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养生,坐卧有节
起居养生是佛教生活养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起居养生要求人们一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一是讲究科学生活。下面是其基本要求:
(1)睡眠宜早,勿过十时
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2)睡时宜一切不思
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着。
(3)上床睡觉时不宜思考问题
如有思想,切勿在床上辗转反侧,此最耗神,可起坐一时再睡。
(4)午时宜小睡或静坐养神
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
(5)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
居北方宜防寒气,如在粤桂等省,早起防山岚瘴气中毒。食后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日有日的规律,月有月的循环,年有年的往复。生物节律与人的健康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果人的“生物钟”的运转和大自然的节律合拍、和谐、融洽,就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这是起居养生中必须遵循的重要一点。
一女居士向禅师请教:“为何太阳晨升暮落,人有生老病死?”禅师说“运也”,并讲了下面这番道理:公鸡破晓啼鸣,蜘蛛凌晨4点织网,牵牛花凌晨4点开放。海滩上有一种雄性螃蟹,人们称它“提琴蟹”,其颜色,白天变深,晚上变浅。这些奇妙的现象,说明在大自然里,一切大小生物的活动都表现为一定的节律性。
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与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也是息息相关的。人如果违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打破正常的生物节律,就会导致疾病,加速衰老。要想健康长寿,当须依自然规律科学生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