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介夫居士(西元1041~1119年)
郑侠,字介夫,福建福清人,自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一生虽未居高位,但以其赤胆忠君之心,冒死直谏,反对王安石变法。感动了神宗皇帝,致使安石罢相,新法一度而废,在北宋政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郑侠自小随父官居江宁(今南京市),闭户苦学,内外典籍,一应皆通。王安石闻其名,邀与相见,深加赏识。侠进士高第後,进仕入朝,也引安石为知己。王安石初行变法之时,欲提拔郑侠以帮助推行新法。郑侠意有不合,便以未尝习法而推辞。新法正式实行後,「民商咸以为苦」,加之遇上大旱蝗灾,中原百姓,人无生意。郑侠痛感新法的祸害,又深知安石位高权重,不可谏议,便心生一计,把耳闻目睹的百姓残景绘於图上,假称密件,直奏神宗皇帝。图中极陈新法之害,并附言∶如有半点不实,乞斩臣以正欺君之罪。神宗展图,反复观看,嗟叹不已,以至寝食不安,遂於翌日下诏,暂停新法十八事,开仓赈民。安石闻此,愤而罢相。安石下台後,吕惠卿继任,不久又恢复新法。郑侠再次上奏,被惠卿以讪谤,扰政为由欲治以死罪。奏请神宗时,帝曰∶「侠所害非为身也,忠诚也可嘉,岂宜深罪?」遂迁徙英州。(见《宋史卷三百二十一,「本传」》《宋史》的作者敬仰郑侠的忠义之心,在《传》後论曰∶「侠以区区小官,虽未信而谏,能以片言悟主,殃民之法,几乎一举而空之。功虽不成,而此心亦足以白於天下後世。」其後虽赦免复官,但郑侠出仕之心已断,转而以奉佛为志,布衣粮食,屏处田野。
在英州时,郑侠寄居大庆山寺中,自称「大庆居士」,留心释典,旁及儒、道。他自叙曰∶居士本儒,以孔氏为宗,得老氏之说以明;又得释氏而後大明。」休融会儒、释、道三家,而以释氏为最高,认为儒家所提倡的「五伦」之说只是「一蝉之翼」,并非全体,当合天下百家,共以致用,为学也当如此,方足以立身处世。他还普发愿誓将住於大清净地,圆摄一切众生。(见《居士传》傅二十七,「本传」)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年),七十九岁时,预知而逝。居士临终前遗诗曰∶「似此平生只籍天,胜如过鸟在云烟。如今身畔无一物,赢得虚堂一枕眠」。(同上)又话其孙曰∶「人之一身,四大合成;四者若散,此身何有?」(见《宋人轶事丛编》卷九)死後朝廷追 曰「介」,意为正直独行的节操之士。郑侠一生直追而行,有仁者之勇,《居士传·郑介夫传》说∶「(介夫)虽对妻孥,莫敢溢人美恶,幽暗阒寂,莫或自欺,上不谀公卿,下不原乡觉,水火可蹈,而议论不可回。」称其为「介士」,当之无愧。
(史向前编著)
上一篇: 卓普巴.释迦僧格
下一篇: 正觉法师(西元1091~11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