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佛文化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以精深的佛理,玄妙的禅机和离世清苦的修行生活,感染了中土各阶层的失意落拓者,作为他们人生最后的归宿。参佛的人生恰如莲花,根植于污泥,花出于清水。从古至今,佛成为一种文化,以般若神韵渗透入艺苑之中。古代许多作品都流露出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等玄虚思想,这无疑是与佛教色空观紧密相连的。《红楼梦》一书,以“梦”始,以“梦”终,全书凸现了生如同幻梦、诸法原本性空的意味。世人都是到尘世走一遭,经历悲欢离合的故事,又匆匆的离去。荣、宁二府有享不尽的荣华,也终将摆脱不了火烬烟飞的厄运;宝、黛情深意长,最后也只是落个生离死别;大观园里的诸多姐妹,终究逃脱不了颠沛流离,身委尘土的命运。我们在梦幻的红楼中悟出了佛家所云一切皆空的禅理,曹雪芹也是通过写《红楼梦》而了却一段挂碍,扫除一抹心尘,其宿命思想也是很明显的。谁解其中味?自然是了空者解,遁世者解。其间又是何味?自是般若味,世事皆空味。
书的缘起时,便浓墨重彩写到了一僧一道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坐于当年女娲氏补天时弃下的一块大石边高谈快论,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之事,打动那块灵性已通的石头凡心,口吐人言,一再要求僧道携入人世享受享受。于是一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那大石顿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袖了此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此便是贾宝玉出生时衔玉而生的那块“通灵宝玉”。不知经历几劫几世,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从顽石旁经过,抄录下这段故事。那两个僧道亦曾在书中数度出现,显示灵验。最早见到的是林黛玉三岁时,来了一个癞头和尚,预报了她一生的命运。他想将黛玉度化出家,终因父母疼爱,难以割舍作罢。第二次是疯跛道人来说《好了歌》,把甄士隐度走。发人深思的《好了歌》进一步阐明今世一切皆是虚空的道理:人生所以有痛苦,苦就苦在对于梦幻般形相的苦苦追求,执着追求,终日浮沉于物质世界并因而累及精神世界。如果一旦彻悟佛法,参透生死,既无得失之虑,又无荣辱之分。世间的一切,犹如梦幻般的短暂和虚空。惟有把精神从物质世界的牢笼里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脱离尘世的种种苦难。从《好了歌》中可以读出曹雪芹劝说迷悟众生,抛弃眼前功名富贵,信奉佛教,超然物外的思想。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销两鬓霜。与其痴迷纷扰的人间,不如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方能解决人生的一切苦难。
主人公贾宝玉,他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也受尽了束缚。书中叙述尚在孩提之间的宝玉,说“他天性所禀,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兄弟皆如一体,并无亲疏远近之别。”黛玉、宝钗初进府,宝玉把家亲眷属看得如同自身同体一般没有区别,真正难能可贵。佛教说“众生平等”,的确是贾宝玉身上为人处世的突出优点。他不依长依势压人,和睦相处,自尊自爱,不生事端,清净和平。对园里的姐妹更是关怀备至,为湘云盖被,对黛玉更是极尽温存。他与丫鬟之间无主仆之分,敬重袭人,为麝月篦头,给晴雯画眉。晴雯病了,医生一请再请,亲自查验、调整处方,亲自熬药服侍。宝玉对别人平等无二,但对自己则拥有一颗出离之心。他恨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将自己的肉身视为污浊。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却掩藏了太多的肮脏与丑陋。在第二十二回,那段《寄生草》是宝玉开悟的一个机锋,他参悟禅机,受到黛玉等人嘲笑。黛玉对宝玉说:“你道‘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来,还未尽善。我还续两句云:‘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宝钗当即念了一首六祖惠能的佛诗,他们从道学谈到了佛学,在认识上可说相当透彻,并非泛泛空谈。我们可以从黛玉、宝钗身上感悟到超凡的佛性精神,这是曹雪芹高妙的一笔,为日后薄玉彻底地解脱、悟正法避邪道作了准备。
尘世万物皆归虚空,《红楼梦》中多处隐含了这个佛家思想。无空不自在,自在无不空。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个生活在凡尘之中的人是很不易的。日月如梭,人生易老,世间的情欲无法看透看破。若说《寄生草》给了宝玉感悟,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则让宝玉发出一段空漠的言语: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以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呢?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将来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如何解释这段悲伤!人生八苦,孰能左右?人事变迁,何可摆布?一切都是无常,人在六道轮回中,生死不定,去向不明,苦海无边。红尘大厦千年计,白骨荒郊一土丘。宝玉对仕宦之道、安邦济世之学不仅痛恨有加,而且天生就有一种厌恶之心。
皆道时事无常,佛家经义中的无常思想,在《红楼梦》中,也是多处可以找到它的影子。第三十一回写道:那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想的也有道理。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喜欢,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儿开的时候儿叫人爱,到谢的时候儿便增了许多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欢喜时,她反以为悲恸。那宝玉的性情只愿人常聚不散,花常开不谢;及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没奈何了。因此今日之筵,大家无兴散了,黛玉还不觉怎么着,倒是宝玉心中闷闷不乐,回至房中,长吁短叹。这里用黛玉之心思在阐述无常苦多的道理,借宝玉的情多来衬托黛玉的出离之心。黛玉是个钟灵毓秀的女子,其悟性是极高的。而宝玉又是否真的没有黛玉这般彻底的醒悟呢?宝玉对染了尘浊之物有着厌烦之心,比如他常爱砸东西,尤其是他的那块玉,砸过好几回。还有晴雯撕扇子,他也觉得痛快。直到最后,他厌恶人世,只有独善其身,飘然远去,与佛结缘,才是真正的解脱。
妙玉自小体弱多病,必须出家修行方可免除一生病灾。这一点,和黛玉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妙玉出了家,获得六七年的清修生活。而黛玉却终究没能抵过尘寰,一生病痛缠身。佛家讲众生平等,而妙玉连刘姥姥喝过的茶杯都不要,嫌其肮脏。她有洁癖,也决不是佛道的心地清净。很多人认为妙玉修行走火入魔,而这个魔,是心魔,她在参禅中染了人世习俗。她见了宝玉,更是情为之所动了。喝茶时,毫不避嫌,用自己平日的茶杯给宝玉。宝玉过生日,她写拜帖送去,自称槛外人。宝玉那年去栊翠庵乞梅花,一贯冷漠的妙玉,竟给了他好些。她本来心情平静与惜春下棋,见着宝玉,红脸不敢理睬,回去打坐更是心神恍惚。这些都可以看出妙玉身在出家、心系俗世、为情所牵。她持咒的法力还不够,她的菩提戒心还欠缺。最后的续书,写妙玉被一帮采花大盗用香熏昏了抢走,其下场很是凄惨。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也许曹雪芹的笔触会圆润脱俗些,妙玉最后就算陷入泥潭中,也未必会这般悲惨。
贾府的姐妹中,惜春年纪最小,她心灵纯净,白璧无瑕。平日很少与人交往,只常与修行人妙玉下棋。当她亲眼目睹众姐妹都遭遇凄凉的命运,而府内的丑陋更让她生厌。她具有慧眼,厌离肮脏的现实,最后铰断青丝,做了尼姑。在第五回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正册”一页上,画着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出家修行是必然的结局。
柳湘莲是个江湖艺人,行踪不定,却也是个侠义之士。他曾经痛打过行为污浊的呆霸王薛蟠,却又在异乡为薛蟠赶走劫匪,拨刀相助。然而他又做了一件后悔莫及的不义之事。他以传家之宝鸳鸯剑为信物同尤三姐许诺之后,又因为听到了宁府的肮赃丑闻,要反悔退亲,索回祖传宝剑。同贾琏争执时,被三姐听到,三姐当即出房,自刎而死。柳湘莲不知三姐是如此忠贞刚烈之女子,后悔莫及。最后经疯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截发修行去了。只见他飘然远去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尘世。
《红楼梦》的诗词中,有很多内容是反映曹雪芹般若空观思想。“一个是间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宝玉和黛玉缠绵的爱情,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有而非真,虚无缥缈。告诫世人,要窥破红尘,从假有中悟到性空之理。“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世间诸法无常,空掉一切才是最好的归宿。《红楼梦》书的一些楹联,也同样具有鲜明的般若空观思想。“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假假真真,贪嗔痴因,都可以读出作者极深的般若思想。书中在艺术的语言也具有般若思想,秦可卿死时托梦给王熙凤,并引用“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的道家语言,告诫凤姐要为“树倒︶ⅰ苯峋肿骱猛寺罚谩胺窦├矗偃枳怨胖芏词肌钡牡览恚灰恕笆ⅲ郾厣ⅰ钡乃子铮詈螅蚍锝闼盗恕叭喝ズ笾罘季。髯孕胙案髯悦拧闭庖毁恃裕锝憔选v罘季∈前倩ㄊ⒖氐蛐坏慕峁莱隽耸⒓厮サ乃枷搿?/span>
曹雪芹有浓厚的宗教情怀,他也经历了一场梦幻般的生活变迁。由“当年笏满床”的大户人家伦落为“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山居贫民。在如梦的人生里,使他悟到了“一切皆空,终归于无”的佛学思想。“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他用自己辛酸的经历道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受苦受难的众生想着佛像的安详仪容和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庄严妙境。那是一个美好的去处,没有人世烦恼,只有空灵的梵音,七宝莲台,佛光普照。清净的禅院多隐于幽雅的山林,那枝一尘不染的莲花打动了许多世人的心灵。当一切都空了,是否真的可以免去轮回之苦?就让我以越剧红楼梦的主题曲做本文的结语吧。休笑前人痴,由来同一梦。绣金翠袖,难揾悲金悼玉泪。菱花镜里,谁拥旷世情种。罗带同心结未成,鹊桥长恨无归路。红楼今犹在,唯有风月鉴空。
上一篇: 赵朴初居士谈佛教文化艺术
下一篇: 佛教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