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常法师
溥常法师(公元1866~194?年)
溥常法师,法名宏(金+禾),别字梦忍行者,湖南湘乡人。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八月二十一日生,俗姓曹,父森蔚公,饱学外典,崇尚仁义礼智儒家之学。母亲罗氏贤惠端庄,相夫教子,阖里亲近。
溥常聪明伶俐,有神童之称。十五岁时患眼疾,在观音像前许愿,虔诚事佛,吃素茹斋,睡觉梦见荤腥,醒来惊觉悔恨,佛埋入心里。十七岁时,随父参加童子试,因有人作假,名落孙山。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溥常到福建从军,战事既无,闲来看看佛书,最终决定脱去军服,进入佛门。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二十七岁时,投闽悬庆城寺礼庆权和尚披剃。翌年,在福州涌泉寺妙莲律师座下受具足戒。出家后的溥常倾心净土,对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云栖 宏非常崇拜,努力钻研《云栖法汇》,念佛不缀。同时深感自己的修行不够。四处寻访善知识,参谒东南名刹。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年),溥常到南京赤山亲炙当代禅门宗匠法忍老人,学习《永明延寿禅净四料简》,之后到陕西西安终南山,结茅礼佛。在大兴善寺,坐香打七。又遍历香山、五台山,再到北京,然后南下江宁,返回南京。光绪三十年(一九○四年),溥常法师担任金陵毗卢寺监院,主持坐香、传戒、讲经等活动。
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溥常法师与同学月霞法师,留学生桂伯华君,往日本讲经,考察各国宗教异同。回国后,应天童寄禅长老、天台谛闲讲主及江宁李梅庵方伯之邀请,留阅藏经。民国初年(一九一二年),虚云老和尚邀请他到云南讲经办学。在云南住了五六年,创办僧学校与演说团,成立佛教滇藏支部,在大理观音寺、昆明筇竹寺,举办了传戒活动,收到很好的影响。一九一八年,溥常法师接受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本忠和尚的邀请,到南洋诸岛讲经考察,回国时取道缅甸,瞻仰了著名的仰光大金塔。同年,溥常法师回到宁波七塔寺。一心清修六年。之后,又到日本讲经弘法后,返回七塔寺。一九二八年,溥常法师创办了七塔报恩佛学院,培养僧才。一九三二年,溥常法师扶杖南回湖南家乡,到南岳衡山,参师访道,朝拜圣迹。一九三三年,七塔寺僧众推举溥常法师为七塔主席。在任期间做了修宗谱、举办传戒、办院刊三件大事。一九三六年,溥常法师住持三年期满退院。离开到庾山退居寮,其卒年已无考,生前有法徒攸久等十三人,剃度徒淳清等八人。
溥常法师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对儒家经典和古代文学都有深厚的基础,以后又修学佛法,因此他不仅内外学俱通,还做得一手好诗,经常与宁波城内的文人学士来往,大家在一起吟诗作画,讨论学问,互相唱和。在四明诗坛上溥常法师也算是一名有名气的诗人。时人诸暨陈锦文赞曰∶「溥常上人承师意,托钵补陀高纵寄。德行高超工文字,创辑寺致求精致。」溥常法师作的是古体诗,对仗工整,用典熟练,不管是抒景还是咏物,都包含了禅味,尤具特色。如《步陆放翁自规原》曰∶
雪山苦行是何人,自愧当思莫记贫。
粗饭布衣施主汗,清心寡欲比丘身。
浮生梦幻空劳力,着意经藏必有邻。
欣赏寒梅香扑鼻,残冬方过又新春。
诗的第一句是谈佛教创始人佛陀在雪山苦行六年的事迹,第二句是作者自己与佛陀作了比较后而得出的感受,即与伟大的佛陀苦行相比,我肯定是不如他的,但是我还是应该满足了。三四句谈到口中吃的,身上穿的都是施主辛勤的血汗,只有奉行无欲无贪,才对得起十方的信施檀越才符合出家比丘的身份。这也是佛教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精神的体现。
(黄夏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