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教养生 > 喜怒哀乐的世界——佛教情绪观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喜怒哀乐的世界——佛教情绪观

发布时间:2015/05/15 佛教养生 标签:佛教情绪观养生和管理情绪浏览次数:2636

  导读: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由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以及各方面的变异,导致人体内酸毒日增,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饮食错误、空气的污染、水质的污染、西药的污染、化学品的污染、情绪的污染几大因素。下文主要佛教的情绪管理去分享佛教养生在“情绪的污染”方面的妙处。文章内容仅供阅览分析。

  一、情绪——苦恼的来源

  蝉友圈·佛旅网讯 什么是情绪?按照通常的理解,情绪与情感密切相关。卡耐基先生引用《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给情绪下的定义是:“情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按照这样的解释,很明显,当我们运用情绪这一词时,它总会有一个含义是指个人的、主观的情感,我们用愉快或不愉快、温和或强烈、短暂或持久来描述它,同时注意,它对我们的行为是妨碍的还是促进的。美国心理学家德弗雷认为情绪是由身体各部位发生变化而带来的有机体的一种复杂状态,在精神上,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和按某种方式去行动的冲动;同时它也包含着生理的和行为的变化。所以,当我们对一种具体的情绪进行语言上的描述和解释,总是用一个具体的实例。

  从佛法来说,对我们心理活动的考察,从《阿含经》、部派佛教到唯识宗都有详细的说明。唯识将人类的心理活动分成“心王”与“心所”。“心王”就是所谓“识”,即认识、分别、了别的意思。

  “心王”——八识是心的主体,作为心的主体,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还有一种与之相应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心所“。佛教把心的主体比喻为主,心理活动比喻为臣,君臣配合才能构成人的认识和行动。比如,我们看见窗外的梧叶飘黄,心中生起种种感慨,那么能够知觉的心即是”心王“,而种种感慨的心念就是”心所“。

  通常唯识宗把我们的心理活动分为五十一种,即是五十一个”心所“。但是按照上面对情绪的定义,我们认为”五遍行“不属于情绪,因为它们属于认知的范畴。在其它的心所中,一些是世间共有的情绪;另外是佛教所特有的情绪,就是在止观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一般没有修禅定的人是很难体验到的。这样,我们把这五十一种”心所“分成两大类:认知心理,即遍行心所与别境心所;情绪心理,即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不定心所。在情绪中,又可以分为世间情绪、止观情绪两种。但是,认知心理却是情绪产生的基础,所以跟情绪也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各种具体情绪,唯识学的”五十一个心所“分析得非常清楚,所以我们将对”五十一个心所“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佛法对情绪的分析,表列如下:

  世间共有的情绪  佛教特有的情绪

  不善

  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小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骄、害、  嫉、悭

  中随烦恼: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善 惭、愧 信、精进、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上面的表中,因为世间人也有惭愧,所以将惭、愧列入世间共有的情绪;而大随烦恼属于在修禅定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障碍情绪,若无修禅定,便很难体会到这些情绪,所以列入佛教特有的情绪。所以,佛教对情绪的分类,不但有与世间共同的部分,也有佛教特有的。这是因为佛法的修行是在对心的内省中,以智慧观照每一念心的生灭,所以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到各种情绪的变化。

  佛教特有的情绪,都是属于佛教徒在其信仰及修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恶劣与优良的情绪。因为一种信仰的选择,就意味要舍弃某些世俗生活,这种舍弃是痛苦的;同时,世俗生活与信仰生活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有时也很难分清,这样增加了超越世俗的困难,这就会在信仰生活中产生一些恶劣的情绪。同时,一种信仰生活,总是有些超越世俗的,具有一种清净、向上提升的特点,所以也就会拥有世俗所未曾有的优良品质。

  二、佛法对情绪形成原因的考察

  对于情绪形成原因,根据现代研究结果,情绪过程、情绪反应是在神经兴奋扩展到控

  制交感神经(调节心脏、呼吸器官、消化、内分泌腺活动)的皮质下中枢时发生。心理学家指出皮质下对情绪过程的作用,皮质下的神经节是重要的无条件反射或饮食、防御、性等本能的中枢,因此它也是动物机体的主要外部活动的最宝贵的那一部分。皮质下对大脑半球皮质有正面的影响,是大脑半球的力量源泉。

  所以情绪反应力的根源是皮质下的活动,情绪的产生是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诸多过程的结果,而大脑皮质保证人的大脑对周围现实(包括整个复杂的社会)精确的、相符的反映形式,因而形成情绪变化的物质基础(人自身在社会生活进程中不断变化)。所以,复杂的情绪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变化的结果和体现。

  《清净道论》中认为有三个原因影响人的贪、嗔、痴三大基本情绪形成:(1)宿作为因,据说因宿业的美好加行与多作净业或从天上死后而生此世者成为贪行者;因宿世多作斩、杀、缚、怨等的行为或从地狱及龙界死后而生此世者成为嗔行者;因宿世多饮酒及缺乏多闻与问究或由畜生界死后而生此界者成痴行者。(2)四界为因,地界和水界二界重的人成为痴行者,火界风界重的成为嗔行者,若一切平等者则成贪行者。(3)病素为因,在诸病素之中,痰增长成贪行者,风增长成痴行者,或者以痰增长为痴行者,风增长为贪行者。

  其实,《清净道论》对人类的情绪形成原因考察是全面细致的,”宿作为因“指出了有些情绪是由过去世的业力及习气影响,”四界为因“与”病素为因“指出人的身体素质与身体状态对情绪的影响,如我国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若在身体强壮时情绪会比较好,如果有病情绪马上就会低落,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同时,《清净道论》还举出二十二根对情绪的影响,二十二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二十二根中,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净色根,能够引发六识,对于了别所缘境有增上的作用。前六根中,眼等五根对于了别色等五境有增上的作用;第六意根,对了别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所缘境有增上作用。而作为情绪来说,虽然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但情绪并不是由客观事物或需要直接、机械地决定的。许多研究表明,产生情绪的根本条件是评价,即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以及各种需要与人发生联系时,人通过认知活动会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和评价(即是了别认识),由此产生各种情绪反应。

  所以,分别或认知过程是产生情绪的基础,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时间、情景等条件下出现,就可能被做出不同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如果进行情绪管理,就要从认知过程着手,它为人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方法。

  对于男女二根,《清净道论》认为女根和男根的作用是”处置男女的形状、相貌、态度及行动的方式“。《俱舍论》指出,之所以分为男女,是因为二者身体形状、声音、作用、爱好有所差别。对于女男二根,根据近代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二根是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由于二根的差别,形成不同的情绪特征,这与现代医学认为二激素会影响人的志趣与情绪是一致的。

  命根的差异表现为个人生命力是否旺盛,生存意志是否顽强,它影响个人的情绪。生命力旺盛的人对生活有坚定的信念,对于生活中的压力有一种顽强的抵抗力,所以在情绪上的表现完全不同于那些胆小怕事的人。

  五受根是苦、乐、忧、喜、舍五种感受,苦、乐、舍是由六根和六尘引起,是六根”接触外境的当时“发生;忧、喜是由意根引起,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五受根能影响个人的情绪特征。

  至于信等五根(信、勤、念、定、慧)与三无漏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是我们凡夫对情绪管理的保证,也是说明圣人的情绪区别于凡夫情绪的标志。如《清净道论》中说”未知当知根的作用,是断除(身见、疑、戒禁取)三结,并使其相应的(心、心所法)趋向于如是的舍断。已知根的作用是减少及舍断欲贪与嗔恚等,并使其俱生的(心、心所法)亦受自己的影响。具知根的作用是舍断一切作用的热望,及使其相应的(心、心所法)趋向于不死(涅盘)。可以看出,三无漏根是我们情绪管理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圣人的完美情绪。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佛法对情绪的分类不但突出世间的共性,也表现出佛教特有的情绪;对情绪形成原因的考察,佛法不仅突出情绪形成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从精神上给予了关注,使我们了解到情绪的形成不仅是一种物质因素,更重要是精神上的因素,这样对进行情绪管理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nextpage]

  三、佛法情绪管理的原则与智慧

  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一个情绪流布的世界,情绪处于社会生活的敏感的前沿阵地;对自身情绪的控制与调节能力,成为衡量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志。所以,现代心理学提出了“情感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新概念,而且认为情感智慧包括五个方面:“情感自觉”、“情感管理”、“将情感导向正途”、“同理心(情感判读能力)”、“融洽的人际关系”。通俗一点说,情感智慧的含义是:(1)了解自己的情感,能立即觉察自己的情感,了解产生情感的原因,明了自己对别人与某些决策的感觉,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2)控制自己的情感,能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与忧郁,也就是能控制刺激情感的根源;(3)激励自己,能够整理情感,让自己朝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4)明察和理解别人的情感,了解别人真正的感受,察觉别人真正的需要,具有同情和理解别人的心理;(5)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协调、引导别人的情感,营造良好的人际互动模式和团结共感的气氛,提升集体精神,使集体生活充满和谐与生机。

  所以,情绪管理不但是对自己的控制与调节,同时意味着在自他互动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但是,不良的、负面的情绪如影随形,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影响着人们,所以如何对治这些负面的情绪如紧张、沮丧、生气、悲伤、恐惧、寂寞、害羞、愤怒、嫉妒、自卑、自傲、冷漠、焦虑、无聊及不确定性等等,这是情绪管理的主要任务。

  美国心理学会提出“心理平衡的10条要诀”:一、对自己不苛求,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二、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三、不要处处与人争斗;四、暂离困境,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五、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适当让步;六、对人表示善意;七、找人倾诉烦恼;八、帮助别人做事;九、适当娱乐;十、荣辱不惊,知足常乐。

  这些情感智慧及心理平衡的方法,与禅修的超越智慧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禅修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宁静的心理,更重要在于通过禅修而获得一种超越的智慧,能够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与困扰,实现自我超越与解脱。

  禅的智慧首先在于破除执着、看破、放下。凡夫之所以迷而不觉,是因为心识的虚妄作用,在不可分别处强作分别,产生能所对立、主客对立。而禅的实践与证悟,无非是超越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直接契入“能所两忘”或“能所一如”。而执着与分别是各种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如嫉妒是因为别人的高大而使自己感到矮小的心理反应,是一种相对比较中的错觉现象;被称为“心灵假象死亡”的冷漠也是由心理挫伤和认知不当而引起的。所以,禅的智慧在于破除我们人类对于事物的一种错误认知,看破事物外在的假象,从而放下事物的执着,而得到自在、快乐,这样自然能够克服一些不好的情绪。

  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自我反省,观照自身,因此采取种种反诘的教学法。所以,在进行情绪管理时,应该学习禅修的观照智慧,进行自我解剖与分析,走出自我的“怪圈”。如恐惧本身是由于生活中不良的经历而引起错误的认知,害羞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败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所以,情绪管理者与心理治疗者应该对这些心理疾病进行分析,反省自己这些精神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暴露与剖析,让患者了解到其实这些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可怕。

  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生活在当下,注重当下的生活,寻找当下的快乐。许多心理疾病都是来自对过去的沉缅及未来的过高期望而产生的,所以情绪管理与心理治疗应该让患者了解到当下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这就是禅修的“正念”。所谓正念,就是要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安住当下,清楚明了自己的身心内部和周遭正在发生的事物之无常无我、互即互入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自己的那种对生命中所存在的美以及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的状态,从而对日常生活中优美宁静的事物保持清醒的觉照,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命中的种种奇迹并与它们融为一体。

  改造世界要从当下实现自己的内心和平开始,禅修与情绪管理都是一样的。禅不仅是战胜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异化、内心分裂和精神颓废的良药,而且能给现代人以生存的勇气,因为禅是真正符合人性的生活之道。所以,我们要以一种禅的超越智慧直面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弱点,摆脱烦恼的纠缠,建设美好的人间净土。

  佛法强调人心本自清净,但是由于烦恼妄念的染污,取相、着相,如云雾障于明净的虚空;如果能于禅的修习中,离一切法相,就顿见心性的本来清净,如云散而虚空明净一般。所以无相不只是离一切相,更是因离相而性体的清净。所以,禅宗讲“见性”,就是开发自性,达到无心无念的境界,彻见到自己本来的心性。但是,佛性是在日常生活中显露出来,无论行住坐卧,只要你“于念无念”、“于相离相”,莫思一切善恶,便佛性具足。

  所以,禅指出了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通过禅的修行把本具于我们内心中的一切创造性与有益的冲动显现出来。禅的生活艺术把储藏于我们内心的所有生命力量进行适当而自然的释放,而这些生命力量在通常的环境之中是被压抑被扭曲的,它们找不到适当的渠道来活动,因此禅的目标就是救我们免于疯狂或残废。所以,禅对于现代人尤其具有精神疗法的治疗效果。

  见性成佛就是显现本具的佛性,佛性就意味着每一个都具有“成佛”的条件,用西方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说法,说明人具有“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的潜在可能。所谓自我实现,即人的潜能的充分实现,按照马斯洛的观点,现代情绪管理学的目标正是培养“自我实现型”的人,认为这是真正健康、高度发展和成熟的人。

  禅与情绪管理在表达“自我实现”上有一定的不同,但是禅宗则与精神分析学的“自我实现”是相同的,弗洛姆将二者的目标概括为“解除压抑”、“自我实现”。因为无意识中蕴含着人的全部潜能,所以只要觉悟到这一点,便意味着觉醒,摆脱幻象、假象、谎言,如实地观照事物。觉醒的人是解脱的人,他的自由不为别人所限制,也不为自己所限制。意识到以往未曾意识之物的过程,构成人的内在革命。正是因为这种真正的觉醒,成为创造性的知性思想与直觉性的直接把握的根源,所以只要通过自觉的努力将无意识中受压抑的创造性潜能释放出来,从而在建设性的方向上去获得个人的自我实现。所以,弗洛姆认为对禅的知识及实践,能够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与技术上产生最为丰富和清楚的影响,可以使精神分析的焦点更为集中,为洞察本性投下新的光辉。

  情绪管理学的表达倾向于具体的、现实的,而禅宗与精神分析学则倾向于抽象,但是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也是我们以禅的超越来阐释情绪管理的基础。

  所以,佛法的情绪管理目标则与现代情绪管理学有共、不共之处。所谓共同地方,就是要求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这是人天乘的教法;但是佛法的修行最高目标则是逆生死流,转迷成悟,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转染成净,这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的教法。所以,佛法的情绪管理是由现实而达到超越,由世间而出世间。所以,佛法的情绪管理学就是佛法中的修行,修行就是要求每一位修行者在世间能健康、快乐生活,在宗教上具有良好的宗教情怀、宗教实践。佛法的修行是以戒、定、慧三学为总纲,戒是作为行为规范的原则,定是稳定情绪的保证,智慧是情绪管理的源泉,所以我们说佛法的情绪管理是以戒、定、慧三学为总原则。(文/果信)

(编辑:蝉友圈•佛旅网 清风)

标签:蝉友 蝉友素猫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文化旅游 佛教朝圣 佛教名山 养生和情绪管理

蝉友素猫 佛旅网www.china84000.com 印度朝圣 印度尼泊尔朝圣 五台山朝圣 峨眉山朝圣 普陀山朝圣 九华山朝圣 终南山朝圣 鸡足山朝圣 南岳衡山朝圣 南华寺云门寺朝圣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