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北地区 > 新疆地区 > 新疆佛教寺、院、塔遗址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新疆佛教寺、院、塔遗址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发布时间:2021/08/16 新疆地区 新疆地区景点 浏览次数:834

↑扫码进入↑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佛教传人后,在新疆一些中心地区,很快就传布起来,在这里修建了一批大型的佛教寺院和佛塔。

一、楼兰佛寺、佛塔遗址

位于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东部。时代:汉、晋。
佛塔,塔基方形,每边长约19.5米,塔身为圆柱形,用土坯夹木料垒砌而成,中间填土,塔身残高10.4米,它外形与古代印度的佛塔“窣堵波”一致,印度佛教徒所建窣堵波是供奉和安置佛舍利(是指佛死后留下的尸骨或牙齿)和经卷,以及各种法物,佛塔反映了当年古楼兰地区居民信仰佛教。
 

在佛塔南面有一大型佛寺遗址,遗址区地面上散置许多粗大木料,有的木料长可达4.65~5.3米,宽约为0.3米,厚为0.2米,在此还发现有一段装饰木柱,柱头、柱身都被旋成很漂亮的圆弧形。

在古楼兰城北郊,离城四、五公里处还有一座佛塔遗址,塔身残高7~8米,圆柱形。佛塔有用砖铺的台基,塔顶为一平台,平台中部有一圆台基,在基下部可见有彩色壁画残迹,台基四周为围廊,曾拾到彩色佛塑像残手指块。

二、米兰佛寺遗址


位于若羌县东米兰遗址内,遗址处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端阿尔金山北麓冲积扇上,其范围内分布有古戍堡、佛教寺院、墓葬,灌溉渠道、居址、烽火台,冶炼遗址等。地理坐标:东经88°58’26″,北纬39°13’35″,时代:汉、唐。

1906~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率探险队到若羌县,在米兰遗址地区,斯坦因先考察了唐吐蕃时期的古戍堡遗址后,又陆续对米兰遗址上的佛教寺院进行了考察,他声称:在一座佛寺遗址中发现一些半埋在墙里的柱子,显然是百泄波里城的作风,在长方形神庙的过道,还看到一具大佛像头和其他的大佛头,显然是依希腊式佛教美术作风制成。在过道之后的外墙还排列了六尊跌坐无头大像,这些大像从膝以上约高七尺强,从大坐像的衣褶可以看出同犍陀罗仿古代希腊式佛教美术作风是如何的密切相符,在此还发现一大片用婆罗谜字体写的梵文贝叶书,由材料看,年代最晚不能过第4世纪。在堡垒西边又清理了一所外方内园的方形寺院,在墙上发现有精美的有翼天使的壁画,其构图和色调为最近于古典的作风,完全睁开的大眼,灵活的注视和微敛的唇部,与埃及、罗马时期画绘版上绘的希腊少女相似,在此过道处还发现有丝质彩幡,上面还写有怯卢文。其年代约在西元第3世纪终了或其后不久。在这里还发现许多佛教壁画残片,都是佛教故事,斯坦因声称这些绘画的泥版壁画、遗物都搜集起来装箱运去英国,在不列颠博物院和印度新德里处。

1989~1991年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文物普查队对若羌米兰遗址进行调查称:

本世纪,斯坦因在此盗掘佛教寺院十四处,比较重要的有二号、三号和五号寺址。

二号寺址位于吐蕃城堡东北,寺为长方形塔院式建筑,中央主体建筑仅存下半部,可见一排佛龛,相邻的龛之间以浮雕半圆柱分割,柱头作卷涡形,下有双础,龛内塑人身的塑像。佛龛列柱正对的外墙排列了六尊跌坐无头的大佛像,两膝宽达1.8米,在走廊内发现一佛头部,高约50厘米,规模相当大。

三号寺址在吐蕃城堡之西,为一外方内圆的建筑。中央是一座用土坯建造的“搴堵波”,直径2.7米,四周有方形围墙,边长9米。“率堵波”周围有1.2米宽的回廊,人口处绘有著名的有翼天使像,具有浓郁的古典艺术风格。东南残壁绘佛传故事。

五号寺址为一方形寺院,建筑形式与三号寺址相同而稍大,寺壁边长12米、回廊宽2.1米,“窣堵波”直径4米。壁画绘于回廊内壁,有与三号寺址同样的有翼天使像。壁面上的另外两幅也十分引人注目,一幅为须大孥太子本生;另一幅在其下方,为一条以波浪形彩环分隔的男女群像饰带,像皆半身,形象及手持物体具有西方特点。

以上寺院发现有梵文贝叶经或怯卢文题记,据考证,其兴建时间都在公元3~4世纪之间,为鄯善国繁盛时期之遗存。

三、尼雅中心佛塔、佛寺遗址

位于民丰县北100余公里沙漠中的尼雅遗址区中,处尼雅河尾闾,周围是大沙漠、古河道,古胡杨林、风蚀地。佛塔在尼雅遗址的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东经82°43’14.5″,北纬37°58’34.9″。

佛塔,土坯砌筑,外表抹泥,破坏严重,其建筑是下方上圆,即下部为两层方形台基,下层现存高约2米,边长约6米,上层残高约2.5米,边长约4米;上部为一圆柱体的塔身,残高约2米。其形制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一些遗址中的佛塔有很强的相似性,具有早期佛塔的特征。

尼雅佛寺,位于尼雅佛塔的偏北处,南面到佛塔直线距离为2.9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2°43’43.8″,北纬37°59’53.6″。

佛寺处于尼雅河河床中靠左岸一弧岛状台地之上。地表遍布黄沙,沙中掩埋有倒塌的房屋建筑木构件、木柱、木板和干枯的树木。佛寺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回”字状,长5.3米,宽5.2米,面积约28平方米,为木框架建筑,建筑材料为木料、芦苇、红柳和泥土,由于风沙侵蚀,寺院保存状况很差,只剩高约0.10米~0.90米的立柱、地梁及墙体。从发掘情况可知寺院正中是一个正方形土台,台基表面用木板、木础围成方形木框,然后向木框内填土筑成,木台四周是回廊,回廊地面土质细腻且坚硬,在地梁中部两个木柱之间,有门的卯口及门轴臼窝,门应是双扇转轴门,从倒放的木柱看,推测佛寺高度应在3.5米以上。

在该佛寺中发现的文物有铜饰件,木雕像,木柱头及壁画等。其中有一块较为完整的佛像壁画,整个佛像画给人以端详、庄重的感觉。

四、尉犁营盘佛寺、佛塔遗址


又称因半佛寺。位于尉犁县农二师35团甘草厂西北3公里,因半古城以北。东经87°48’02’,北纬40°56’04″。时代:汉一晋。县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面积约为南北100×东西60平方米。沙丘上地势高低不平,遗址上的建筑物则选择在高起的地点之上,建筑物均为土块砌成,残坏严重,大多数原貌不清。遗址上残存有四、五个圆形土坯建筑,其直径大小不一,大的为4米,小的才1.5米左右,残存的高度在0.90~8米。此圆形土坯建筑是为佛塔,其中间的一座保存尚好,下部周长30.5米,通高8米左右,上小下大,呈截尖圆锥状。在这座建筑之南有一座房屋,现仅见房基,东西长5米,南北宽4.5米,房基宽0.40米、高约0.50米,房基内地面平,是为佛寺建筑。

在这片建筑群中均无任何遗物发现。

五、库车苏巴什佛寺遗址


曾名“苏巴什古城”或“耶利巴哥拉塞遗址”。

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3公里,库车河口两岸的却勒塔格山麓台地上,东经80°02’00″至80°03’00″,北纬41°51’20″至41°51’40″。时代:晋一唐,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建筑群体依山傍水,隔河东西岸相望,据历史文献所载,称为东西“昭怙厘大寺”,“佛像装饰,殆越人工”。现存遗址主要为佛教建筑,由宏大的寺院、塔庙、僧房、禅室等组成。

河口东区遗址,东西宽约146米,南北长约535米。地面建筑依山麓北高南低的地势而建,主要建筑由佛殿、僧房、北塔、中塔、南塔等组成,其中南塔院建筑规模最为宏观,尚保存残高9米的覆钵式土塔。河口西区遗址,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180米。地面建筑遗址分布较集中。其中建筑规模最为宏伟壮观者是南端筑有高大围墙的佛寺建筑,以往称之为“古城”。围墙建筑平面略呈方形,墙垣土坯垒砌,厚约3米,残高约10.8米,周长约318米,南墙垣中部门之外有瓮门的建筑遗址。发掘表明,围墙内建筑布局是以正中的大佛殿和土坯的佛塔为中心,东、西、北皆为僧房、禅室、食厨等附属建筑组成。在此大寺院外的西侧,有座使人注目的方形塔庙建筑,残高约8米,建筑平面呈“十”形。尚保存登临塔庙的斜坡形梯道。塔顶部保存有中心柱式的佛殿建筑,低狭的甬道和残存的佛像壁画,就在此塔庙建筑基部的东北隅,1976年曾在此发现一座土坯墓室的棺墓,经抢救清理出残破的龙头彩绘棺木、铁剑、陶器、丝绸、织锦等文物。值得注意的是,墓主人为女性,并伴随着婴儿骨殖,其婴儿头骨显为扁平,印证了《大唐西域记•屈支》条中的“其俗生子,以木压头,欲其扁匚虎也”的记载。

西区北端主要保存着各种形制的禅窟建筑。现存十多个,形制有单个的禅室和多个组合在一起的禅室。其中临河有一处大禅窟,窟前残存有地面的建筑木柱础,表明曾设有殿堂。窟内左右辟有长方形券顶的甬道,甬道两侧各开小型禅室,共有17个。

20世纪初,苏巴什遗址曾遭受到法国、日本等国“探险家”的盗掘。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此做了部分的发掘,曾出土大量的汉、唐时期的钱币,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珍贵的龟兹文、汉文书简,以及佛教艺术品等文物。

六、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明屋佛寺遗址)

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亦称明屋遗址。明屋,维吾尔语一千间房子意,故此地亦名千间房佛寺遗址。位于焉耆七个星乡南偏东约9公里。东经86°20’30″,北纬42°26’10″。时代:晋一唐。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见彩页21页图95、96)。

本世纪以来不断有中外学者和探险家来此调查和工作,发表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

遗址处在霍拉山东麓山前地带的山梁与坡地上,共有殿堂、庙宇、僧房、佛塔、山门等大小建筑93处,均以土坯砌筑。遗址中部有水沟将其分为南北两大部分,现因人为和自然的破坏,遗存面貌都已不清。

本世纪初,黄文弼先生曾在此发掘,出土有佛、菩萨、比丘、武士、童子等泥塑头像和泥塑的十二生肖像、建筑附件,还有回鹘文木牍、壁画、陶器、木器等。七十年代还出土有吐火罗文(焉耆语)的《弥 勒会见记剧本》。近十余年来,在此不断采集有佛像头、动物、植物、塔和铃形饰件,以及石膏泡残件、铁器等。另,在明屋佛寺遗址南约2.5公里处还发现一片居住遗址。

七、焉耆霍拉山古寺遗址


位于焉耆县七个星乡霍拉山村东南约1.5公里,克其克布拉克沟口西北侧的坡地与山梁上。东经86°1’23″,北纬42°5’29″。时代:唐宋。县文物保护单位。

本世纪初斯坦因来此盗掘过,我国考古学者黄文弼先生等先后也来此遗址进行勘查,并公布考古调查报告。

遗址现有大小建筑18处,分南北两区。南区遗迹主要有佛塔、大殿、僧房、禅房及龛式建筑。其中殿堂及龛式建筑部分为券顶。北区距南区约300米,遗存主要分布在两处,一处位于山腰,有一座佛塔,另一处位于一座较高的山顶上,山顶较平缓,地表有灰烬、红烧土和土坯残迹,并发现有夹砂陶片,为轮制。该处建筑以片石为基础,土坯砌墙。

遗址中先后出土有绿釉方砖、泥塑佛头、壁画残块、旋木件、木雕佛像、柱石等。其中柱石呈方形,其上刻有莲花花瓣纹,壁画上绘植物纹等。

八、吐鲁番高昌故城大佛寺遗址

位于吐鲁番市东约50公里处的高昌故城西南处。

西南大佛寺,其建筑面积约近一万平方米,佛寺的寺门、广场、殿堂、禅室仍历历可见,正面殿堂的中心为一高耸的方塔,方塔四面保存有多层佛龛,龛内还依稀可见有佛像残迹和彩色壁画。寺院外,还有两排纵卷顶长筒形房屋遗址,此或为僧房,或为手工业作坊。
 

九、吐鲁番台藏塔


位于吐鲁番市三堡乡所在地,南距高昌故城约1公里。1961年12月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台藏塔是高昌王国时期(公元460~640年)佛教徒修建的一座礼拜塔,具体年代在公元5世纪;夯土建筑,夯层厚9厘米;平面呈长方形,底边南北长40米、东西宽30米,高20米,自下向上逐渐有所收分,上部稍小,略呈四棱台状。塔身四面上下分层、左右分格修建佛龛,现在东、北两面保存较好,东面有三层佛龛,上层5个、中层7个、下层8个,佛龛宽2米、高3米;北面下部为台基,上部有二层佛龛,上层4个、下层5个;佛龛内绘画塑像,现雕塑全毁,残存壁画绿、白等颜色斑驳。塔身中空,顶部建筑也已毁坏,从残存迹象分析,佛塔内部原来可能有土坯垒砌的实心,顶部有土坯垒砌的相轮、塔刹等。

十、吐鲁番交河故城佛寺


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雅尔乃孜沟村干河床中的土崖上的交河故城的北端。

交河故城中分布有相当数量的佛寺和佛堂,但其中位于故城中央大道北端的佛寺规模最大,在城中的地位也正当冲要。寺院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88米,宽约59米。院门向南偏东,寺院主殿殿基平面呈凸字形,殿基前部凸出部分为前厦,沿前厦西墙有土阶梯,可以由此上至屋顶,厦前的月台作东西两阶,墙是用版筑泥法筑起的,表面抹着草抹泥的墙皮,殿中央是一个夯土筑成的塔柱,塔柱的须弥座高1.1米,座以上四面开龛,龛内泥塑佛像已被风沙剥露,彩绘壁画也已剥落尽了,殿左右到院墙之间用版筑泥墙隔成若干小室,沿着院墙东、西、南三面都有廊庑建筑,相邻的房间在隔墙上有门相通,西、南两面廊庑俱向院中开门,东墙开有五个门,与院墙外面的建筑相通。院中有对峙的两个方形土台基,可能是塔式亭的遗址。主殿前面有一个水井,寺院地面上散布有许多瓦片,还发现一片莲花纹瓦当,这是城中所见唯一用瓦的建筑。

十一、吐鲁番交河故城塔林


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雅尔乃孜沟村干河床中土崖上的交河故城的北部。

交河故城北部有一组十分壮观的塔群,中央是一座大佛塔,四角各有25个小塔,分四组,每组排列成纵横各5个的方阵,总计有101个。佛塔的形制,塔基呈方形,塔身是圆柱形,与印度早期佛塔“窣堵波”的外形类似。

十二、吐鲁番交河故城地下寺院

位于吐鲁番市西十余里的雅尔湖乡雅尔乃孜沟村交河故城中。

1994年6~8月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交河故城考古队,在故城西北墓葬区考察中发现地下寺院。经组织清理发掘,称:地下寺院发掘前,内部淤土未满,露出有1米多的建筑上端残壁,考古队即沿遗迹向下发掘清理,在地下发现一寺院,其完好的遗迹有:佛堂、西、北僧房、西北龛室和阶梯。除佛堂外,其余各部分的堆积比较单一,均为风积沙土,少量的地层中发现有灰陶片,在最下层堆积中发现有大量泥塑和壁画残块。

佛堂位于寺院中部,平面呈长形,屋顶南部残存有小部分弧形顶,两僧房位于佛堂的西侧和北侧,西僧房,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顶残。北僧房平面亦呈长方形,纵券顶,门道与佛堂连通。两龛室分别掏挖在佛堂南部东、西侧。佛堂东北部修有阶梯,供上、下出入。在佛堂中可见有塑像台和墙上有壁画残迹,在南像台中段靠南壁有一长方形土坑,坑内堆放大量脱佛、脱塔,壁画隐约可辨为千佛坐像,千佛之间绘满红色卷云纹。在东西龛室中曾出土过一泥塑力士头像和泥塑菩萨头像。佛堂阶梯,位于东部偏北,长4.5米,高差3米,共有10级踏步,每级宽30~50厘米,高20~50厘米,个别踏步边沿垫有一排细木棍,用来加固台阶。

在佛堂东南,有一平面呈长方形的地穴式房屋,房中清理出不少泥塑、壁画残块及陶器残片,可能为地下寺院的临时用房。在此房址南侧、西侧还分布有大小9个坑穴,坑中堆满灰烬,在坑中曾发现一件汉文佛经残片和一件墨书回鹘文的木柄形器,回鹘文已漫漶不清。寺院附近还发现有墓葬。

寺院遗址中除发现有脱塔、脱佛、壁画残块,题记残片,纸文书,还有木版画、木器、钱币、陶器残片等。泥塑像较完整的有:一力士头像,一比丘头像,一菩萨头像,有塑像肢体的残件及衣饰的残块。在地下寺院发现较完整的壁画,有二件供养人像,脸形长圆略方,两眉直、双眼大睁,鼻梁较短略光,厚唇丰满涂朱,均双手合十于胸前。还有二身比丘像。

此寺院始建年代,考虑到此地下寺院建于交河故城北部的“墓葬区”内,此批墓葬中曾发现有唐“大历元宝”和“开元通宝”,当在唐中期8世纪之间,地下寺院应在墓葬区已被停止使用后才建,故寺院始建年代当在8世纪末,大致在9世纪以后,地下寺院可能是高昌回鹘早期的遗存。其废弃年代应在元代之后,战火之中,高昌回鹘王战死,国势衰微,最终废弃。

十三、吐鲁番胜金口佛寺


位于吐鲁番市东约40公里的胜金乡木头沟口,胜金乡大桥西南。东经89°33’50″,北纬42°55’。时代:晋一元。

公元20世纪初德国人勒柯克率领的一支探险队到达吐鲁番,他在高昌故城活动后,到了北边胜金口谷地,在谷地左边,发现了一排寺庙,在右边,发现了一些佛塔“率堵波”遗迹,这就是胜金口佛寺。他在发表的材料中称:小河左岸有12座早期佛教寺庙遗址,大部分是用粘土和土坯建筑而成,这些粘土筑成的寺庙,都筑有结实的大门和城塔。并称:在这些寺庙遗址中,发现了两个藏经室,其中一个在

一较大的寺庙遗址中,在诵经堂中发现,有满满的几个装粮食的口袋,其中发现的文献几乎全部是用早期突厥文字和回鹘文字书写的,其主题是关于弥勒佛涅槃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由吐火罗语翻译为突厥语的。第二个藏经室是在一个小寺庙的附属建筑物中发现的,在此发现的文书,其内容主要是翻译为突厥语的各种佛教民间故事,当时在此遗址中还发现一些摩尼教文献和印度文字文献,在此还收购了一些雕塑头像。

1928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教授到吐鲁番考察,5月到胜金口,称:“胜金口”为突厥语和汉语合名,突厥语‘口’为‘额格子’,胜金额格子,即胜金口也,为克子尔塔格各山口之一,有胜金水流於其间。又称:在胜金水东岸,山腰有庙基一,墙壁遗址尚存,转北山腰有佛洞二,山麓又有废庙一、佛洞一,洞中壁画间有存者。沿溪行,在沟东岸,山上山下,废庙及洞室络绎不绝,在东北山腰洞中捡拾残壁画二块,一方为墨绘菊花瓣,一方为墨绘梅花。在沟东南废庙内,拾婆罗谜文字数块,在当地又购得写古维吾尔文字壁画数方。

十四、鄯善色尔克普厄格孜塔木和塔什佛教刻石及佛塔
 

佛教刻石和佛塔分别位于鄯善县连木沁乡与鲁克沁乡交界处的色尔克普厄格孜沟中。东经89°52’~89°53’,北纬42°50’和东经89。50’~89°51’,北纬42°59’处。

1930年黄文弼先生曾到此调查,1988年自治区文物普查队对此进行了调查。
佛教刻石的原料是山上崩塌下来的一块长4.5米、高1.5米、宽3.5米的红色砂岩。刻石上下分布两排圆孔,“显为建筑之用”。

在刻石上现存7个佛龛,采用阴刻或浮雕法,残存画面分别有结跏跌佛坐一须弥座上,有佛之项光和身光、交脚弥勒坐佛、佛涅槃像和弟子举哀图等,还刻有“Ж”字符号。从刻石画面的形式和风格来看属晚唐以后的作品。

佛塔系土坯砌成,基座2×2.2米,残高5米。
 

十五、鄯善克其克阿萨佛寺


位于鄯善县达浪坎儿乡拜什塔木村西南约8公里,东经89°38’44″,北纬42°36’21″。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

佛教遗址均为土坯建筑,共由七组互不相连的建筑群组成,有从事佛事活动的塔,穹庐顶和卷顶的佛寺建筑,也存在一些供居住的房址建筑。保存的少量壁画中,有千佛、莲花瓣等图案。

在遗址内分布许多陶片,主要是大型储存器的生活饮食器有关的陶器残片。

从佛塔形制和绘千佛风格推测,其年代应属回鹘高昌时期。

十六、哈密白杨沟佛教遗址


位于哈密市柳树泉农场白杨沟村东1公里处的白杨河上游,白杨河水自中部流过,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当地维吾尔族人称为“台藏”。此系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大型佛教遗址,是哈密地区年代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东经92°58’56″,北纬43°1’51″,海拔699米。1991年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主要遗存在白杨河西岸,构筑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断崖上凿出窟体后,再用土坯砌筑,并在窟前接砌前室;二是利用断崖直接开凿成窟;三是在与断崖相接的台面上用土坯砌建成窟。此三种建窟形式,与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大同小异。洞窟的平面大致有两类,以长方形居多,方形次之。有单窟,也有两窟和三窟相连,内壁均抹草泥,现仍依稀可见彩色壁画。

河西主体建筑残高15米,墙厚1米,分前后两室,以甬道相连,主室居后,东西深8.3米,南北阔8.7米,顶为穹隆形,内残存一坐佛,高8.2米,前室东西深9.8米,南北阔11.6米。坐佛后墙的南面有一小型穹隆顶建筑,顶已坍塌,通高3.5米,长3.1米,宽2.81米,墙厚0.60米,三面壁上均有小佛龛,旁边原有壁画,其周围还有房屋遗迹11间,残墙最高处为3.5米,墙厚0.45~3.5米。另外还有一直径为3米的中心柱式洞窟。

距此主体建筑南行百米有一佛塔残迹,上小下大,残高4.5米,长3.4米,宽2米,内为穹隆顶,高2.7米。塔外尚残存一方形土墩,长2.2米,高2.5米。

距主体建筑北部亦有一组石窟,其中在一单窟的甬道中,发现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壁画,白底红绿彩,因年代久远已氧化成暗红色,图案系小千佛,佛光已成为黑色。

此处佛教圣地规模较大,据唐代史籍记载,唐代伊州下辖的纳职县(今拉不却克古城)正北20公里的地方有一所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似指此处。公元14~15世纪,伊斯兰教传人哈密后,该寺院逐渐废弃。
 

十七、哈密甲朗聚龙佛寺


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约300米,东北距央打克佛寺约1公里,东南距拉不却克古城400米,地处白杨河西岸的黄土丘地,是一处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寺院遗址。东经92°54’26″,北纬42°56’37″,海拔664米。现为哈密市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现存两处建筑遗迹,因通往四堡的便道从遗址中穿过,故将其分成东西两部分,其构筑形式与央打克、库木吐鲁佛寺大体相同。也是由下部的土墩基座和上部的土坯建筑组成。

路东部分:土墩基座是长方形,南北长17.3米,东西宽12米,高3米,南部有长2米,宽1.5米的斜坡,上部佛寺有前后二室,南北排列,中间以甬道相连,四周设回廊,宽近2米,主室居北,南北深2.5米,东西宽2米,前室破损严重,仅剩部分东墙和西北墙角。从残墙及基垣观察,前室设有三门,东西两门通回廊,南部一门正对基座南端的斜坡台阶,可能为正门。前后室均以草泥抹墙,内壁涂浆并绘有壁画,但壁画内容因墙皮剥落严重,已无法辨识。

路西部分:土墩基座呈方形,南北长8.7米,东西宽8.1米,高3米,上部的佛寺建筑仅剩东北角的少许残墙。

在遗址周围采集有陶片和一枚唐“开元通宝”钱币,陶片均为夹砂灰陶,胎体厚重,器形为贮藏器,与邻近古城中的部分器物基本相同。
 

十八、哈密托玛佛寺


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约5.5公里的白杨河东侧台地上,是一处唐代佛教寺院遗址。东经92°56’22″,北纬42°59’16″。海拔699米,现为哈密市文物保护单位。

佛寺分别建在南北排列的四座红色土山丘上,均系土坯结构,有些在土坯间夹筑麦草、树枝等。除一座建筑保存较好外,其余三座主体结构已不存在。保存较好者为从北向南顺序之第三座,修筑在一高约3米的土丘上,整个外观因风雨侵蚀极不规则。现墙残高3.7米,厚约7米,门向东南开且较低矮。内呈长方形,南北长2米,东西宽1米。穹隆顶,高3.5米,为一小型禅室,墙壁表面用草泥抹平,然后又以红颜料绘画。因墙皮剥落严重,壁画内容已不可辨。第四座外观为四方柱形,四壁中部均有龛、弓形顶,龛表面以草泥抹平,为中心柱建筑,是专供僧徒作功用的佛寺。
 

十九、哈密央打克佛寺


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约1.3公里,西北距库木吐鲁佛寺约700米。地处白杨河东岸平坦地带。是一处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小型寺院遗址。东经92°55’10″,北纬42°56’51″,海拔664米。现为哈密市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系土坯垒砌,建筑形式与库木吐鲁佛寺相似,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东西9.5米、南北13米,高近3米的土墩基座,上部为两间南北相连的房屋,墙残高4米左右。在北间墙外又筑有一墙,南间北墙中部现尚有高2.7米,宽1米的佛龛存在。在其附近还采集到少许陶片,均为夹粗砂灰陶。

二十、哈密库木吐鲁佛寺


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约2公里,地处白杨河西岸较为平坦的戈壁滩上。是一处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小型寺院遗址,东经92°55’22″,北纬42°57’19″,海拔664米,现为哈密市文物保护单位。

佛寺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夯筑成南北7.4米,东西6.3米,高2.1米的土墩基底,基座之上偏西1.5米为主体建筑,外观为上小下大的四棱台状。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3.8米,东西宽3.6米,残高3.9米。门向东开,残高1米,宽70厘米,墙厚70厘米,内呈方形,边长2.1米,西壁有小龛2个,内壁以草泥抹墙涂浆,并绘有壁画,内容已辨认不清。在附近曾采集到一些夹粗砂灰陶片,胎厚重,似为大型贮藏器残片。

二十一、哈密恰普佛教禅室

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北4.5公里,地处白杨河西岸台地上,是一座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禅房遗址。东经92°55’42″,北纬42°58’47″,海拔678米。现为哈密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系平地起建,土坯构筑。平面是正方形,边长2.9米,高2.2米,墙壁厚0.55米。穹隆形,门向东南开,内壁以草泥抹墙,白灰粉底,并绘满小千佛像。壁画绘制以线描为主,具有高昌回鹘时期的佛教艺术特点。

二十二、北庭高昌回鹘大佛寺遗址


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乡北庭故城西700米处,俗称:“大墩”,也称:“北庭西寺”或“北庭西大寺”,是北庭故城附属建筑之一。东经89°11’31″,北纬44°5’53″。其建造和使用时代大致在10世纪中期至13世纪中期左右(960~1270)即相当于宋初至元初。最终毁弃不晚于公元1383年。其保护级别与北庭故城一样,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佛寺是高昌回鹘王国在其陪都北庭建造的王家寺院。因此,其兴建必然与高昌回鹘佛教发展史密切相关。据史籍记载,回鹘在漠北时期信奉摩尼教。公元840年,从漠北西迁至北庭城,大约在公元9世纪50、60年代又以北庭为基地进据高昌(今吐鲁番境内)建立高昌回鹘王国,遂以摩尼教为国教。公元10世纪初以后才改信佛教。1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或改建旧唐寺和摩尼教寺

院,或大规模兴建新佛寺。公元928年王延德到北庭城拜见高昌王,特别提到游览了北庭著名的唐代佛寺,即建造于唐贞观十四年(640)的“应运大宁寺”。元代长春真人邱处机到中亚觐见成吉思汗,路过北庭城时见到唐中宗景龙三年( 709),颂扬大都护杨何之德政的石碑,上日“有德政,诸夷心服,惠及后人,于今赖之,故立有龙兴、西寺二石,刻载功德,焕然可观,寺有佛书一藏。”这说明自唐以来,北庭不仅是东部天山北麓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中心,而且也是佛教中心。这座佛寺也可能是在旧唐寺的基础上改建或复建的。

关于佛寺的废弃,遗址本身提供了一些较重要的现象。如正殿顶部堆积、南部礼殿、库房和庭院中普遍发现大片的火烧痕迹;S103殿内塑像、台座和南壁被砸毁,均表明佛寺废弃时间必与当地大的社会动乱或变革有关。据史籍记载,1209年高昌回鹘臣服于蒙古,1251年发生高昌回鹘萨伦的斤为北庭的伊斯兰教徒诬陷被蒙哥汗处死的事件,1269年爆发了海都叛乱,并围攻北庭城,使北庭城附近地区遭到了严重破坏的重大事件。此役之后,元朝直接控制了北庭。1283年元朝在北庭置宣慰司,同年高昌回鹘王室被迫东迁甘肃永昌。这座佛寺的地位一落千丈。元末北庭成为察合台汗国的东部中心。1383年,第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汗秃黑鲁帖木儿之子黑的儿火者继任为别失八里察合台汗,对高昌进行“圣战”,并强迫其皈依伊斯兰教。因此,从以上事件和遗址的破坏程度看,其彻底被毁当在1383年及其以前。

佛寺整体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北残长70.50米,东西宽约43.80米。地面以下是夯土台基,地面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整个遗址可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面是残高约0.2~4米的庭院、配殿、僧房、库房等建筑群;北部是残高约14.30米的正殿,正殿之北、东、西三面外侧各有上下两层洞窟。

北部的正殿和洞龛建筑,外观略呈方塔形,南北长45.80米、东西宽43.80米、残高14.30米。该建筑群是由正殿、洞龛和踏道三部分构成。正殿位于塔式建筑中部,只清理出轮廓后又回填。正殿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5米、东西宽11米。殿门开在南壁正中,南有斜坡式踏道与庭院相接。踏道南北长12米、东西宽2.10米。殿内北壁有一尊大型塑像,胸部以上已毁。塑像外露部分胸部残径5.50米,右臂径2.20米。在正殿外侧东、西、北三面各残存上下两层洞龛,下层每面有八个毗连的洞龛,上层每面有七个。南面下层与配殿、庭院连接;上层残存两个洞龛,分别位于正殿踏道之东、西两侧。东面洞龛经正式发掘,下层洞龛从南向北编号为E101~108;上层洞龛从南向北编号为E201-207。其他三面只大致清理出上层洞龛及下层部分洞龛的轮廓。此外正殿外侧三面洞龛上下之间各有一层空洞,每面八个,位置均在下层洞龛龛顶之上。在东、西两面上层洞龛南端,均有与下层地面相连接的踏道。
 

南部配殿建筑群,总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3.80米,南北残宽24.70米。北面遗迹较高,最高处残高约5米;南面遗迹较低,最低处仅0.10米。该建筑群是由庭院、平台、八座配殿、四座库房、五座僧房五部分构成;并以庭院、平台为中轴线,分成东西对称排列的两部分。中轴线的西面依次编号S101-103、S112-117;中轴线的东面依次编号是S104-111。

这种佛寺平面配置形制,在新疆地区至今尚未发现与之完全相同的例证。但与该遗址总体配置大致相似,局部形制相近的,如与其正殿总体布局相似的是高昌古城东南角回鹘时期的佛寺遗址,都属于前殿后塔式的配置形式。从局部看,高昌古城东部唐到回鹘时期的佛塔,其外观和形制几乎与北庭高昌回鹘佛寺正殿建筑群完全相同,也证明北庭佛寺正殿外洞龛原应为三层。北庭佛寺南部配殿建筑群,是一组庭院式建筑,这种形制佛寺主要流行于库车和吐鲁番地区(包括古代整个西域北道)。

库车地区的庭院式佛寺,无明显中轴线。吐鲁番地区的庭院式佛寺,到唐末宋初才逐渐出现较清楚的中轴线和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制。北庭佛寺与之相比,中轴线和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制更加清楚。总之,北庭高昌回鹘佛寺的总体平面配置,殿窟形制及塑像和壁画之技法、风格、题材、配列位置等方面都与吐鲁番地区高昌回鹘时期的佛教遗迹相似,特别是与代表高昌回鹘佛教盛况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更为接近。可以说北庭高昌回鹘佛寺与柏孜克里石窟寺犹如孪生姐妹,在天山南北大放异彩,将人们引入高昌回鹘高度发达的佛教文化艺术的盛境。

遗址内的主要遗迹除上述各类建筑外,还有正殿东面洞龛中的台座、塑像和壁画;南部配殿中的佛坛、台座、塑像和壁画。主要遗物有各类木构件、残陶器、陶片、瓷片、玉器、铜饰、鎏金铜狮、铜钱等。

塑像一般是用木头或芦苇束把作骨架,用粗草泥堆塑形体,外面光压薄层细泥或麻筋泥,表面刷白粉或细黄泥。除少数外,大部分都敷彩妆銮。塑像有佛、菩萨、罗汉、天王、狮子等。南面各配殿塑像较多,东面洞龛塑像数量较少。配殿除一卧佛完好外,余皆残毁严重;洞龛佛像均结跏跌坐,头部或胸腹以上多残毁。菩萨像上身也都残毁,或立或坐,大多数为交脚坐像,少数也有半跏跌坐像和立像。佛与菩萨塑像后多有背光和桃形或圆形项光,有的涂有彩色光轮。罗汉像均光头、结跏跌坐,作肃穆禅定状,有圆形项光和回鹘文题名。天王像昂眉立目,铠装依壁而立。狮子像残毁严重。

壁画一般是以淡墨线起稿,浓墨或土红线定线;线条以铁线描为主,间用游丝描和兰叶描;敷色以平涂为主,也间用勾填法和渲染法;色调以红、赭、黄等色为主,蓝、绿、黑、白等色为辅,人物的颜面、颈胸、手足等外露部位多敷肉红色“相粉”。配殿壁画场面较大,内容丰富,主要有经变画、供养画、供养菩萨和比丘、供养人等;还有护法擎龙幡图、婆罗门击鼓图、宝藏宝幢图、马头观音像、千佛像及各种供养人物等。最突出的是S105殿西壁分舍利图中北侧的诸王行进图,堪称是整个现有出土壁画中的瑰宝。洞龛中的壁画比较单纯,基本上都是供养菩萨和护法及千佛像;菩萨和护法像均绘于南北两壁,千佛像均绘于顶部;其他还有鹿苑说法图、剃度图、马头观音菩萨等。现存最好的壁画是E204龛南壁的大型经变画,画面系一座天宫图,上下分四层,上下及东西边缘残毁,画面残高1.45米,东西残长1.25米,下缘距地面0.65米。

在南面配殿和东面洞窟中,多发现有回鹘文和汉文题记,以回鹘文占绝大多数,均墨书,或写于壁画之中,或写于塑像之侧,或书于未作壁画的墙面和台座上。文字少则一、二行,多则可达数十行,但大部分字迹漫漶,释读困难,汉文仅存个别残字和杂迹而已,在现存所有回鹘文题记和回鹘装束的供养人中,有两处特别珍贵,在回鹘贵族供养人像旁用回鹘文明确标为“神圣的亦都护之像”和“长史”、“公主”之像,一处位于正殿踏道口,在一块较大的壁画残块上绘有回鹘王供养像及诸供养菩萨像。回鹘王头戴贴金桃形高冠,内绘红线圆圈纹。除面部敷肉色“相粉”,其余服装均贴金粉。回鹘文题记为“此为象日月神一样的……持有国家的……阿尔斯兰(狮子)毗加(睿智的)神圣亦都护之像”。一处位于S105殿西壁,上绘分舍利图,其中包括诸王行进图、攻城图和供养人及回鹘文题记。男供养人像题名:“这是合×××长史巴尔楚克•托呼邻之像”,女供养人像题名:“这是依婷盖赤公主之像”。“亦都护”即回鹘国王之号。据此,该寺庙应是高昌回鹘的王室寺院,而非一般的佛教建筑。

197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到北庭故城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在故城外之西发现了这处高昌回鹘时期的佛教寺庙遗址,在调查的基础上,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第一次在1979年7月中旬到10月底,主要发掘了遗址北部正殿东面的上、下两层洞龛和正殿南面的五座配殿。第二次在1980年7月中旬到9月底,继续发掘了南部配殿建筑群中的庭院,平台、库房、僧房和小型配殿。此外,还简单清理了S106殿的门址,找出了正殿及其西、南和北面洞龛的轮廓,基本上搞清了整个寺庙遗址的布局和结构。

二十三、巴楚图木秀克佛寺遗址

位于巴楚县兵团51团1营英买里村西北3公里。东经79°02’06″,北纬39°57’47″。时代:唐宋时期。
 

1999年10月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教授曾到喀什地区调查,在巴楚对图木舒克佛教遗址进行了考察。黄文弼当时踏查时记有:路南(指图木舒克)为古寺庙遗址,分布在路南东西两山头,在路东南山上有废寺一排,中间有废塔,有台阶三层。在废塔东南山脚下有古僧坟。在路西南山,亦有南北行废寺遗址,黄老曾在遗址上采集和发掘到婆罗谜文书残块,白绢,彩绘陶罐,泥塑佛像头,铜钱等物。

1990年文物普查时,在遗址上的所见和黄老调查时大致相同,基本均为废寺房屋遗址,比较集中分布在三处;其最西侧有22间房屋,尚能看出一排房子呈东西向排列,房屋大小不一,其中有一间房屋南北长5.7米,东西宽5.35米、残高1.5米。房屋为土坯筑成,外敷草拌泥。在这群房屋中间,残存一用土坯筑成的土台子,因残,其用途不详。这群房屋面积100×100平方米。

这组房屋的东侧20米左右,有一间房子,东西9.4米、南北7.75米、墙厚0.60米,门朝南开,也为土坯筑成,墙外敷石膏,石膏上涂有红颜色,由于残,图案不明。

遗址的最东面也有一片房屋,大小约14间,房屋群中比较明显有一土块垒成的建筑,残呈方墩状,东西10.4米、南北18.4米、高约2.7米,在方墩的东及北有墙及相连的房屋,在其西侧有阶梯,计6级,阶梯宽约2.15米,最高约1.1米。在方墩上残留有草拌泥、石灰等物,从这个方墩的规模及布局来看,可能是一大殿。

在遗址上采集到的陶片大多数为红陶,有夹细砂陶,也有泥质陶,基本手制,有的口沿部分有轮制痕迹。口沿有直口和平沿方唇两种,有压印成窝状的附加堆纹。

二十四、巴楚克克勒玛佛寺遗址


位于巴楚县兵团51团1连西北约3公里的包拉希塔格的南端,遗址建在石质较硬的山体之上。东经79°4’2″,北纬39°55’19″。时代:唐一宋。

遗址沿山体的北高南低之地势而建,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山的东西两侧,现遗址南部的遗迹已基本无存,在北部尚可看见断续的房屋遗存,房屋有单间,双间,有的尚在一侧留有围墙。在遗址上可采集到陶片,大部分为泥质陶,陶色有红及赭色,手制,器形已不清。

二十五、巴楚脱库孜萨来佛寺遗址


位于巴楚县脱库孜萨来村西约600米处,在脱库孜萨来山南部山脚下及坡地上。东经79°1’48″,北纬39°58’44″,时代:唐一宋。

遗址分布在南坡地势比较平坦之上,现有大约30余间土块垒砌的房屋,有的房屋存有墙基,遗址中房墙均敷草拌泥,有的墙皮上残留有黄或白色涂料。据当地文管部门人员介绍,本世纪初曾有外国人在此拿走过佛像头,现在遗址上还不断有泥塑佛像残片出土。

 

二十六、伽师卡玛洞佛寺遗址


位于伽师县喀勒乎其农场东北3.8公里。东经76°40’~76°41’,北纬39°33’~39°34’。

时代:唐宋。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点系1990年文物普查中发现并确认。

遗址坍塌得很厉害,现平面呈圆形,直径12米、残高4米。为夯土筑成。从残存现状分析可能是座佛塔。在塔周围所分布的陶片面积达5万平方米。

采集陶片有夹砂褐红陶和泥质褐红陶两种,后者有的上黄色陶衣,可辨器形有敛口鋬耳罐、喇叭口方唇细颈罐等。

遗址处喀拉乎其比纳木垄沙地边缘,东临古河道。在其周围还有喀拉乎其遗址、阿勒吐尼墩遗址等。

 

二十七、伽师喀勒呼其佛塔

位于伽师县喀勒乎其农场场部北4.6公里。东经76°56’01″~76°56′ 02″,北纬39°30’03″~39°30’04″,时代:唐。佛塔系1990年文物普查首次发现。
 

佛塔坐落在喀勒呼其遗址附近,下基为正方形,底边长、宽各为7.3米,残高5米,有三层台,每层台高1~1.2米,上有圆柱状塔身,塔外敷着草拌泥。

二十八、皮山杜瓦佛寺


位于皮山县杜瓦乡克孜勒堆村南侧。南北朝一唐代。地处杜瓦乡政府驻地北8.5公里 的克孜勒堆村旁的红砂岩山上。山丘下即为农田、民居、道路等。遗址面积100余平方米,山丘的山脊很窄,宽度不过5米。遗址东南侧有一挖出的坑,坑内有石膏饰件的残片,采集 到一批残损的石膏花纹图案范,有一件精致佛头陶范,周围有堆积物,厚约0.5米左右。

二十九、皮山布特列克佛寺遗址

布特列克佛寺遗址,位于皮山县城东藏桂乡北约7公里的沙漠边缘,遍地散布着陶片、饰件、雕塑残块等,其中有佛、菩萨等的及饰、佛寺的建筑装饰等。有的学者认为,这里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勃伽夷城。民间传说:于阗建国后,扩张疆域,王率兵攻打迦湿弥罗,一场厮杀即将爆发。一位阿罗汉向王讲述了他曾在迦湿弥罗做沙弥时的情况,并以其袈裟示之。王即悔悟,即刻退兵,并“环建伽蓝”,供养从迦湿弥罗移来的佛像,舍其宝冠戴佛头上。和阗文管所在这里采集到一些佛教遗物,有些是用模具塑制而成的。

这里发现有三处佛寺遗址,可见有千佛、交脚弥勒、动物画、供养人等壁画,出土了一批泥塑像残块。这里出土的立佛像的身躯部分,袈裟上的褶襞条条凸起,并随身旋转,透过袈裟显出宽肩,细腰,两腿修长的优美体型。另发现的影塑天人,红色天衣在蓝色背景的衬托下色泽显得鲜艳。这两件泥塑都具有马图拉艺术风格。

有座佛殿的隔墙较薄,正面(内殿)泥塑大型立佛像,背面,即行道的侧壁,彩绘禅定千佛像。

1990年10月自治区和田文物普查队到和田地区开展文物普查,发表报告称:布特勒克遗址,面积1平方公里,文化层厚达0.2米,夹杂着陶片、石膏佛像残件,遗址北部有4处废弃的窑址,遗址上还出土“五铢”钱币和唐“开元通宝”。

三十、莫尔佛塔

位于喀什地区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开普台尔哈纳村。东经76°14’52″,北纬39°36’55″。

时代:唐。1999年10月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在遗址上现仅存两座佛塔,东南面的塔,为方座,圆顶,柱形腰,基座宽长各12.3米,高7米,为4层阶梯状,逐层递缩,塔身上部为半球形塔顶,塔总高约14米,塔是用土坯砌成,中心空,外敷草拌泥。另一座塔为覆斗形,实心,底大顶小,底边长25米、宽23.6米,顶部边长14.2米、宽12.5米、塔高14米。在塔身北面和西面有佛龛痕迹。

塔的附近有建筑遗迹,因颓,已无法辨认原形。有学者认为,莫尔佛塔原为一座寺院,且建有殿堂屋宇,佛塔只是寺院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十一、疏附托库孜卡孜那克寺院遗址

位于疏附县乌帕尔乡西北3.2公里。东经75°30’~75°31’,北纬39°19’。时代:南北朝。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在七十年代发现,处在艾孜热提毛拉塔格山东部山腰至山坡一带,面积约23平方米。在山腰是以片石构筑的寺院房屋,房屋分布为一组组互不相连,由于坍塌和人为破坏,寺院布局已不清楚。山坡上有以石膏抹面的居住面,面积约2500平方米,居住面厚7~8厘米,为较大建筑的地面。

在遗址地上发现有贝叶梵文经,采集到一个小陶杯,斜沿广口,小平底,手制,泥质红陶,外敷紫红色陶衣。还采集到一些陶片,其中有一块泥质黄色陶片上刻有联珠纹圈内塑戴冠人首像,制作非常精致。

三十二、于阒克里雅喀拉墩佛寺遗址

位于于田县大河沿政府驻地西北,直线距离24公里沙漠腹地。东经81°50’02″,北纬38°32’32″,海拔1150米。时代:汉一南北朝。

遗址以喀拉墩城堡为中心,城堡呈正方形,城堡中有民居、寺庙、佛塔。中法克里雅河考察队曾对佛寺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城堡遗址地表散布有夹砂红、灰陶片、残木器、石磨残片、玻璃残片和钱币等,考察队还曾采集到写有古于阗文的木板,佛寺遗址中心,还出土了10余平方米的壁画。
 

三十三、于阗长孜纳克佛寺


长孜纳克佛寺(也写作喀孜勒克佛寺),位于于田县羊场南约5公里处。东经81°18’20″,北纬36°54’51″,海拔高度1410米。面积约100平方米。时代:南北朝。

佛寺遗址地处羊场场部南5公里一条干河床的西岸之上,地表已沙化严重,沙丘和红柳包很高大,且密集,佛寺就掩埋在沙丘之下。遗址四周有稀疏的耐旱植被。

佛寺为木框架式结构建筑,呈“回”字形,门向南开,开口西侧有一枯死的干树桩,寺庙平面为回廊,共有两道回廊,正中有一土台座为正方形,从门口进入寺庙的前厅,东、西两侧各有三个大型的莲花座,座有交脚座的佛像残躯。在回廊的两侧壁上还绘有壁画。1983年底到1984年初新疆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清理,出土了一些文物标本,资料还未刊布。

三十四、和阗牛头山佛教圣地

牛头山是佛教圣地,佛经上有所描述。它位于和阗市西南喀拉喀什河畔的库马尔山上,崖间有两层石室,峭壁上现存佛教寺院遗迹;山崖下方凿出10多个禅窟。依山面水,排列有序。现已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三十五、和阗布盖乌衣里克佛寺遗址


布盖布衣里克佛寺遗址,位于和阗县城北色格孜库勒乡东的沙漠中,东经79°57’46″,北纬37°25’08″,海拔1296米。时代:唐。

遗址地表散布着石膏模制残件和建筑构件,采集有影塑飞天等。殿堂内保存高1米以上的墙壁上描绘着与真人等高的大型立佛像。其中的一身佛像,现仅存小腿和脚。佛身着袈裟,两脚分别踏在两朵莲花上,下方跪着合掌致敬的女性1人。身穿紧袖,束腰上衣,接百褶裙,外著披风,是研究于阗服饰的珍贵资料。画面以墨线打底,用深红色细线勾勒莲蓬、佛脚、女供养者的轮廓和衣纹。线条遒劲有力,粗细相当,如“屈铁盘丝”,是于阗尉迟画派画风的体现。

三十六、策勒达玛沟乌宗塔提佛教遗址


乌宗塔提遗址位于策勒县达玛沟乡北19.1公里处。面积约30平方公里。时代:汉至元。地处策勒县达玛沟乡北沙漠的边缘地区,由南向北为有植被的沙土荒漠,渐入纵深地带即为半固定沙丘的沙漠,其西有废于清代的老达玛沟遗址。

该地域南北约长10公里,东西宽度在1~2公里之间,所见遗址由南向北大体上可分为七个群体,前三处当地人称为特特格拉木。第一处有一东西长43米,南北宽38米的方形院址。第四处称为卡勒玛克苏喀西康,该地陶片和玻璃片甚多;第五处无名;第六处为平面呈菱形的多角佛塔;第七处为同样形制的佛塔,地名为尕孜亚依昂。在沿途可以不断地看到房屋废墟,残破严重,文化层最厚处可达0.5米,内夹有灰烬土、陶片等。房屋为土木结构,墙为篱笆抹泥墙,有的墙柱,门框尚存。

1990年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和田普查队曾对该地进行过调查。

佛塔位于策勒县达玛沟乡良种场北18公里处。时代:唐。

佛塔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半固定沙丘低地,佛塔处于一沙丘旁,周围沙丘间洼地有遗物、遗迹散布。佛塔用不规则的淤泥砌筑,工艺粗糙,佛塔平面呈菱形,残高2.7米,底径3.5米,顶径1.5米。塔身外壁涂抹草拌泥。

三十七、洛浦热瓦克佛寺遗址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洛浦县吉亚乡北沙漠之中,吉亚乡政府驻地东北直线距离30余里处。东经80°12’13″,北纬37°23’13″,海拔高度1293米。面积约2300平方米。时代:南北朝一唐。区级保护单位。

遗址地处沙漠之中,四周均为沙丘,佛寺被沙丘包围,局部被沙子掩埋。

佛寺是一组由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由略呈正方形的院墙,和寺院正中的圆塔和外面的庙宇组成。寺、塔大致坐南朝北,南墙中部原为寺院的门,东、西院墙长45.5米,南、北长49.5米,残高3米左右,土坯砌筑。院墙内外均有大小不等的贴壁泥塑佛像和彩绘壁画。今多残毁。东墙外的小庙已毁。佛塔残高8米,分三级,顶部直径9.60米,塔基略呈“十”字形,向四面延伸出有台阶。寺院内外散布着红、灰陶片及带釉的陶片,曾发现有剪轮“五铢”铜钱等。

调查过热瓦克佛寺遗址的中外学者甚多,有黄文弼,李遇春及国内的科研人员,国外主要的是英籍匈牙利人A,斯坦因。1990年自治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和田队曾调查了该寺院遗址。

三十八、策勒丹丹乌里克佛寺

位于策勒县达玛沟乡北90公里的沙漠中,时代:唐。

佛寺平面呈“回”形,中央土台塑有佛像,土台四周有回廊,在回廊的墙壁上绘有壁画,壁画中绘有佛、菩萨、小千佛、供养人、动物等,以及有婆罗谜文题记。从佛像和壁画的内容来看当时居住在此的居民是信奉大乘教。

解放前,英国人斯坦因曾来此盗掘,带走了许多珍贵文物,有佛教塑像、木版画及唐代的汉文文书等。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蝉友圈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圣地 佛旅领队 佛教导游
广州蝉友圈国际旅行社(佛旅网www.china84000.com)是蝉友圈旗下企业,创建于2007年元月,是中国第一家专业佛教文化旅行机构,也是目前华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佛教文化旅游单位,历十五年时间探索出了融素食、观光、朝圣、游学为一体的的新型佛旅模式,已开拓印度、尼泊尔、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日本,以及境内五台山、普陀山、终南山、新疆、西藏等佛旅专线产品,影响遍及两岸四地以及东南亚、北美、澳洲、欧洲等地。
团队成员:全部为佛教居士、素食主义者
企业追求:禅游天下,知了人生
产品特色:观光,朝圣、体验,共修
领队承诺:1、无诱导性购物;2、不增加自费景点;3、不从佛事中赚钱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