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和“朝山”,不同的选择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缘起
青青翠竹,皆为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很多善信都会安排合适的假期
参访名山大川,虔诚礼敬佛菩萨
这是非常好的学习和修行体验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朝山似乎和游山划上了等号
但两者真的一样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朝山=游山?
不一样的出发点
游山,首重一个“游”字
心是舒展自在的
游客们寄情于山水风光
所以嬉笑玩闹,举起手机自拍
举起相机捕捉光影
朝圣·五台山
朝山,首重一个“朝”字
据《大方广佛华严经》记载: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
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
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
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所以朝山亦为朝圣
即听闻佛法,开解疑惑
为的是参访求学,有所精进
为的是忏除业障,明心见性
礼佛·普陀山
所以世智通达,辩才无碍的
全遂禅师在觉得没有究竟了悟后
便发愿朝山,参访天下名迹
临行前,老僧嘱咐他:
佛教自古都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的美传故事,你要细细体会其中深意
普陀山三步一拜佛顶山·漫长艰辛的朝山路
漫长艰辛的朝山路
对行者是广结善缘,传播佛法
自利利他的身心之行,信仰之旅
是僧人的一种行持和随机教法
也是对自我意志的考验
是消除业障,积聚福慧资粮的方式
所以虚云老和尚
为了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
曾于四十三岁时从普陀法华庵起香
三步一拜朝礼五台山
经历三年方得圆满
朝山=游山?
不一样的丰收之旅
游山玩水虽然也能收获颇丰
但若心怀恭敬,收获的便不只是
清新的山林美味、壮丽的江山风光
还可能收获直面自我的机会
坚定信心的良缘
《法华经》云
“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朝山的信众们
在一寸一步向前向上的同时
也在一步一寸地登下
“我慢的高山”
在这条“下山”路上
收束散乱的身心,直面自我
逐步生起六种心念:
1、感恩心
踏着脚下的青石板
清净的梵刹离我们越来越近
不免忆及佛陀和历代僧人们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开辟到场、讲经说法的点点滴滴
当心生感恩,感恩前贤
方有如今朝山参访之机缘
从感恩心中,体会他们弘化众生
绍继如来家业的慈心悲愿
2、惭愧心
忏悔
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身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我们应该忏悔自己习气深重
以致不闻佛法,不值佛世
还在生死海中轮回
进而发愿忏除自己的业障
3、思齐心
缅怀
从缅怀佛陀与古德
我们除了生起惭愧心外
更必须向先贤看齐
实践“知恩报恩”的行为
秉承前人的遗志及教法
使佛法流传到后世
让更多的众生
得见佛法煌煌辉光
照亮累劫无明
4、恭敬心
发心
佛法从恭敬中求
我们发心朝山,礼敬诸佛
亲近善知识
也必须心存恭敬才能获益
5、大信心
讲解·信心
信为道源功德母
信心是学佛的首要条件
在朝山的同时
逐步对三宝生起坚定的信心
信仰三宝的真实、功德和智慧
如此才能真正地深入佛法
同时坚信自己将来也能成佛
同佛陀一样弘法利生
6、菩提心
发愿·印度朝圣之旅
菩提就是成就佛道的心愿
不发菩提心,无以成佛道
藉由瞻仰佛陀圣迹
应发菩提心,发长远心
追求佛道永不退转
分享感悟
漫长艰辛的朝山路上
有人通过参访名山大川亲近善知识
有人藉由山水之大,开阔心地
有人借山水人物,识得本来面目
有人体悟山水灵秀,识得自心变化
悟道方法,八万四千
但所悟的本性,却并无二致
选择合适的时间
不如把游山化作朝山
开启自心的宝藏?
文章选自《行在五台山》
若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感恩
最新朝圣推荐
九华山佛教旅游4天
时间:4月14日— 17日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千姿百态的群峰,宛如莲花,素称“莲花佛国”。地藏菩萨被称为大愿菩萨,其“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大愿心不仅感动教导了无数佛子,亦使九华山成为发愿许愿非常灵验的圣地。朝圣九华山愿求地藏菩萨加持,消灾延寿、超度冤亲债主、利益亲人眷属等善愿;学习地藏菩萨的大愿孝亲精神,建立快乐、自在、圆满的人生。【查看详情】
上一篇: 五台山一位神通无敌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