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禅者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文化(禅者说) > 乐山大佛:三江汇流 九峰争秀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乐山大佛:三江汇流 九峰争秀

发布时间:2020/02/27 佛教文化(禅者说) 浏览次数:1884

【因《神秘的大佛》而神往乐山】

早年知道乐山,缘于文史泰斗郭沫若。郭老是乐山沙湾镇人,原名郭开贞,因为乐山有沫水(青衣江)、若水(大渡河)流经,故更名沫若。从此乐山在我心中便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刘晓庆、葛存壮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风靡一时,乐山大佛更令人神往了。彼时到千里之外去旅游还是十分奢侈的事,此次赴川,乐山、峨嵋山自然安排在日程中了。

【乐山传说:苏东坡教龙宫太子换得乐山城一座】

乐山古名海棠香国,又名嘉定府或嘉州,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凌云山、乌尤山二山竞秀的地方。《论语、雍也》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说,不知此乐山与彼乐山是否有什么关联。传说乐山城址原来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汪洋。一天,苏东坡到了凌云山,江中的龙王慕名而来,请求苏东坡教龙王三太子做文章。苏东坡借机提出一个条件,要龙王借出一片菜地,龙王只好答应,但要求在早晨五更之前归还。于是,在凌云山对面的万顷波涛中刹时涌出一片陆地,人们就在这块地上建起了乐山城。为了不让龙王收回,人们相约从此不打五更。神话自然飘渺虚无,但远眺乐山城,只见阔水绕城廓,淼淼复茫茫,迷蒙中的乐山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分不清哪是水上,哪是水下,就象浮在水面上的琼瑶仙境,不知隐藏了多少神秘和奥妙。

【三江汇流入大海九峰争秀志凌云】

巴蜀多奇才,文章奎秀数不胜数。唐之李白,宋之三苏,当代之巴金、郭老,均各领风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彩之俊逸得之山水之奇丽乎?过往的文人墨客也无不赞叹乐山如诗如画的山水,都曾留下了赞美的诗章。苏东坡在《送张嘉州》一诗中写道:“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长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陆游有“江山壮丽诗无敌”句。宋代邵博更有精辟之论:“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之胜曰凌云。”郭老在1907年离开沙湾返回嘉定府中学堂的途中,也曾写下《夜泊嘉州》一诗:“乘风剪浪下嘉州,暮鼓声声出雉楼。隐约云旗峨岭暗,浮沉玉影沫江流。两三渔火疑星落,千百帆樯戴月收。借此扁舟宜载酒,明朝当作凌云游。”张爱萍将军在1982年游览乐山时曾题写一联描写乐山山水:“三江汇流入大海,九峰争秀志凌云”,足见乐山山水之胜。

凌云山,旧名青衣山,早在隋唐时代就是著名的风景区和佛教胜地。山并不高,最高峰也不过平地拔起140米。但峰峦错落,林木葱茏,9个山峰如盛开的花朵,又象婷婷玉立的妙龄女郎,在朝霞映照下,显得艳丽多姿,光彩照人。山前就是创建于唐代几经兴废的著名佛寺凌云寺,雄殿危楼,气势宏伟,真乃凌云之上,超越尘世,佛之境地。山门左边,依崖凿成一尊大肚罗汉,身高九尺。二手抚膝,笑容可掬,袒腹上脐深约三寸,善男信女们经常摩挲它祈求福泽。其造型依五代梁朝高僧布袋和尚。身旁有三副对联,其一曰“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诙谐中饱含哲理,恬淡中深藏玄机。

乌尤山与凌云寺毗邻,两山隔一水,一座吊桥把两山合成一个完整的风景区。站立山巅俯视三江,水色不一,空阔廖远,看大江东去,胸中陡起万丈豪情。而耸立在灵宝峰上的那座唐塔,则象一把利剑直指蓝天,象是在护卫栖鸾峰下的大佛。

【乐山大佛一座山世界最大弥勒佛】

著名的乐山大佛就凿刻在凌云寺前不远的山崖上。佛之大虽是意料之中,猛然看到大佛时还是被震撼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坐像背靠山崖,面临三江,慈眉善目,沉静安详,双手抚膝,正襟危坐,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佛像高71米,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高出三倍,比炮火毁后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还要高出18米,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凭栏看佛,大佛头顶与山齐平,头高14.7米,面宽10米。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耳朵长7米,耳孔里可以钻进两个人。沿悬崖边上的陡直栈道,随人潮踉跄前行,下到大佛的脚边。大佛脚背宽达8.5米,上面可以围坐100多人。有人在抱佛脚,有人三叩九拜在大佛脚下,但大佛阅尽人间沧桑,惯听潮起潮落,无论这些如蝼蚁一般渺小的人类在这儿如何折腾,依然不为所动,抑或有所启示,恐怕也只能在心中念一声阿弥陀佛,回头是岸!而粗俗的人们却仍不知乡关何处,彼岸到底在何处。从正面仰望大佛,除了惊叹还是惊叹。20世纪中叶,著名诗人戈壁舟曾写下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的诗句。看这个庞然大物,鬼斧神工,内心充满对神力的顶礼膜拜,对自然的敬畏。佛是一座山,一点不假,在他面前,你感叹的是人的渺小,岁月的短暂,又感叹人的力量、智慧和胆略,还有就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永恒与腐朽的抗争。

乐山大佛不仅大得惊人,其细腻精巧的雕刻技艺也堪称一绝。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我们在栈道左盘右旋、高低上下,瞻仰大佛和两边岩洞里的雕刻,残存的精美,依稀可辨。穿过隧道走回到山顶尽头处却有一处瀑布水景等待着大家,江风袭来,清爽可人。在这小坐品茶看景,颇有悠然见南山的意味。

传说当年这三江汇流之处水势异常凶险,来往舟船经常惨遭舟毁人亡之祸。为祈求佛祖镇压兴妖作怪的孽龙,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八方游募,始凿大佛,祈求神灵护佑,万民安生。取三世弥勒未来佛像,端坐姿,寓意未来光明,四平八稳。前赴后继历90年始成,历尽苍桑战火,迄今已一千二百余年,依然挺立。佛法无边,由此可见。相传佛像动工后,郡吏向海通和尚勒索钱财,海通断然拒绝:“自目可剐,佛财难得”,遂自抉双目,以盘承之,郡吏为之震惊而坠江身亡。后人为了纪念海通和尚,在海师洞内重塑了海通手捧双目的座像。

据说在乐山大佛外围由几座山体组成一尊长达4000余米的“巨型卧佛”,我们登高远望,果见一尊巨型大佛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仰卧在青衣江上。头、身、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连襟组成,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脏部位。佛首乌尤山上,奇石、翠竹、山径、亭阁、寺庙,象是巨佛的发髻、睫毛、鼻梁、双唇和下颚;佛身凌云山上,九峰相连,犹如巨佛宽广的胸、浑圆的腰和健美的腿;龟城山的一部分是脚板翘起的佛足。山因佛而增色,佛因山而更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的智慧结合得如此巧妙完美,令人叹为观止。看过古人再看今人,乐山路边连果皮箱的设计都很有个性,或跪而仰视,似与游人交谈;或似贪玩调皮的老者;或为赤身裸体、酣态十足的浪人;或为坐而抚物、慈眉善目的小僧!充满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在人们不经意处的这一招一式,足以看出创意者的高妙之处!

【沧海桑田真如常在】

传说乐山大佛于1962年自然灾害期间,1976年毛、朱、周三领袖逝世和唐山大地震期间,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申奥成功期间,曾多次神秘显灵。此一说虽为无稽之谈,但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宗旨是一致的。

后有东坡楼,因行程匆匆,没有去。还有沫若堂,这个被鲁迅称为“才子加流氓”的文人,虽精通文史甲骨,但“文革”中没了骨头,有人称中国文人的悲哀,不看也罢。就此拜别了仰慕已久的乐山大佛,不舍地回望,大佛仍脚踏巨澜,头顶蓝天,眼眺旷原,于乱云飞渡之中,纳天地之宏伟,扬佛法之庄严,从容护佑众生。千百年来,它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哦,大佛,你已在此端坐千年,你还将守候多少个千年?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