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 关怀什么
中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目前全国已有1 亿多老人。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到生命尽头,临终关怀已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临终关怀呢?
1967 年美国的桑德斯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临终关怀医院,提出的口号和宗旨是:为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创造一种安乐、舒适和理智的临终环境,让他们带着愉快、满意和不留任何遗憾而离开人世。
1991 年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关怀医院”在北京建立,其宗旨也是帮助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满意而不带一丝遗憾地离开人世。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讲,临终关怀是通过多种形式对人( 主要是老人、重病的临终者) 给予精神的慰藉、心灵的呵护、情感的满足和做为人的尊严的维护。几年来,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逐渐地探索着人们尤其是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心灵究竟渴求什么,而医护人员、心理工作者和整个社会又能理解多少他们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临终的人不会永远留下失意、怅惘、迷茫、不安和遗憾。这是一个决不简单和轻松的工作。
关怀从理解死亡开始
死亡是人生的一个终点站,然而并非人人都能理解这个道理。松堂关怀医院曾对3000多例从他们那里离开人世的人进行调查,发现93%的人对死亡没有准备,大部分人害怕死亡,对死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
能不能理解死亡并接受死亡是临终关怀的基石。不理解死亡甚至害怕死亡的人,不会平静、愉快地告别人世,而是带着痛苦和恐惧离开人世。更为可惜的是由于担心、恐惧,抗拒死亡,这样反而加速了死亡过程,减少了本该安然享有的生命寿限。据松堂关怀医院对数千例在医院告别人世的人的统计,约有30%的人是因为害怕死亡和对死亡无谓的恐惧、焦虑,反而加速了死亡,提前离开人世。而他们的恐惧完全是一种盲人骑瞎马似的毫无意义的恐惧,是一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林是位60岁的老干部,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到松堂关怀医院时还并发肺部感染。经过用药和精心护理,林的肺部感染慢慢得到控制。然而林非常担心死亡,无论医院的心理大夫和其他医护人员怎样做治疗和思想工作,林总是担心他活不过60岁,怕他比老伴先一步离开人世。他的心灵深处非常眷恋人世,觉得他一旦撒手人寰,不仅家里的老伴和孩子会受拖累,生活无依托,而且他自己也委屈。好不容易才在晚年分上了房子,儿女有了工作,负担减少,正是该安度晚年,享受生活的时候。如今却因疾病而要离开人世,生活实在对他太不公了。由于整日思前想后,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护士给他注射时好几次都因为肌肉紧张而扎不进针。仅仅两周,林就去世了。大夫认为他是因强烈的抑郁焦虑而导致心力衰竭死亡的。如果具备正常人的心态,平静地对待一切,林不会这么快离开人世,至少还可以生存好几年。
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产生心理障碍,再由心理障碍转为生理功能障碍,如内分泌失调、心力衰竭以及心血管、消化、呼吸系统功能的紊乱,最后导致提前死亡。相反,无论对死亡怎样认识,只要是接纳认同死亡、理解死亡,坦然地对待死亡,即使他( 她) 不会延长生命的过程,也会平静舒适地告别人世,不会感到委屈、痛苦。
80岁的郑是一位居士,来到松堂关怀医院已是胃癌晚期,癌细胞全身扩散。有着佛教信仰的郑对大夫的心理治疗是完全接受的并以她自己的观念坦然接受死亡和理解死亡。她认为,生命是轮回,是一个周而复始的产生与终结。今天的去世就是下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因此应当愉快地接受。郑请求医院别给她治疗了,她要求医院帮她请来她的居士朋友、教友,为她助念。在佛教特有的助念仪式中,几十名居士为她念念有辞地助念,伴随着磬、钹、木鱼的缭缭之音,颇为动听。郑似乎忘掉了一切。第二天,松堂医院院长李伟放心不下,走近她问,“郑奶奶,你身上还疼不疼呀? ”郑看看李伟,对李院长摇摇头说,“我不疼了。”第三天,李院长又问,“郑奶奶,你渴不渴呀? ”郑认真地答,“不渴呀! ”“那饿不饿呀? ”李院长又问。郑也答,“不饿呀! ”第四天,郑愉快而舒坦地告别了人世。
减轻恐惧和不安是基本的关怀
尽管可以教育人们理解并接受死亡,但每个人对死亡的担心、恐惧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临终关怀可以通过细微的从生理到心理对患者的帮助,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平静甚至带着微笑离开人世。这是一种基本的关怀。
除了死亡教育,怎样才能减轻患者和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对死亡的恐惧呢? 松堂关怀医院的李伟院长和医护人员不断地搜集和了解一些在死亡边缘挣扎过而又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各种救护因素活过来的人的情况,请他们谈经历死亡或将要死亡时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死亡体验”或“濒死体验”,从这里医护人员了解到临终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才能有效地减轻他们的痛苦。李伟了解的3 0 多例“死而复活”的患者概括地描述了人将要死亡时的心理感觉。临死时,他们都感到一种身不由己的痛苦,浑身不适、紧张、哆嗦甚至抽搐,然后他们感到进入了一个很深很长看不到尽头的黑洞,十分恐惧。而有的人则感到他在沿着一个无底深渊下滑、坠落,一种不着边际的失重和眩晕油然而生,恐惧感越来越强烈,他们拼命想抓住什么作为一种本能的求助和依托,可什么也抓不住,找不到。这种状态经过了很长时间后他们才感到飘浮旋转的身体似乎有了依托,黑暗和可怖的声音消失了,身体也慢慢轻松了,感觉人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地方……
有了这样的了解和认识,松堂关怀医院有了一个规定,无论患者、病人身边有无亲人,在临终的时刻,必须有医护人员握着临终者的手,并且不断地在他( 她)耳畔轻轻地坚定地说别害怕,有我们陪伴着您。这样的关怀是送他们一程,给他们一种支持、依托和依靠。有了这样的依托,患者和病人的恐惧感便会慢慢消失,最后平静地告别人世。在松堂医院走完生命历程的3000多人都是这样安详地进入“天国”的。
80岁的冯,全身合并多种病症,肾衰竭、心脏功能不好、褥疮感染,在弥留之际,大夫轮流在她旁边握着她的手,在她耳畔温和地重复着“别害怕,我们陪着你,来,抓住我们的手……”医生原判断冯也就是一两天的生存时间了,可是在这样的心理关怀并结合治疗下,冯的生命进程又持续了3个月,最后是带着微笑去世的。
满足心底的愿望是最具体的关怀
一个人心底的渴望和最基本的愿望如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无法实现或满足,那就可能会“死不瞑目”。然而如果能满足这样的愿望,那么一个人就会死而无憾。
从人之常情、人之亲情和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甚至从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职业特点去满足他( 她) 心底的或最后的愿望,这就是具体的临终关怀。
对亲情的渴求是人们最普遍的心理需求,李就是在这种亲情的满足中带着笑容去世的。李有两儿一女,女儿在国外,两个儿子在北京某大学任教。安度晚年的李去国外女儿处小住一段后因水土不服而生病,被送回国内,几经转院后来到松堂医院。并发肺部感染后的李曾一度休克,经抢救缓解,第二周又恶化。弥留之际,老人的小儿子赶来,轻轻地叫爸爸。老人慢慢睁开眼睛,扫视了床前一周,失望地闭上了眼睛,重重地喘息显得烦躁不安。老伴和医护人员明白了,他是未见到大儿子而放心不下。而大儿子正在外地出差。大夫护士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让老人在临终前见到大儿子。除了药物,他们明白主要是要依靠唤起老人内心的力量。护士长、护理员和老人的老伴轮流守候着,握着老人的手,不断地抚摸他、安慰他、呼唤他:“别担心,我们都在旁边,都会帮助您。”老人就在这样的护理下、关怀下延续着生命的历程。第二天下午,老人的大儿子赶来了,一声轻轻的“爸爸”,叫醒了老人。老人睁开眼睛,看见了大儿子,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一个多小时后,老人面带满足的神情去世了。
满足老人或临终者吃喝的要求更是临终关怀的直接表现。一位90岁的老奶奶身旁无亲属照顾,她口齿不清,向护理员多次表示要吃一种什么东西,护理员听不清楚也弄不明白,弄得老奶奶很是生气。护理员和护士长反复请教一些懂方言的人,才弄清老奶奶想吃家乡手工做的带肉馅的元宵。当老奶奶捧着护理员为她端来热气腾腾的家乡元宵时,老人像孩子一样乐得咯咯地笑了起来。两天后,老人平静地无疾而终。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已有1亿多老人,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后的时刻,如何让每个人都无憾而满意地带着笑容离开人世,进入生命的终点站,这是临终关怀的任务,这一任务会越来越艰巨,因为人们需要临终关怀,而且临终关怀的内容和范畴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
临终关怀正向我们走来……
作者单位:《中国红十字报》
上一篇: 临终关怀:点燃病人最后的生命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