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风景区文化产业发展几点思考
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被称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九华山作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5a级景区和世界著名佛教道场,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文化创造活力,尽快将风景区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发展九华山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明确旅游文化产品定位,实行产品创新
(1)发掘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着手挖掘佛教和历史人文内涵,以“神、奇、灵、愿、孝、施”为着眼点,开发佛教和历史文化旅游、体验新产品,祈愿、乐施新产品,使九华山的佛教文化从目前仅仅满足单层次的信仰(烧香、拜佛)向多层次信仰转变,从强调寺院、菩萨、法事的佛教形式向强调感受、感觉、感悟的佛教内涵转变。开展生态家园、生态乡村、古民居、民俗文化体验等生态和文化旅游项目。开展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九华文化、地藏文化、九华民歌、佛教音乐及傩文化、青阳腔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加强与韩国、新马泰及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把中韩书画艺术交流、金地藏学术研究交流、佛茶文化交流等形成定制。
(2)加快开发新的景区景点。一是加快柯村新区开发,加快大铜像景区建设,以此为牵动性项目,全面推进金九华大酒店、龙溪山庄及旅游服务区、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将柯村建成集行政管理、旅游服务、大佛景区功能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发展平台;二是建设狮子峰索道,同时开发狮子峰刘冲景区及其周边景点;三是开通龙溪河旅游栈道,开发利用龙溪河峡谷旅游资源,连接闵园景区;四是对花台景区进行二期开发,使其与天台、闵园景区连成小环线并与龙溪河和九华街景区连接形成核心环线;五是与青阳九子岩景区联手开发,前后山统一规划,统一串线,统一营销,中远期前后山贯通,一票到底;六是挖掘佛教文化旅游内涵,加快九华街区的小剧场建设,运作好“九华山艺术团”,尽快推出“莲花佛国,梦幻九华”文化精品;七是挖掘磁场气场资源,建设独特的康复疗养区域项目和旅游文体交流项目,弥补淡季产品功能的不足。尽快使九华山形成五点(九子岩、柯村、九华街、闵园、天台花台)、四环(九华街→闵园(天台花台)→九华街,柯村→九华街→天台花台→闵园→柯村,九子岩→柯村→九华街→天台花台→闵园→柯村,九子岩→狮子峰→刘冲→柯村)旅游网络,迅速扩大核心景区容量。
(3)创新传统重大节事活动。①每两年定期举办“地藏文化节”和“佛茶文化节”,并与传统的庙会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提高该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体验性。②在每年暑期淡季创办“生态体验”、“山水写意”、“探险知幽”等夏令营活动,扩大淡季销售。③不断创新每年六个黄金周、小长假的旅游主题和内容、形式。④丰富冬季旅游产品链,做好冬游文章。⑤坚持办好每年元旦及春节的“九华山大愿平安祈福之旅”活动,使其做成特色品牌。
(4)做活九华山水文章。加快九华山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九华山常年雨量充沛,达到2300毫米左右,五条溪流汇集九华河,要开发水上旅游资源,打造九华河旅游观光带,在完成整治疏浚河道之后,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争取水利部门支持的方式尽快启动九华河旅游项目,使九华河真正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加快龙溪河开发,修建旅游栈道,切实改变九华山“山强水弱”状况。
2、制定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税收、建设用地、人才引进、保证公平竞争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多方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规范和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3、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建立与风景区旅游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文化管理体制。
4、克服体制上的障碍,调整布局。要打造大九华文化,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做大文化产业,组建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建立九华山文化活动中心,发挥文化事业的规模效益。(1)积极拓展节庆会展业;(2)引导和规范发展演艺娱乐业;(3)培育发展艺术品业。
5、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在文化旅游业方面,打“九华”牌,整合“九华”旅游资源,将九华山旅游产品整体包装开发,将九华佛文化、九华茶文化、九华民俗文化、九华素食文化等文化品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整合,集中提炼,形成“九华山”品牌,推介“九华山”各种旅游线路,开发“九华山”旅游商品。最终达到以“九华山”为龙头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兴隆。
上一篇: 浅谈普陀山旅游商品开发
下一篇: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