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景区资讯 > 河北隆兴寺千年古槐现“灵芝”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河北隆兴寺千年古槐现“灵芝”

发布时间:2014/09/19 景区资讯 标签:时讯浏览次数:2834

  近日一位游客在正定隆兴寺内发现了一株“灵芝”,而这株神奇的“灵芝”长在一棵存活了一千四百年的古槐树上。通过观察照片,河北师范大学王立安教授初步认定其为“树舌”,是灵芝的近亲属,与灵芝同属灵芝科,专家称此类野生树舌也不多见。

游客发现“灵芝”

  “前几天我在正定隆兴寺内游玩时,发现一棵古槐树上长了一株灵芝。你们快来看看吧。”昨日,一位姓崔的女士给晚报报料。据崔女士介绍,她是正定人,所以经常去隆兴寺。前几天,走在隆兴寺大悲阁殿后的甬道上,崔女士抬头望了望绿意盎然的古槐,一个“小不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树的枝杈上长着一个拳头大小的‘扇页’,明显与槐树的枝叶不一样。”崔女士又惊又喜,“难道古槐上长了一株灵芝?”

“灵芝”长在古槐枝头

  昨天10时30分,记者来到了正定隆兴寺。那棵古槐树就长在寺院大悲阁后面,站在古槐树下的北侧,抬头向上望去,在一枝伸向西侧的枝干上,果然发现了崔女士所说的那株“灵芝”,与槐树叶的形状、大小绝然不同。由于“灵芝”长在距地面14米高的枝干上,在树下眺望只能看出椭圆状的轮廓。通过长焦镜头仔细观察,“灵芝”的直径约在五六厘米,颜色主要为深棕色,上面布有黄色的环纹,还有光泽。整体看,确实好像浮云状的灵芝。

  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肖建设副所长闻讯赶到现场,据介绍,这株古槐树是国槐,距今已生存了一千四百多年,“它是寺院里树龄最老的一棵树,在没有这所寺院时就已经存在了,因此又叫寿槐。”槐树主树干高约25米,胸径接近3米,四个人手拉手刚刚能合抱,虽然经历了千余年,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肖副所长说,之前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个稀罕物,现在目测觉得也像是灵芝。

  “是不是槐蘑呢?”同行的刘计堂副所长推测说,以前曾听说过槐树上长出类似灵芝的东西。

专家说:它是灵芝科的树舌

  昨日16时,记者带着拍下的照片,找到了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王立安教授。“因为灵芝代表祥瑞和喜庆,受灵芝文化的影响,老百姓都希望它是灵芝。通过照片我只能判断,隆兴寺古槐上生长的植物并不是灵芝,这是树舌。”王教授说。

  主要研究真菌生物的王教授解释说,灵芝科下有很多属种,广义的灵芝就更多了,很多植物长得形状相似、外表接近,但不一定就是同种。这株疑似“灵芝”猛一看确实像,但是它没有柄,且灵芝多生长在深山老林中,因此判断它是灵芝的“近亲”——树舌。而且,越是古老的树木越容易长这类植物。“古树树皮的抵抗力差,菌类的种子就会浸入树皮,一下雨就会逐渐生长。”

“如果能看到实物,再对它进行解剖,就可以鉴定出究竟是哪种灵芝,也可以研究其利用价值。”王教授说,因为多长于深山老林,这株长在寺庙古槐上的树舌也属少见。

景点介绍

隆兴寺

 

  隆兴寺,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原名龙藏寺,宋初更名龙兴寺,清康熙年间定名为隆兴寺,因寺以铜铸大佛像著名国内,又称大佛寺。

 

  隆兴寺占地约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自三路单孔石桥北上,有天王殿、大觉六师殿(今存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干隆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其中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天王殿等都保存着宋代建筑风格和特点。

  隆兴寺是一座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隋,时称龙藏寺。唐改名龙兴寺。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之命,扩建龙兴寺,修建大悲阁,并铸造起七丈三尺高的千手千眼铜观音像,由此一组宋代建筑拔地而起,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摩尼殿建筑形制特殊,为中国现存早期古代建筑所仅见,殿内有泥塑佛像五座,扇面墙背后有悬塑须弥山及明代彩色背座观音像。

 

  隆兴寺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的有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转轮藏阁、慈氏阁、大悲阁、弥陀殿、毗卢殿等10余座。在中轴线的两侧,还有其它建筑所组成的大小不等的六进院落。这些建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尤以大悲阁为主,左有集庆阁,右有御书楼,三殿并列联建的布局,风格特殊,是宋代以来佛教寺院建筑的典型。这种由单个建筑组成的群体形式的古代建筑,目前在全国也仅知三例,隆兴寺是其一。

 

  大悲阁又名佛香阁或天宁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现存大悲阁高33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五檐三层歇山顶,外形巍峨壮观,庄严端重。原来东西两侧与之相连的御书楼和集庆阁,于1944年重修大悲阁时已经拆除。大悲阁内有楼梯可达顶层,登高远望,正定古城风光尽收眼底。历代诗人到此赏景吟咏者甚多。元代萨都刺有诗云:“眼中楼阁见应稀,铁凤楼檐势欲飞。天半宝花飘关道,月中桂子落僧衣。高擎玉露仙人掌,上碍银河织女机。全赵堂堂遗物在,山川良是昔人非”。

 

  相传,在开宝四年(971),宋太祖赵匡胤率士卒前去攻打太原,途经正定时,亲眼目睹寺院与佛像均毁于兵燹,于是敕命在隆兴寺内重铸铜佛像,并建造大悲阁。而且要求所铸新佛像要比原来只有两米多高的旧佛像大10倍。因此,为了铸造这座高达20多米的大铜佛像,征调了3000名工役,从滹沱河两岸运来大量黄土,修熔炉、建砂模,将观音像分七段连续浇铸而成,我们的祖先获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创造出的这一艺术珍品,不能不使世人慨叹他们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充分证明了我国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寺内还存有隋、宋、金、元、明、清各朝代的碑刻数十通,其中最着名的是隋代龙藏寺碑,它是建寺之初所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十一月五日。碑高2.1米,宽0.9米,现保存完好,立于大悲阁东南侧。碑首呈半圆形,雕饰有六条盘龙,碑额题刻“恒州刺吏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三行十五字楷书。碑正面为隋代恒州刺吏王孝仙奉命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造龙藏寺的有关记述共1447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和恒州诸县名。书体工整,结构谨严,笔锋苍劲,唐初楷书与之一脉相承。在书法发展史上隋代是由汉隶向唐楷演变发展的过渡时期,龙藏寺碑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所以有人称它为“楷书之祖”,是隋代的书法精品,为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也为历代金石家所推重。欧阳修首录龙藏寺碑于《集古录》中,在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和赵明诚合着的《金石录》和清代沈涛的《常山贞石志》中对它都有过论述。龙藏寺碑为开封府长史兼行参军张公礼所撰文和书写,但也有记载为张公礼仅撰文  ,书写人不详。旧拓龙藏寺碑多是清干隆时的拓本。此外,隆兴寺内还保存有一些其它的碑刻,如元代大书画家赵孟俯所书《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和近几年由元氏县移入寺内的汉代《祀三公山碑》、唐开业寺的《李公碑》等,也都很有名。

 

  大悲阁为隆兴寺主体建筑,阁内有铜铸大悲菩萨像。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五月,宋太祖因城西大悲寺及寺内铜佛先毁于契丹,继又毁于后周显德年间,乃于开宝四年七月在龙兴寺铜铸大悲菩萨像,后建大悲阁。铜像有42支手臂,通高20米余,下有2.2米高的石须弥座,是我国现存早期铜像中最高者之一。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