大乘佛教重视“菩萨道”的行为,而六度四摄的行为准则,正是“菩萨道”自利利人所必须具备的六种品质。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度有济渡、转化之义。其所救度的对应内容,佛书所载为布施度痴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嗔恨,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
     四摄是佛家的处世原则,包括四项内容,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与六度中所言者相同,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种是有形的实质帮助,如金钱的给予;另一种则是更高层次的无形帮助,如辅导别人成长,给予别人体恤和宽容,使其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快乐。爱语是待人接物,要处处站在关心他人的立场,用暖如春风的爱语,关怀和感化对方。利行是奖励别人实现理想,给别人方便让他顺利达成目标,或赞美别人以鼓舞其信心和士气。我们称这类美德为君子成人之美,在佛法上则称为利行。同事就是和大家一起共同做事共同生活,同甘共苦。同事摄的难点,就是在和大家一起同事同处的过程中,要用你的德行智慧去感化别人,一起趋向烦恼解脱的乐境。
     综上所述,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摄是佛家道德的基本内容,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六度四摄以利益人群,走人间佛教所倡导的基本精神。从医佛相通的角度看,通过修养道德能够解除烦恼、净化身心、改善社会风气及人际关系,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