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汤用彤先生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汤用彤先生

发布时间:2010/06/22 佛史人物 标签:汤用彤先生浏览次数:1931

汤用彤先生(公元1893~1964年)

汤用彤,字锡予,是近代国际闻名的哲学家和佛教学者。他在佛学上的成就,主要是在佛教史方面。他原籍湖北省黄梅县,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出生在甘肃省的渭源县。

锡予的父亲汤霖,字雨三,光绪年间进士,曾任甘肃渭源县知县,未久丢官,即在渭源设馆授徒。锡予幼年在他父亲的塾馆中攻读经史,以生性好学而勤奋苦读,所以自幼即在国学方面奠下坚实的基础。

光绪末年,汤霖举家迁居北京。宣统三年,锡予十九岁,考入北京顺天学校就读,年馀后考入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毕业,留校任国文教员,并兼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同年考取公费留美,因治疗沙眼而延误行期,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始赴美入学。

锡予抵美国,初在汉姆林大学攻读哲学,一九一九年获哲学学士学位;继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同时学习梵文和巴利文,一九二二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返国,任教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时,欧阳竟无在南京金陵刻经处创办支那内学院,锡予于授课之馀,入内学院从欧阳竟无研究佛学,同时并在内学院授课。当时在内学院授课的,尚有吕秋逸(澄)、王恩洋、景昌极、邱 明等。锡予在内学院教授巴利文,并任研究部导师。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锡予应天津南开大学之聘,北上南开大学任教数年。及至北伐成功,国府奠都南京,东南大学改组为中央大学,他重返南京,出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国立北京大学以英国庚子款补助特聘教授名义,聘锡予至北大任教,先后担任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等职。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他辗转赴后方,任教西南联合大学。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随北大复员回到北平,任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应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之聘,担任客座教授,讲学一年,授中国佛教史。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返国,膺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隶人文组哲学门。同年,被选为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士,隶史学组。

锡予幼承庭训,攻读经史,对历史特有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雨三公进士出身,也是饱学之士。雨三公治「汉易」,在汉魏两晋时代,易、老、庄号称三玄,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桥梁。故雨三公治易之外,当亦涉猎佛学。锡予治学,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跋中说∶

先父雨三公教人,虽谆谆于立身行己之大端,而启发愚蒙则常述前言往行以相告诫。彤稍长,寄心于玄远之学,居恒爱读内典,顾亦颇喜疏寻往古思想之脉络、宗派之变迁。

锡予长于国文,爱好史学,出国专攻哲学,精通梵文、巴利文。青年时期即「寄心于玄远之学,居恒爱读内典。」所以返国后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才入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研究佛学。这些都是他以后在佛学研究上卓然有成的原因。他在支那内学院时代,曾讲授「金七十论解说」、「释迦时代之外道」两门课,并撰写有讲义。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在《学衡》杂上发表〈佛教上座部九心论略释〉论文,分析早期小乘佛教的宗义,使他对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比较研究上奠下基础。在以后数年中,又撰写了〈印度哲学之起源〉、〈胜宗十句义论解说〉、〈南传念安般经译解〉等论文。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他在《文学杂》上,发表了〈读慧皎高僧传札记〉,除了注释慧皎所引用的部分材料外,还探讨《高僧传》中涉及历史方面的一些专门问题,如∶竺法护卒于何时何地、僧伽提婆之毗昙学、鸠摩罗什年表、释道安与佛图澄、道安避难之年、道安年表、释慧远年表、僧肇致刘遗民书、佛图澄、魏太武帝毁法等。

此后数年,先后在《学衡》杂上发表〈唐太宗与佛教〉,在《国学季刊》上发表〈竺道生与涅盘学〉,在《燕京学报》上发表〈中国佛教零篇〉等。他在大学里讲授的课程,主要者为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等。后来将有关印度佛教、哲学的单篇论文,及授课撰写的讲义,编辑成《印度哲学史略》一书,他在绪论中说∶

因历史当就所知,摭拾中印所传之资料,汲取外人近日之研究,有文若干篇,起自上古,迄于商羯罗,今复删益成十二章,勉取付印,或可暂为学者之一助。

这本书,包括印度上古以来西吠陀、梵书、奥义书等的哲学,至佛教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当时所谓各种外道、哲学派别,乃至于商羯罗的吠檀多论,概括印度在西院第八世纪以前的宗教和哲学。这本书在学术界有着极高的评价。

锡予心力所寄的著作,不是《印度哲学史略》,而是《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他自美学成归国后,在大学任教,教授「中国佛教史」这门课程,一直没有间断。他对佛教史的看法,认为佛教的精义与发展,只在汉魏两晋南北朝而至于隋唐。五代以后,佛教已失去其早期的开拓精神,只是抱残守缺而已。他致力于汉唐佛教史的研究,想完成一部体系完整的著作,后以时局的关系,只出了「汉魏两晋南北朝」的部分。原来他回国任教后,以教学需要,即开始撰写佛教史的讲义,在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前后初稿完成,之后经过全部修改和补充,到了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他往后方逃难,为恐积稿废毁,把已整理出的「汉魏两晋南北朝」部分,交由长沙商务印书馆先行出版。他在该书跋文中称∶

十馀年来,教学南北,尝以中国佛教史授学者,讲义积年,汇成卷帙。自知于佛法默应体会,有志未逮,语文史地,所知甚少,故陈述肤浅,详略失序,百无一当。惟因今值国变,戎马生郊。乃以一部,勉付梓人。非谓考证之学,可济时艰。然敝帚自珍,愿以多年研究之所得,作一结束,惟冀他日国势昌隆,海内又安,学者由读此篇,而于中国佛教史继续述作,俾古圣先贤伟大之人格思想,终得光辉于世,则拙作不为无小补矣!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这部书,内容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汉代之佛教,包括佛教入华的传说,永平求法之考证,四十二章经考证,汉代佛法之流布,以及佛道诸章。第二部分为魏晋南北朝之佛教,包括佛教玄学之滥觞,两晋之名士与名僧,释道安与道安时代之般若学,鸠摩罗什及其门下,慧远,以及传译、求法、与南北朝之佛教诸章。他以科学的方法,有系统的阐述佛教之传入及发展过程,印度佛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时期佛经的传译,和各宗派发展及其思想渊源。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只写到南北朝为止,应该还有南北朝以后的部分才对。事实也确是如此,他早在中央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的时候,已写出「隋唐佛教史」的讲义。(中央大学有油印本的讲义,北京大学有铅印本的讲义。)后人以这两种讲义为蓝本,参考锡予在讲义上的眉批及有关的论文,整理成为一册《隋唐佛教史稿》。近年来更由其公子汤一介教授,将《史稿》再加上〈五代宋元明佛教事略〉一文,辑为《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出版,不过这都是锡予逝世以后的事情了。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锡予在北京曾担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常务委员,及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九五五年前后,他曾因脑溢血,贻留下行动不便的后遗症,经过长时间的疗养复健而逐渐恢复。

晚年他虽健康不良,但研究治学及指导学生犹孜孜不倦。一九六四年五月一日,以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所遗留的著作,重要者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讲义》、《点校高僧传》、《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讲义》、《往日杂稿》、《康复札记》、《汤用彤学术论文集》等。

(于凌波着)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