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舟法师
慈舟法师(公元1915~2003年)
金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镇江市的西北。自古以来,镇江以山川壮丽、形势险要、名胜古迹众多而斐声全国。金山是镇江著名的风景区,山峦邈秀,风景绮丽,与焦山、北固山遥相辉映,古人有「江南诸胜之最」的赞语。而江天寺,就是建于金山上的古刹。江天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期,初名泽心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当建寺之初,金山还浮沉于浩茫的江水中,在这汪洋泽国的孤岛悬礁上建寺,以泽心为名,可谓名实相符。
南北朝时代,梁朝的武帝萧衍崇信佛教,他于天监四年,召集十名高僧,阅览佛教经典,编成《水陆仪轨》一书,并在金山泽心寺依照《水陆仪轨》所载,首开《水陆忏法》的大法会,超度六道众生,由此金山之名远近皆知。
宋真宗咸平初年,帝派遣内侍蓝继宗敕赐大藏经。大中祥符五年,改称「龙游寺」。先后有昙颖、怀贤、佛印、义天、善宁了心等高僧驻锡于此。宋徽宗时,一度改为道观,未几复旧。至南宋淳熙年间重修过一次。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先后至此参访。康熙二十五年易名为「江天寺」,但民间习惯仍称金山寺。古代金山原是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芙蓉」的雅称,唐代诗人张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诗句,就是当年金山的写照。宋朝学者沈括也说;「楼台内岸水相连,江雨江北镜里人」,都是写实之作。到了清季同治初年,这个千载的江中的岛屿,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从此游山的人不必再渡船,就可徒步登山了。
金山寺近代名僧辈出,清朝末年参加革命的宗仰上人,就是金山寺的首座和尚。一九八四年金山寺的方丈,是慈舟法师。
慈舟法师俗家姓史名源,出家后法名慈舟,法号月济。他是江苏省兴化县人,公元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出生。一九二七年慈舟十二岁时,于兴化县穆家堡青龙庵,礼恒净法师为师剃度出家。一九三四年,在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翌年考入镇江焦山佛学院受学,三年毕业。一九三八年回到兴化青龙庵,在庵中阅藏自修。未久至镇江竹林寺任维那之职。一九四二年,到镇江金山江天寺参访,初入大彻堂坐禅,继而由清众先后任维那、知客、副寺等职务,一九四六年升任金山监院。
一九四九年解放后,慈舟仍在金山任监院,不意当时政府的政策,出家人也要参加劳动,不能吃闲饭。慈舟身为监院,是除住持之外,全寺当家作主的人,他率领常住众耕田植树,农禅自给。一九五四年,受宗教管理部门的安排,到北京入中国佛学院进修。二年毕业,回到金山寺仍任监院,事实上仍是率领大众耕田做工。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的出家人都被赶出寺院,还俗返乡,慈舟也离开金山寺,被遣返原籍参加劳动生产。
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开放重点寺院。是时慈舟法师已年逾花甲,又被宗教管理部门找回来,请他重回金山寺。老和尚重回寺院,恢复僧装,复现比丘相,仍任江天寺监院,负起修复金山的重任。为了重建大雄宝殿。他以古稀之年,仍奔波于北京、南京,及海外各地,筹措资金。从殿宇设计,到立柱土建,佛像制作,无不全心投入。江天寺从残破不堪中修复更新慈舟法师之功不可磨灭。
法师修复金山的辛劳,为各方所肯定,一九八四年晋任方丈。自唐代灵坦禅师为第一代开山祖师起,历代相传,慈舟法师是第八十一代方丈。一九九五年,慈舟法师为培僧材,在江天寺开办了一所「金山佛学院」。这是一所初级佛学院,学制为三年制,由慈舟法师亲自担任院长。副院长兼教务长为心澄法师,另有教师六位,首届招收学僧二十四人。佛学院的课程有∶印度佛教史、梵呗、佛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通史、政治、书法等。该院实行学修一体化、学院丛林化。学院对学僧们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每日早、中过堂。还要上殿坐香;适当参加水陆法会,进行实际锻链。慈舟院长亲自讲授寺庙管理知识。每天常领学僧们过堂、上殿、坐香,还常于晚间在禅堂为学僧们讲开示。他还十分重视对学僧们进行政治思想和寺规庙纪的教育,抓得较严。金山佛学院第一届学生,已于一九九八年毕业,继续招收第二届学生。
慈舟法师晚年,还兼任着南京宝华山隆昌寺的住持。他于创立金山佛学院之后,一九九八年,还在宝华山办了一所「宝华山律学院」,宝华山律学院也是一所初级佛学院,设在宝华山隆昌寺内。该院学制三年,院长由隆昌寺方丈、八十四岁的慈舟法师兼任,副院长为林祥与心平二位法师,教务长为智宇法师,学僧十五人,教师有八位。佛教专业课占百分七十,有∶戒律学纲要、沙弥律仪、三坛演仪、无量寿经、佛学概要;文化课占百分三十有∶古文观止、英语、法律常识、历史、书法。宝华山律学院首届招收了十五名学僧,以后逐步扩大规模。
一九八六年后,法师历任镇江市佛教协会会长、秘书长、镇江市政协常委、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金山江天禅寺方丈、南京宝华山隆昌寺方丈等职务。
二○○三年二月十日凌晨三时三分,慈舟法师圆寂于江天禅寺楞伽丈室。法师俗腊八十九岁,僧腊七十六年,戒腊六十九夏。
于凌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