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南天竺行记之阿旃陀石窟(AjantaCaves)(四)
3月1日晚航班准点,从孟买出发,当晚顺利抵达奥兰加巴德。
接下来是以奥兰加巴德为中心参访阿旃陀石窟和埃罗拉石窟,需要在这里住两个晚上。
夜色中的奥兰加巴德看起来破破烂烂,待第二天清晨观察,发现也有其静好的一面。
当地的人们十分友好,孩子们的笑容尤其灿烂。
L君拍摄的孩子们。
一名印度教徒的塑像。
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产品的广告。
清晨,沐浴在温柔阳光下的奥兰加巴德。
从酒店出发去阿旃陀石窟,大约有100多公里。此行的路面不全是柏油路了,中间有挺长的砂石路。
沿途的一处古堡。
上午10:00左右抵达,坐摆渡车进山。
阿旃陀石窟寺院因位于阿旃陀村而得名,坐落在一个U形山谷中,沿Waghur河而建,共有30窟。
石窟最早是僧人用来结夏安居的地方。佛陀的时代,在雨季时,弟子们不再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作结夏安居。
据西方学者考证,阿旃陀石窟的开凿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公元前2世纪,第二阶段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公元后400-650年,印度考古界持这种观点;一说是公元后460-480年,哈佛大学退休教授Walter M. Spink先生持这种观点。
和许多佛教圣地一样,随时间推移,阿旃陀石窟也一样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直到1819年被一名打猎的英国军官偶然发现,才公之于天下。
1983年阿旃陀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山下有一颗大树,看起来应该是榕树。石碑上的说明讲,此树栽种于1937年,种树人为了给进山的人提供荫映,同时纪念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
石窟外景
我们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石窟,梅教授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并让学生WJ拍摄了细节以备研究。
首先来到第9窟和第10窟:
9窟、10窟是小乘的石窟,也是阿旃陀石窟中最早(始于公元前2世纪)开凿的,有迹象表明,公元后的年代里又进行过再度的加工改造。
从形制看,第9窟比第10窟稍小些,有23根石柱,拱顶,中间是一座窣堵波塔。塔的底部是圆柱形的台基,和印度其他地区的早期佛塔一样,塔身没有佛像。
石柱上的彩绘分属两个时期,一是公元前1世纪中页,一是5世纪左右的,内容是佛陀的本生故事。梅教授讲,现存的基本都是第二时期的。
10窟的窣堵波塔是阿旃陀石窟中最大的一座,其壁画也比第9窟的保存得更为完好清晰一些。
塑像体态生动丰满,足下的莲花虽然线条简单,但活泼灵动。
阿旃陀石窟安立主像的,几乎都是结“说法手印”。
佛陀一生都在说法,但在讲《金刚经》时却说:“说法者,无法可说”。
根据众生的根机随宜说法,虽说法却不着说法之相,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佛教甚为高深的见地。
第16和17窟是大乘佛教的洞窟,门口有巨大的石象雕塑。
资料显示,Vakataka王朝的国王Harishena ,是佛教造像的重要资助者,在他统治时期,资助开凿了大量洞窟。
16窟的壁画故事极其丰富,有佛陀的本生故事,也有佛陀降生后阿私陀仙来访、修道时牧羊女奉献乳糜以及成道后度化堂弟难陀出家等故事。
进门后左首墙壁上即是佛陀在因地做菩萨修行时的一个本生故事:菩萨化身为大象之身,得知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遭受饥荒,就告诉他们可以到一个悬崖下面找到食物,然后大象跳下悬崖牺牲了生命为人们提供了救命的食物。
现代人读佛陀的本生故事很可能会充满疑惑,索达吉堪布在翻译《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后,在序言中劝导世人千万不要诽谤。按照佛教的教义,证得初地以上的菩萨才有能力广行布施,包括弃舍头目脑髓及与身命。
另外,佛经中的许多本生故事,经常有动物和人讲话的记载,这在现代人来看也难以置信,自己也曾有这种疑惑。后来读《法苑珠林》(唐代释道世著,收录在大藏经),在里面找到了答案:劫初的时候,由于人们的烦恼很轻,三恶道的众生多由人道转生,故虽转生为动物,也多能讲人间的语言,待到后世,众生在六道中辗转投生,业力愈发深重,烦恼愈发粗大,动物就不会讲人的语言了。
男药叉像
第17窟门廊的壁画保存得较为完好,梅教授讲门廊是脸面,所以古人在此处会进行精雕细琢。
这个壁画讲述的是佛陀的另一个本生故事:佛陀因地时在某一世做毗输安怛罗王子,乐善好施,继承王位后,将能够降雨的白象送给饱受干旱之苦的邻国,引起人民的不安,担心自己的国家也会遭受旱灾。
没想到毗输安怛罗王一切能舍,王位也舍掉了,还政给老国王,带领太子和公主在侍臣的陪同下去森林中过简朴的生活。有一年老婆罗门的妻子在井边打水受其他女人欺侮,于是不想再去井边打水,并要求婆罗门为她找可以干活的奴仆。婆罗门于是找到毗输安怛罗,要求他把一子一女布施给他做仆人,毗输安怛罗和孩子们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在天人的帮助下,两个孩子辗转遇到自己祖国的老国王(爷爷)。老国王于是向婆罗门赎回两个孩子,同时,有感于毗输安怛罗的美好品格,仍让他做一国之主。那个老婆罗门虽然成为巨富,但在他成为巨富的第一餐饭时,饮食过度死在了桌子上。
这一世,毗输安怛罗的王后转生为乔达摩悉达多太子的王妃耶输陀罗,太子转生为佛子罗睺罗,公主转生为Upalavanna比丘尼(中文翻译不详),侍臣转生为佛的堂弟阿难,白象转生为大迦叶尊者,老婆罗门则转生为一心与佛作对的提婆达多。
梅教授认为这组壁画的人物表情以及神态都特别逼真,只是王妃的眼神有点媚
特别喜欢这个壁画中的人物,极具神韵,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残存的六道轮回图,是阿旃陀石窟中仅有的一幅。
根据佛教的教义,在没有证得空性脱离轮回的情况下,众生处于分段生死的状态,一期生命结束,则变换为另一种生命状态。生命状态分为六种,即: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前三个称为三恶道,受苦无穷,易进而难出;后三个属于三善道,其中的人道有苦有乐,比较容易觉悟,所以,佛陀示现在人道中觉悟成佛。
不相信有前世今生,在佛教里称作断灭见,是非常危险的思想观念。
还是那句话,万一到临终前确信有来生,可是这一生却一点都没有为来生做点儿准备,这风险得有多大!
17窟的另一则佛陀本生故事:六牙白象为了感化猎人,奉献了自己的象牙,猎人从此不再杀生。佛陀和弟子须菩提讲:菩萨之所以在畜生道投生,是出于大悲心,方便教化刚强的众生。
佛陀的本生故事散见于小乘经典,在大乘经典中也得到佐证,如《妙法莲华经》讲: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舍身命之处。从这个意义讲,能够听从佛陀教诲并追随佛陀脚步的人也都是多生累劫以来受释迦佛方便教化之人,佛弟子经常讲:佛恩难报,也有这层含义。
17窟还有斯里兰卡建国的复杂故事。
女性药叉神像。
17窟主像前放置了一个登高的架子,影响了对于主像的观瞻。
第26窟也是阿旃陀石窟特别有名的,里面有一尊巨大的卧佛。
和9、10两窟不同的是,26号石窟的窣堵波塔上雕有佛像,坐姿。
来自东南亚的僧侣
造像很多,基本看不到壁画
卧佛,即佛陀涅槃像。
涅槃是“离生灭”的意思,佛陀示现涅槃,告诉世人:凡是因缘和合的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没有永恒不变和常存的性质,也就是说:有生则必有灭。千经万论都是指引人们找到能生一切万法而本身不生不灭的实际理体,即:法身。
1、2号窟也是阿旃陀石窟中比较典型的洞窟,是第二期 Vakataka王朝时期所开凿的。
行前,梅教授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些洞窟的图片,提醒大家留意观察并仔细寻找。这张图片就是教授发过的,回国后在WIKIPEDIA上查到是手持莲花的观世音菩萨。
金刚手菩萨,显教中称作大势至菩萨。
虽然时间有限,还是尽量把其他洞窟都看了一下。
第4窟:分上下两层,由马图拉的一个富人捐助开凿。
考古学家推断,4窟发生过较大的地质问题,导致顶棚和四壁大量剥落。
第12窟,有许多僧舍。
第19窟,洞口有大量的塑像。
龙王像(Naga)。
19窟与众不同的是:窣堵波塔上所塑的佛像为立佛(standing buddha)。
19窟画
21窟,主尊旁边有两个肋侍菩萨,中国大乘佛教的石窟采用这种塑法的极多,只是我国塑像中手拿拂尘的很少见。
24窟是没有完成的洞窟,当地人示意用手轻轻敲击石壁,发出清脆悠远的回音,状如鸣钟。
阳光虽然很晒,但自洞窟间进进出出,却也没觉得辛苦,主要是想尽量看全每一个角落,并用手机尽可能地多拍些照片。
相比之下 猴子就悠闲多了
L君拍摄。
古老的石窟与年轻的生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晴朗午后的特有景致。
童年的时光总是非常漫长的,待到人生过半,就感觉时间在以一种“加速度”流逝,才明白了为什么小时候总听到大人讲,年轻真好。
终于轮到自己“有资格”对年轻人和孩子们发出类似的感慨了。
于石窟间驻足稍歇,想到一首歌中所唱的:这世界属于你,只因为你年轻,你可要抓得紧,回头不容易。
的确,许多身心疲惫如我的现代人已经拿不出几分钟的时间来仔细倾听古老洞窟的轻言细语,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生命过客,从佛陀的形象前匆匆掠过,也只是造作地感慨一下时光的流逝。还入红尘,立即又回到自己的固有节奏,甚至连自己人生早已过半的事实都无暇留意或者假装不知。
在努力这样观想并提醒自己珍惜光阴的同时,观察同行的几位老同志,感觉他们都过得很充实,心态和腿脚也都很好,非常值得赞叹和学习。看来,只要有所醒悟和觉察,就能积极过好每一天,让有限的人生具有意义。
相对于人生百年,时光才是永远立于不必之地的君主。雨季到来时,古老的岩石会再次接受瀑布的冲刷,就像2000多年来的每个流年一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东西,有时却看起来似乎使一切都并未改变。。
走出石窟,是一片做生意的摊贩,似乎在提醒人们现实生活和山中隐居的不同。
对于佛教,人们常有的印象是和平、宁静、平等、非暴力,甚至是消极避世。其实,大乘佛教的思想恰恰是积极入世的,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出世与入世,全在自己的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