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居士(西元1097~1164年)
张浚,字德远,四川绵竹人,少有大志,宋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年)登进士第,历仕南宋高宗、孝宗两朝,出将入相,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虽屡遭谗被贬,然志不少挫。金兵进犯南宋,他慷慨请行,带领岳飞、韩世忠等部将驰骋抗金前线,屡战皆捷。金将粘罕,金兀术等皆闻之色变。然而由於以高宗和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意在求和,最後功亏一篑。临死前,张浚告诫其子曰∶「吾尝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於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觉得无颜面对祖先。(见《宋史》卷三百六十一)
张浚一生好佛,即使在政务繁忙中,也不忘修习佛法,参禅学道。他和当时的许多高僧都有结交,据《居士传》(传三十)记载,初入京师时,他曾问法於圆悟克勤禅师,禅师教导他说∶「严头云∶却物为上,逐物为下。若能於物上转得疾,一切立在下风。」意思是劝张浚要审时度势,顺物而动,不可锋芒太锐。(张浚在朝时,因上疏极论时事,触怒了秦桧,差点被杀)张浚闻後省悟,将心得作成一偈呈与禅师∶「教外单传佛祖机,本来无悟亦无迷。浮云散尽青天在,日出东方夜落西。」圆悟看到此偈,知其已得佛法大意,日後定有作为,遂嘱咐说∶「公他日无忘护教。」张浚与大慧宗杲禅师也有交往,大慧居泉州时,张浚请他於径山住持,自己则时时从其问法,并有偈颂相呈。死前还遗愿供事大慧一年,以报答激扬提携之恩。(同上)
孝宗即位後,召张浚赐坐降问。张浚从容地说∶「人主之学,以心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齐;所谓天者,天下之公理也。」以心为本,是儒佛两家的共同主张,孟子曾说「万物皆备於我」,要人们「反身」。佛教更是主张一切惟心所造,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所谓「善用其心」,就是要除去一切私欲,使心地虚静,如此则尽是公理,万事自成。
张浚尝作有《虎丘转轮大藏记》,文曰∶「夫世变之兴其来有自,因欲生爱,因爱生贪,因贪生忿。欲爱贪忿,是谓无明。辗转交攻,激为斗乱;怨深祸结,殆不偶然。我佛以清静立教,使人回心归善,..孝悌和睦之心油然而起。宜勤守护,用永其传。」说明了人心的爱欲是引起斗乱祸害的根源,要求人们归向佛教的清静之心,同时也说明了世道的盛衰和佛教的行废是一致的,肯定了佛教维护世道人心的作用。
张浚对儒学也很有造谐,他给「五经」皆作了注解,尤精於《易》,晚年研读《易经》不辍。孝宗隆兴二年去世,朝廷追 「忠献」。
(史向前编著)
上一篇: 郑介夫居士(西元1041~1119年)
下一篇: 与咸法师(西元11??~11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