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灵迹之一的佛母洞 — 佛母洞史迹(二)
发布时间:2016/08/03 五台山景点 浏览次数:2534
佛教圣地五台山布满佛寺。五台山以佛教兴始和寺宇创建早、寺建规模大、朝廷崇仰、国内外佛教徒竞相朝礼而著称于世。五台山从东汉永平年间起崇建寺宇,至北魏、隋、唐发展到鼎盛时期。北魏时期,五台山寺院建筑已有数十座。到隋文帝时“下诏,五顶各置寺一所,设文殊像”,这是五台山五座台顶建寺之始。
唐代,五台山佛教达到极盛。唐太宗曾说:“五台山者,文殊閟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武则天让菩提流志重新翻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明确载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文殊菩萨“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因而五台山被公认为文殊圣域,名闻海内外。从唐太宗至唐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唐代,五台山有佛寺360所,其中规模宏丽者70余所。
宋、元、明、清以来,五台山屡有重建和新建寺宇。宋太宗下诏重修五台十寺,宋真宗又赐内库钱万贯再加修葺。元代是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之始。明代诸帝对佛教的重视,使五台山佛教又有了新的发展。清王朝亦笃信佛教,五台山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青黄二庙同辉,康熙、乾隆皇帝连续十一次朝台。
在源远流长的五台山佛教历史上,到明代,佛母洞作为一处佛教灵迹和佛寺,示现于世。
据《清凉山志》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穹隆深迥,进里许,黯然闻波涛,悚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后来又在洞外建寺,取名千佛洞,又名佛母洞。
佛母洞被列为五峰灵迹之一,起于明朝嘉靖年间道方法师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阅览《清凉山志》,可知五台山显神灯并非一时一地。《杨准见神灯传》曰:明万历丙午四月,太监杨准奉使五顶进香,至南台,“於时夜景寥寥,群峰黯黑,涧下一灯,飞来悬空”,“所对一灯,分成十灯,俄尔之间,分十为百,有顷分百为千。众礼佛、念佛,忽见千山草树,万灯交照,成光明网”“须叟渐收为百为十,乃至为一,化为大圆光”。
凡此奇遇,实为居士虔诚朝礼所感。至于道方法师入得洞内,“见玉佛像”,“进里许,黯然闻波涛”,则是诚心正念而有感应。这样的事例,在《清凉山志》中有多处记载。如《道义入金阁寺传》曰:唐朝时江东道义法师,在衢州的龙兴寺出家,开元24年,与杭州僧人普守一同到五台山朝礼。
“二人同至南台西北岭畔,见一老僧,神采严峻,须发皓然,乘白象循岭而来。第二天复寻岭上,见乘象老僧拄杖而来。老僧告诉道义继续前行,他返回后相邀。二人经行林中,“忽见童子,黄衫麻履,自东林出”,“义欲呼伴,望之不见,遂随童子,东北宛转百余步,忽见金桥,义即随登举首望之,大寺一区,三门,堂殿僧舍垣墙,普皆金色。中有飞阁三层,金焰腾辉,眩神夺目,唯地乃碧琉璃成。……后人于此地建金阁寺焉。”道义入金阁寺与道方入佛母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至诚朝圣而有感通。
佛母洞重生
道方“见玉佛像,森列其中”进入圣人示现圣境,见玉佛容,威仪穆穆,望之俨然。而“进里许,黯然闻波涛,悚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是一心正念,物我兼忘,精诚所至,才有此奇缘,感菩萨显应。
道方“乃造石佛于洞口”,便是佛母洞建寺之始,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佛母洞现存的四尊明代石雕佛像,成为该寺珍贵的历史遗迹,同时也是该寺起源和延续的佐证。
当代大众文艺出版社和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佛教智慧物语》,以及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名寺古刹博览》,都记有佛母洞的一副楹联:“身似菩提,悟彻乾坤,无欲则净自成佛;心如大地,慈怀天下,腹中藏有度人船”。这副楹联,形象贴切地道出了佛母洞的佛教意蕴,广为流传,这也是佛母洞留给世人的一份文化遗产。
上一篇: 五台之旅
下一篇: 来五台山朝圣应该要钻佛母洞 得佛力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