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上师的脚步去朝圣 ——广西流浪动物救助放生协会朝圣九华山
四月的九华山,时常笼罩在刚下过雨的薄雾里。斑驳的小桥下一汪春水缓缓流淌,经不起微风撩拨,泛起点点涟漪。潮湿的石板路上时常有撑着伞的行人走过。风急雨急时,脚起落下,溅起朵朵水花。天空中时而飘散下零星的雨花,点缀在山间丛林树木的绿芽上,静静地期盼着即将到来的眷顾。
2017年3月29日,蝉友圈佛旅网随待圆明法师带领的广西流浪动物救助放生协会133人,从广西南宁出发,踏上了九华山朝圣地藏王菩萨的旅途。
这是蝉友圈佛旅网又一次随侍圆明法师的教团朝圣,这次是九华山,适逢假期,准备时间短暂,九华的软硬条件环境相对偏弱,困难与意外都不少,佛旅团队遵照师父教导发愿祈求加持、连续加班、意在事先、狠抠细节,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感恩上师与三位法师的加持与指导,感恩明静师兄默默地维护,感恩郭师兄义工团队精密地协助配合,感恩全团道友的理解支持。九华朝圣殊胜行,人人法喜充满,是每一位愿行精进的结果,更是上师菩萨佛光普照的法喜。
蝉友圈佛旅网创始人衲木错在完成领队工作后深深感言:结识圆明法师五年了,他的恳切慈悲、他的救苦大愿、他的无碍智慧、他的勤奋精进,还有他那圆满光泽庄严亲切的宝相、睿智幽默文思绵密的语言,既有堪布的精密严教,又有禅师的洒脱自在,无不显现菩萨的七彩光辉,令人心悦诚服而生仰慕,令人肃然起敬而起向往。
感谢澄子,结缘法师,是一大福报。
因为法师,对佛法具有了坚信,他展示了境界圆满的妙智。
因为法师,对佛教充满了信心,他显现了上师三宝的悲愿智行。
因为法师,让大众看到了希望,他对僧俗两序的培养教化正在开花结果。
正因为有了法师,有如法师一样的一群僧俗菩萨们的乘愿再来,我们再苦,也有希望。
佛菩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
一、初到圣地
不断祈请师父去九华山朝圣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也制作了大量的地藏王菩萨像,与地藏王菩萨结下了很多善缘。前一段时间师父观察到机缘成熟,决定于3月29日启程去九华山朝圣。得以跟随师父的脚步,心中法喜充满。一是可以亲近师父,在上师近前得到加持;二是有机会在殊胜的对境前祈愿,机会难得;三是心中对地藏法门有无比的信心,终于能到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修行。
临行的前晚整好行装,却久久难以入睡,心中的激动无以复加,不断回味师父的开示:“我们去神山圣地朝拜和世间人的旅游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是为了放松身体和工作压力,我们主要是要去获得佛菩萨的加持。再者,希望我们能够清净身语意的障碍,同时也增长自己的福报资粮,所以大家在出发前要好好的发愿。”
师父在此之前跟道友们讲授过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的《地藏赞·大地庄严》。地藏菩萨是八大菩萨中的一位,全知麦彭仁波切也专门作过《地藏菩萨赞》,对地藏菩萨的功德讲得特别细致。地藏菩萨不仅仅是救度地狱众生,他的功德智慧特别广博,《地藏赞·大地庄严》中详细描述了“地藏菩萨摄受诸众生,如地众多功德依止处,三地满愿犹如如意宝,十地自在尊前敬礼赞”,在这里对地藏菩萨摄受众生的能力提出赞美。
首先是地藏菩萨摄受众生的范围特别广泛,包括六道范围内所有的众生与一地到十地的菩萨。地藏菩萨在南瞻部洲度化众生已达十一劫之久。
第二,地藏菩萨像大地一样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依处。《地藏十轮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讲法的时候忽然在大地的南方呈现出众多瑞相,弟子们问是谁要来此地?世尊宣讲有名叫“地藏”的菩萨要来此地,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他已经具备佛陀的一切功德。
第三,地藏菩萨犹如摩尼宝一样,代表着十方诸佛的一个大宝藏,能够让我们世出世间的福报因缘都获得增上和圆满,众生凡有愿求皆能满愿,又称满愿第一。
由于我们福德浅薄,我们的愿求很多都没有实现,这时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祈祷地藏菩萨,这样我们无论是外在的痛苦还是内心的痛苦都可以遣除。
早上5点多醒来,比以往的生物钟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往窗外望去隔楼的灯火只有星星点点。匆匆洗漱完毕踏上朝圣的旅程,路上的天气有些湿热,心中却是清凉一片,即将泛白的天空隔着薄薄的雾气更加显得宁静。一路上未见星辰和朝阳,只有早起的人们行色匆匆。来到机场却见熙熙攘攘的人们早已充满了候机大厅,在办理登机的地方蜿蜒排起了长龙,部分师兄已经办理好了登机前的准备工作,一切都是那么吉祥。
飞机起飞略晚了一些,到达合肥机场已是中午,佛旅网的师兄们早已在机场等候。经过了初步的队形排整,一行130多人前往停车场乘坐大巴车,车上准备了午餐素食盒饭,弟子们随同师父简单用餐后开始了下午的旅程,五辆大巴车按序一路向九华山开进。
两边路上一些不知名的树木还没吐芽,但池塘边的柳树却已经抽出了新枝。路边田地里早稻还没有插秧,只有一片片开得正盛的油菜花与偶尔的几株红艳的桃花搭配得正好,把大地渲染出一片春色。闭上眼睛的一刻把画面定格,以此美景供养上师与三世一切诸佛,以答谢师父和佛陀对我们的慈悲。接近三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九华山脚下。
接近佛国刹土,被山外太阳晒得灼热的空气,似被地藏王菩萨的锡杖滤过一样,变得清爽宜人。山脚下树影微动,花草萋萋,没有风的抚动枝叶也变得静悄悄的,甚至没有一声虫鸣来凑趣。其实也还有游人与商贩,他们在这里虽不一定是为了虔诚的信仰,但在圣地的加持下,每个人都会与佛结下善缘。
从山脚下流过一弯月牙形的水路,与隐约间的寺庙呼应起来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万木葱茏竹树掩映间庙宇相接,都在烟光水色中若隐若现。初到圣地,就被这样美好的一番景致洗涤了在俗世中被诟染的心灵,剩下来的行程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期待。上山的路太窄太弯,以至有很多不晕车的师兄都不太舒服。
好在路途不是很长,几个转折之后就到了小路,大车已经进不去了。随着小路前行,山上渐渐有了一些凉意,伴随着不多的游人一路反倒更显清净,多少烦心俗事,都被这阵凉风洗的纤尘皆无。
走了有一段路,来到酒店前的甬道,一路向上用鹅卵石铺的路面并不平整但特别干净,一派禅林肃穆。经过一座大殿向右一转来到酒店前台,原来酒店竟建在寺庙之中。
办完入住手续后又经几个转折来到住宿的房间,一楼的大厅没有奢华的布置但一座佛台立在中间,两侧悬挂着文人墨客与高僧大德的字画,布置未见典雅却也不显俗气。 晚餐只有我们一个团队,菜肴并不丰盛,但师兄们聚在一起总是开心的。席间没有高谈阔论,离开俗世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反觉得这样的饮食更能惜福修心。
晚饭过后,围绕院中的大殿走了一圈,一天的行程,有些疲惫了。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将跟随上师去寻访高僧大德们的圣迹禅行。
二、参访寺庙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来到九华正是清明时节,山区的气候更是变化万千,一早霏霏细雨就下起来了,细绒一样的雨丝飒然落下,在半空化成烟雾,将天空渲染得犹如仙境一般。
集合的时候雨停了,踏着湿漉漉的地面,师兄们紧随师父和领队的脚步去今天朝圣的第一站——化城寺。
化城寺又名地藏寺,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东临东崖,南对芙蓉峰,西接神光岭,北倚白云山,四山环拱如城。寺殿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寺内有康熙御书“九华圣境”横匾和乾隆御书“芬陀普教”横匾。后殿有明代崇祯皇帝御书“为善最乐”横匾。
师父开示:化城这个说法主要是来源于《法华经》,如同古代商人去求财宝的时候,路途饥渴生起了怯懦心,这时候佛陀就幻化出一个美妙的城市,商人们可以在城市当中饮用清净的泉水、美食,身心都得以休息,休息完了之后佛陀再告诉大家其实这是一个暂时休息的地方,我们离真正拥有宝物的地方还需要再走一段路。化城实际上是佛陀为了悲悯内心比较怯懦,不具足大坚毅力的一些修行者暂时休歇身心的地方,所以称之为“化城”。
出了化城寺,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传说为当年地藏菩萨的放生池。师父带领一众弟子在此念了《普贤行愿品》和地藏菩萨圣号。这时候雨渐渐大了,师父开示说:“这是一个特别吉祥的瑞兆,我们的福报一定会像夏天的江河湖海一样蒸蒸日上。”
九华山的街区并不大,步出化城寺几个转折就来到祇园寺。祇园寺在九华山化城寺东面的东岩山麓,与甘露寺、百岁宫和东岩禅林合称九华山四大禅林。师父带领弟子们在地藏殿顶礼参拜后参观了寺庙。雨一直在下,潇潇山风吹打着时大时小的雨,这样的天气前来旅行的游人不是很多,清净的庙宇在路旁还未发芽的树木映衬下更显幽静。
通慧禅林坐落于九华街东南端,复建于一九八六年,至今已有二十七年历史。它东背倚东崖西麓,西面对肉身宝殿地藏肉身塔。凭栏远眺,九华街尽收眼底。
在九华山佛教鼎盛时期,这里是开山祖寺化城寺的东序寮房,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寺庙破旧,佛像破损,1986年当代比丘尼仁义法师用个人积蓄恢复重建通慧禅林,为文革后通慧禅林第一任住持,仁义师太修复之后将寺院交于弟子思尚法师,1995年农历十月初七仁义师太于通慧禅林圆寂,经三年零二月开缸,成为九华山佛教史上第一尊比丘尼真身,今装金供奉于通慧禅林悦殊殿。
结束了上午的行程后,在宾馆用完午餐休息一下就准备去百岁宫。百岁宫,座落于插霄峰(东峰)之上,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
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无暇,云游至九华山。“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暇圆寂于天启三年(1623年),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明思宗祟祯三年(1630年)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无瑕肉身塔名“莲花宝藏”。
雨中午就停住了,乘坐缆车上到百岁宫,经过长长的步道进入正殿大门。瞻仰了无暇禅师的金身后,起身前往后殿。天气并不很好,算得“也无风雨也无晴”。漫漫的细雾覆盖了整个山峦,高低错落的寺庙,竹林树丛都显得朦朦胧胧绰绰约约,在流风回荡的烟雾中给人一种飘摇不定的感觉。原本以为看不到远处的天然卧佛了,哪知师父刚来此处,恰一阵风过轻轻掀开了笼罩在卧佛面上的轻纱,额头眼角都是那么分明,本来略带遗憾的心情也立刻开朗起来。我深信这一切不只是机缘巧合,师父转身过后,雾霭渐渐又上来了,隐去了佛陀的面目。
山中多风雨,明天去九华山最高的寺庙——天台寺,不知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三、佛法从恭敬中求
昨天的雨竟下了一夜,直到天明还在淅淅沥沥。酒店前的广场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墙外的一株白玉兰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显精神,如同我们去朝拜的师兄们一样纯洁而美丽。
步行大概15分钟到了大巴车站,随同游客一起乘坐缆车前往天台寺。要到天台寺必过拜经台,拜经台因金地藏在此诵经而得名。这是台,位于天台峰西侧,是崇山峻岭中一块难得的平台;又是寺,这座建于清代的寺庙,又名大愿庵,俗称古拜经台。
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 ,僧人建此寺纪念,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从大雄宝殿旁上石阶十余步,即到金地藏拜经遗址。上筑敞厅式瓦屋一间,高约二丈,宽丈许,供有金地藏坐像。右边墙壁上嵌有“古拜经台”字样的碑刻一方。台后有峭石20米高,造型酷似“老鹰扒壁”,僧人称“大鹏听经石”,相传是金地藏拜经的地方。地面突出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凹下的脚印,相传是当年金地藏留下的。
师父在此顶礼供灯,守护此处的僧人把盖在脚印上的玻璃保护罩打开,请师父站在地藏菩萨的脚印上顶礼,师父不但坚辞未受,而且双膝跪地,额头触碰脚印,全身心恭敬地给地藏菩萨的脚印磕了三个头。
由于看到也有游客站在脚印上敬香祈愿,遂请示师父是否可以如此,师父开示说:“佛法应从恭敬中求,礼佛时佛足也是我们顶礼祈祷的对境,而不是可以跨越践踏的胜迹。就像佛经佛像等三宝所依,都不刻意跨越,如果把所依都践踏了那我们的福报从何而来呢?”
我思忖良久,头脑渐渐清楚。诚然,修行故须精进,但缺乏高僧大德的指引无疑会经常误入歧途,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竟如此荒谬。我们的修行在师父智慧的指引下定会像江河入海,终归正道,得遇师父也不知是哪世修来的福德。
经由大殿,转而向下,来到古地藏洞,这里是地藏菩萨修行的地方。洞内的空间比较狭小,一次仅能容纳两三人进洞朝拜。进洞顶礼菩萨后,师父在洞口的平台席地而坐,带领一众弟子念诵地藏菩萨圣号和《普贤行愿品》。雨虽然已经停了,但山风吹在身上还是带来阵阵寒意,天空还是一片阴暗,连看着法本都感觉暗沉沉的。当诵经到一半的时候,天上厚厚的云层突然破出一道口子,一束金光从天空直射下来,正照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几分钟后,云层才又重新合拢。想来是我们的虔心感动了地藏菩萨,才有此瑞兆。与自身的修行印照,我们的修行路上也常常是阴霾一片,师父的慈悲正如这云间乍现的阳光,指引我们在修行的路上拨云见日。
弟子们越来越多,在地藏洞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师父开示:“我们来到这样殊胜的地方,大家一定要好好发愿,在犹如摩尼宝一样的地藏菩萨前,一切愿望都可以实现的。”
从这里又向上来到一线天,经过狭窄的“一线”后,就在后面的一片空场上吃午饭了。尽管前面有一大块岩石遮挡,风还是很大,吹在身上有刺骨的感觉。师父也和大家席地而坐,在这里用了午餐,并不时把食物分给师兄们。接着又带领大家念诵了大自在祈祷文。能和师父在一起,大家都感觉非常快乐,内心感受着师父慈悲的加持。
午饭之后,师兄们就陆续下山了。师父带了几名弟子继续向上到十王峰为大家祈福。从远处看去,前面的山峦就像一处漫坡,但走起来却并不轻松,一路上休息了几次才到达顶峰。一路上的石级被雨水冲洗的干干净净,路边松柏枝桠横斜,立在悬崖峭壁上。
祈福完毕向下的时候才感觉到山路的陡峭,路只有一人宽,由下向上看,道路几乎直立。感叹自己修行的路途正是如此,在没接触佛法前,看待人生总是过于简单。趋入佛门之后,才略懂因果轮回,回头一看原来前半生看似平坦的道路其实充满了危险,稍一不慎就堕入万劫不复的恶趣了。
下山乘坐缆车,感觉比来时要快很多,此时的天气更加明亮,来时未曾见到的景色一一映入眼帘。远处山峦的岩石并不陡峭,在菩萨的度化下圆融成一团团的堆在一起,不见一分棱角。脚下的青松翠柏经年在山风的吹动下俯低身躯,像是在顶礼佛陀。进入九华之后天气总是下雨,或淅淅沥沥,或飘飘洒洒,总无一日晴。今天下午难得晴好的日光洒在缆车上把师父的身影投在缆车的玻璃上,如同琉璃里佛陀的身影,更显清净。
四、行愿无尽
今天早上我们朝拜的是九华山最著名的寺庙之一——月身宝殿,月身宝殿又名肉身宝殿,原名金地藏塔,金地藏晚年于此诵经,其圆寂三年后,仍颜面如生,正是菩萨降世应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层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
拾阶而上,山门飞檐吊斗,正中一块泥金大匾“东南第一山”,上面二层挂着匾额“护国月身宝塔”。上得台阶,即是供奉地藏菩萨肉身的宝塔。
《波斯匿王教诫经》中说:“若人以净心,绕佛塔佛像,来世怨敌敬,具德成法器。”若以清净心、恭敬心绕佛塔佛像,来世的邪魔外道、修行中的障碍怨敌都会消失,自己具足一切功德,并且成为大乘的法器。但是绕塔必须顺时针,如果逆时针方向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非常大的过失。
弟子们在师父的指引下转绕佛塔,追随着师父的脚步,正如解脱路上,紧紧追随师父的指引,依师奉行,步步踏实。
转绕佛塔后,我们在师父的引领下念诵地藏菩萨圣号与《普贤行愿品》。真是惊喜,伴随着诵经声,太阳照破乌云探下头来,洒下温暖,驱散了寒冷。
从五台山到藏地再到九华山,每到一处圣迹,师父都会带领弟子们念诵殊胜的经文与《普贤行愿品》进行发愿、回向。师父一直劝导我们来到圣地,最重要要在殊胜的对境前发愿,愿望必定会实现。
念完经,师父欢喜开示:我们所有的安乐都来源于三宝。如果能够如理如法的供养三宝,所有的安乐都会获得圆满。所以来到地藏王菩萨的圣地,最重要的就是清净的供养。供养分有两种,一种是有上供养,一种是无上供养。
有上供养《普贤行愿品》里面讲得非常清楚:灯、花、香、水、食子。所谓清净的供养就是内心当中不要和烦恼相应,如果为了自己获得人天福报,获得安康而供养也是一种贪心,最重要的是为了众生获得圆满的福报资粮,获得究竟的菩提佛果而供养三宝。没有这些供品的时候,也可以意幻供养,轮王七珍宝、八吉祥、八瑞物,自己喜欢的东西,都可以一一呈现在诸佛面前。
第二个就是无上供养。无上供养也可以归纳为法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安住在三轮体空当中,对十方诸佛进行最上的妙法供养,令无尽的轮回众生获得解脱。
最后作圆满的回向,把所有善根回向法界众生,愿所有众生离苦得乐,暂时圆满人天福报,究竟获得菩提佛果。
地藏王菩萨是满愿之王,众生有百千种愿,百千种求,都可以在地藏王菩萨面前祈求满愿。《地藏十轮经》里面也是这样讲,我们在百劫之中供养、赞叹、祈祷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不如倾刻意念、祈祷和供养地藏王菩萨。所以大家绕塔也好,礼拜也好,念诵也好,心里面一定不要随着烦恼所转,要进行清净的观想和供养。
下山时经过上禅堂,随师朝拜上禅堂金沙泉供奉的滴水观音。路过不二门,在师兄的祈请下, 师父简单开示了“不二”: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长就有短,有生就有灭,有来就有去,有富贵就有贫穷,二就是相对。相对的东西打破,就是不二。什么能够打破相对?就是诸法实相。之所以有相对,是因为分别执着的缘故,没有分别执着的时候,相对的东西就自然融合了,所以《金刚经》里面讲无我相,无众生相,其实就是打破。
下午有一些松动的时间,慈悲的师父没有休息,把时间分配给了各小组,大家带着未解的问题前来祈请师父开示。诺大的会客厅内挤满人,刚巧这里是方丈楼,师父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缘起,便给大家开示了“方丈”二字。维摩诘大师生病的时候,佛陀派文殊菩萨前去探望,文殊菩萨向维摩诘大师请法,结果十方诸佛都前来听法。维摩诘大师的居室一丈见方,也叫方丈室,这么多佛与他们的弟子坐进去,房子没有变大,佛也没有缩小,但是全部都坐下了。“方丈”由此得来,在以前,方丈是指证悟不二法门的人。
每每听到师父开示,如同醍醐灌顶,师父总能把我们疑惑的问题解答得通俗易懂。实在也够幸运的了,不惑之年得遇恩师,明确人生的方向,不再迷惘,只愿生生世世不离师!
拉着横幅在山门处进行了合影,山门上的四个大字——“行愿无尽”闪耀着金光。师父曾说,只要还有一个众生的心灵没有净化,只要还有一个众生还在轮回,我不会停歇我的脚步。愿我们修习普贤菩萨无边的愿行,追随师父陪伴众生走过解脱的海洋,直到一切众生究竟成佛。
五、无尽藏
今日一早乘车下山,来到山下的大愿文化园。大愿文化园供奉着世界最高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师父带领一众弟子于此朝拜、转绕地藏菩萨圣像,并念诵了《普贤行愿品》与地藏菩萨圣号对此次朝圣九华山的善法功德进行回向。
园区内的弘愿堂为地藏文化展示中心,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呈现了佛教起源以及地藏菩萨的诸多事迹。师父一路走过不时开示地藏菩萨的功德与佛教知识,弟子们一直紧紧跟随师父,唯恐错过一句。
午饭后经过短暂的休整,在酒店会议厅,慈悲的师父与弟子们进行了朝圣总结回顾。朝圣初始师父就给大家布置了思考题,地藏王菩萨是满愿之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称为财神之王,其功德福报不可思议。佛经里面也是再再的赞叹,特别是在《地藏十轮经》里面也是这样讲:我们在百劫之中供养、赞叹、祈祷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不如顷刻意念、祈祷和供养地藏王菩萨。但是为什么福报的“显现”(显现就是表演一样的,为佛菩萨的自在游舞)上九华山相对没有其他几大佛教名山繁兴?几天朝圣途中道友们也在不断思考、讨论这个问题。
下午法师代表与各小组代表把讨论结果与大家做了分享。
第一,修行的福德力能不能体现出来,主要依靠我们对三宝和佛菩萨的信心。佛教讲“万法唯心造”,地藏王菩萨的功德最圆满,但因为我们认识狭隘的缘故,导致得到的加持微弱。
第二,虽然我们对地藏王菩萨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应该怎么样祈祷地藏王菩萨,修法仪轨方面了解得少,或是修得少,这方面的认识不够。
第三点就是修行要积累两种资粮,福报和智慧资粮,在积累资粮方面缘地藏菩萨所积累的资粮,比如缘地藏菩萨行持供灯等善法,上供下施,共修地藏王菩萨圣号等,修法执行方面做得少。
一是信心、认识不够;二是修法太少;三是有修法,但是缘地藏王菩萨积累资粮的力度小,所以导致众生得到地藏王菩萨加持所显现的福报有限。
而后师父回顾了此次朝圣重要的几处圣迹。
(一)化城寺
唐朝时期,新罗国的金地藏(新罗国王子,俗姓金,名乔觉,法名地藏)来到九华山时,就在化城寺这个地方跟当地的地主闵公请求布施田地,修建修行住所。而后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渐渐聚集成一座寺庙。化城寺是整个九华山地藏菩萨宏法化众的因缘地。
(二)拜经台
拜经台传说是金地藏修行礼拜《华严经》的地方。金地藏礼拜《华严经》时,大家愕然发现地上留下他的脚印。圣者们进入物我两忘(也就是常说的空性)的境界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手脚放在墙壁或石头上时,痕迹自然的留存下来。这样的现象也让我们知道,虽然有些外在的东西看起来很坚固,但在圣者的所现境当中与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也让我们知道这些高僧大德们证悟的般若智慧、无我境界是完全存在的。当我们看到这些圣迹时追慕前贤,发愿将来也能够证悟这样的境界,为后学树立一个好榜样。
拜经台附近有一个古地藏洞,传说是地藏菩萨禅修的地方,师父在此与大众一起念诵《普贤行愿品》发愿,并诵地藏菩萨圣号,祈祷加持。
(三)月身宝殿
以前“月”字和“肉”字是相通字,也念“肉身宝殿”。传说金地藏99岁时,有一天突然召集大众,与大众告别。这时,弟子们都听到了山上的石头发出鸣叫声,一些大的石头自然陨落,百兽哀鸣。这时一位尼众前来拜见师父,刚进到寺庙还没来得及与师父说话,寺庙里的大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便掉落地上,后来这位尼师进到师父房间时,房梁断了三根。在种种异相当中,金地藏跏趺坐示现了圆寂。
过了三年,大家准备把师父的肉身舍利安放在佛塔当中,结果打开师父坐的石缸,发现师父的脸色就跟在世时一样。搬动身体时,身体的骨节就像金锁一般发出声响,如同佛经里讲的:“菩萨钩锁百骸鸣矣”。肉身舍利安葬时,挖地自然涌出像火一样的圆光,所以后来这个地方也称为神光岭。
从师父来到九华山修行,感召山神,摄受徒众,一直到圆寂示现种种奇异瑞相,徒众们的信心油然而生,一致推断他是地藏菩萨的应化身,认为真正的地藏菩萨以凡夫的形式来到人世间,应化这个时代的众生,从此以后九华山也公认为地藏菩萨的圣地。
(四) 百岁宫
百岁宫供奉的无暇禅师肉身是九华山历史上最久远的一尊肉身菩萨。传说无暇禅师寿命长达126岁,也有说是110岁。
据说有一次失火,徒众们想搬迁皇上赐给的金印、诏书、玉碟和这尊肉身菩萨,但是大家前去抬起肉身菩萨的时候居然抬不动,于是弟子们苦苦哀求,希望大火不要摧毁真身。这时大家惊异地发现,天上电闪雷鸣,降下大雨把大火全部浇灭了。而肉身菩萨原来放在脐下结禅定手印的手抬了起来,变成了另外一个手势。大家认为无暇禅师示现神通把大火熄灭,让这些珍贵的文物与真身得以留存,所以百岁宫也是九华山特别著名的一个地方。
六、何人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师父开示:我们这次来到九华山朝圣,最重要的几个朝圣地就是地藏菩萨修建寺庙的地方,地藏菩萨修行的地方,地藏菩萨肉身安放的地方,这三个地方可以算是整个九华山特别重要的圣地。
来到圣地不是为观光、旅游,最重要的就是要祈祷和发愿。法王如意宝也曾开示,在殊胜的圣地或者殊胜的佛像、对境、三宝所依面前,如果能够圆满的如理发愿,这些愿望会迅速的现前,如同佛经所讲:“何人发何愿,将获如是果。”
发愿包括世间的愿望,如我们希望财富圆满、健康、长寿、家庭和睦、事业昌盛;修行也有很多愿望,如希望智慧增长、精通经论、现前地道功道、获证菩提佛果,这些愿望说起来很多很多了,也可以归纳为十方菩萨的十万大愿,如果把十万大愿的名称逐一了解,都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菩萨的十万大愿归纳起来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十大愿王包含了十方诸佛菩萨所有的修行精要,《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的精华浓缩,所以我们念诵《普贤行愿品》就是最好的发愿。
我觉得这一次朝圣特别圆满,因为我们在每一个殊胜的圣地都圆满的念诵了《普贤行愿品》,追随文殊、普贤菩萨等十方诸佛菩萨,他们如是发愿,我们亦如是发愿。在这样殊胜的对境面前,我们的愿望应该会迅速的实现。
通过朝圣九华所见所思,更深感此世能值遇恩师为我们开示佛法,教导我们修行,是多么的珍贵和稀有!这也是往昔多劫我们辛勤积累资粮的结果。无常迅猛,唯有好好依师奉行,精进修行,才能不虚度此暇满人身,得到真正的安乐。如师父开示,摩尼宝珠已在手,不能空手而归。
“具足信心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愿将所行持善法功德,回向一切法界众生,祈愿所有众生福慧增上,圆满世出世间福慧资粮,早证菩提佛果!
文/德正,转摘于善缘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