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大乘养生治病秘法(3)
发布时间:2012/08/29 佛教养生 标签:藏密大乘养生治病秘法浏览次数:1682
随呼吸念,有随吸气念,随呼气念,呼吸皆念三种。
随吸气念,吸气时念咒,呼气不念,这一法主要训练固摄。
随呼气念,呼气念咒,吸气不念,此法对用咒发功意义重大。
呼吸皆念,适合较短的单纯咒、复合咒,吸气念一声,呼气也念一声。
3)随呼吸念身体自动念
念咒欲产生强大的功能,短期内达到如脱胎换骨的效果,必须在随呼吸的基础上主动采取闭气心念的方法。
闭气念:初学者在一两天以内经过随呼吸念后,在默念中吸一口气,意想将真言功能摄入,然后心里默想此咒在有关部位发出强度适宜的振动声,屏住呼吸,勿使漏气。如慢慢漏泄鼻息,要待机迅速吸满,紧紧憋住,一般要配合提肛。等憋得实在不能再忍,也须徐徐吐气,然后调整呼吸,又如前法,一般以身上出微汗为度。
此法3~7次后,身体自然百脉通畅,诸关开启,所有部位都大幅度地自动念咒。随着念咒,小腹等部自动起伏,出现胎息——这是身体自动大练功的反应。胎息部位,不限于小腹,海底轮、心轮、顶轮、两手劳宫、两脚涌泉、前额梵穴等,都可能出现大起大伏的胎息。
胎息的出现,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自然地取代肺呼吸,使修法者心脏、肺的负荷降低,睡觉时也难以出现明显的鼻息。
(2)周身诸穴异常活跃,生理功能增强,出现硬气功现象。
(3)出现咒我两忘的禅定效应,不知不觉进入空寂的境地。
(4)给自己和他人治病健身的功能大大加深,效果显著,为平常功效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5)得到丰富而强大的功能,使身体能场更为敏感,凡遇周围环境,诸信息杂乱,自己下意识中就会念咒予以调谐。
(6)增强自我控制力,使肺气、心血、人体能场分别得到加强和统一的运作。
(7)使胸以下浊气从脚下、肛门排除,不致上窜,故能迅速恢复与增加体力,使头脑清醒。
5.机体反应与念咒的原则
练真言功与我们所介绍的其他功法一样,应当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每个人健康状况,各部分功能状态,都有自己的特点,所谓慧根有高低之分,体质有强弱之别,从选法入门到练功,不可强求。经验显示:有的人学习密法,两天出胎息,第一天就开天目;有的人胎息不生,天目终身不开。有的人学两三天就能用咒语和点穴发功给人治病,有的人则成就很晚。有的人疾病尽管严重,却消除得极快,有的人却收效缓慢得多。成就快的宜把握住每个环节,快马加鞭。成就慢的,不要超负荷地训练,因为练功本身需要消耗一部分体能,不要拔苗助长,所谓“欲速则不达”。
怎样叫做“量力”,量力就是衡量自我之能力、体能、智能、身体综合状况。自己练功,既不要向低标准看齐,也不要向高标准看齐,要向自己看齐。今天能练多久,就练多久,能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效果以后不能再推进了,就不要急躁冒进,但尚有力更进一步,也不要坐失良机。
循序渐进有几层意思:依法渐进,依身体功能的基础渐进,依环境变化渐进。
依法渐进:我们所列之法,本身是一个渐进法。从单纯咒到复合咒,从自力咒到他力咒,都体现了藏密重基础、重实证的原则。把体现元音、元光、混元气的嗡字诀放在最前面,就是重根本的反映。
渐进法则,也并非每个人必须千篇一律,有的法可以不修,列在后面的可以先修,这一点与上面的要求并不矛盾,这是体现依身体功能渐进的原则。
我们所列之法虽不敢称包罗万象,但也尽可能地照顾到从入门到获得大圆满成就的各种需求,举凡强身治病、开慧,各个阶段的加持,各种功能的开发,也算是弘法无量。一个人即使活一千岁,也未必能尽证各法之要旨。人只能在自身环境(社会、自然环境)变化中,因有所需而选择必要之法修证。例如你的某个亲人患了什么疾病,你就临时修此对治法,只要基础在,随修随用,随用随灵,要不然很难有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2)饱和训练,勇猛精进
饱和,就是要练够、练好,正如吃饭、饮水要求饱满一样。一天至少应坚持一遍饱和训练。
饱和训练有几大特征:(1)一般时间在一小时以上。(2)所有练功的酸、麻、胀痛、凉热、沉浮、大小、轻重、空感全部消失。(3)无法再坚持训练,双手合拢,自动收功,向四方行礼,离开练功地点。
以上特征的密旨在于:
(1)人的气脉,一般每两小时有一个小周期,由丹田发出,循行两小时后又归于丹田。故此实际炼就的功能收入体内,算是一个小结。
(2)上述各种体感,前面六种,属于排病,通经络,攻病灶。后七种感觉,是生命能场和宇宙自然交融的反应。排病,则求通外,不通外不能收功,不然,真气带着病气收功后在体内循行,是很难受的。与自然能交融,就有功能发放出去,而收不回来,修炼反而有损身心。
双手合拢(甚至双脚合拢),合掌,反映出内部诸脉轮经穴已循行完毕,阴阳交合,外部功能已经收回。密宗练功有四方护法,许多人不知不觉地给四方行礼,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觉悟到这一点。
修密法,无论任何密法,都要勇猛精进。头一天练得怎么样,不要散失,第二天应当把这种感觉练出来,然后再以此作基础,这样进步甚快。例如胎息,两三天即可成就,但如果不采用闭气法这样大练,恐怕一辈子也不能指望出现,精进的妙处如烧开水,接连升火加温,方可成功。不然,烧烧停停,火熄了,水凉了又加上点火,哪怕烧掉一千斤柴,也未必能烧开一斤水。精进又如登山,不能半途而退。每天进进退退,没有突破,每天都只能在原地转悠,只有以所至高度为新的起点,一天天进步,才能到达高峰。
3)养练结合,顺应天然
练就是用体式、手印、持咒依法而练;养就是休息。练功者应照顾工作等其他方面事宜,二者应结合起来。
练功,容易使人体各部位进入一种高效活动状态,有时活跃有加,便产生一种过度兴奋而转入抑制过程,这时便需要静养。静养中,所得的功效往往微妙,不要只强调修练,不注意养。从时间分配来说,三分练,七分养,是行家名训。
养,还包括其他事宜,不能过分强调练功而放弃事业、工作,放弃社会责任、义务。作为一个希望有大成就的人,应在这两者之间有机结合,顺应天然。
上一篇: 摩擦强身法十二则
下一篇: 佛教推拿保健养生——一指禅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