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旅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旅研究 > 池州:处处佛文化 山水都是诗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池州:处处佛文化 山水都是诗

发布时间:2013/03/13 佛旅研究 标签:佛旅前沿浏览次数:2113

    不久前,池州市政协文史委提出应整合池州各种文化资源,培育昭示池州城市性格的大文化,为大旅游发展服务的视点,引起池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池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就该发言做出批示,要求市旅游和文化部门认真研酌该发言,为池州市探索出一条有特色、有生命力、有竞争力的新型旅游发展之路。

    池州有无构成大文化的元素 

池州市政协文史委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所谓大文化,应该是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地域文化的总和,它的内涵和外延涵盖一个地域的方方面面,因而成就这个地域独一无二的特征和性格。就池州市而言,有没有构成大文化的可能?什么能够构成池州市的大文化?他认为,池州的大文化应该由以九华山为代表的佛文化,以秋浦河为代表的诗文化,以池州傩、目连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和崇尚创新、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现代风尚所构成。这样的大文化凸显了池州独一无二的城市性格,也正是池州市旅游吸引力所在。池州市要实现“旅游兴市”,使旅游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就必须整合各种文化元素,构建大文化,打好大文化牌。

然而,这位人士十分惋惜地说,目前池州市的大文化格局还远远没有形成,在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方面,主体性不鲜明,关联性不大,显得独立而零碎。在现代文化的提炼方面,尚处在潜意识状态。在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糅合上,暴露出随意性和思想的苍白。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提升池州市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言,构建池州大文化体系已显得迫在眉睫。

  以“大九华”视角审视佛文化

  构建池州大文化体系首先必须以“大九华”视角审视佛文化。池州学院副教授钱汉东认为,所谓“大九华”视角,是指要以九华山的佛文化涵盖池州境内所有的山水和人文资源。从发展大旅游的角度来讲,池州市必须站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层面,以“大九华”的视角来定位九华山。使游客一踏入池州市境内就有身入九华山的感觉。

  钱汉东说,佛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寺庙文化,历史上,池州境内除九华山之外还有不少寺庙,而且这些寺庙与九华山的寺庙大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考虑在池州的山水间恢复一些曾经较为著名的寺庙。寺庙能够吸引香客,香客无疑也是游客,香客在朝拜寺庙的同时游览池州山水,就是池州旅游的一项收获。在现代人的眼里,寺庙建筑的肃穆恢宏本身就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寺庙文化本身也能吸引大量的游客。还有,佛教文化交流实际上也能带动一部分游客。九华山与韩、日、东南亚等地的佛教文化交流近些年就十分频繁,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游客,促进了境外旅游市场的开发。无论是朝拜文化、寺庙文化,还是佛教文化交流,如果都能纳入“大九华”的范畴去考量,其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山水联动凸显诗文化

  池州被誉为“千载诗人地”,诗文化在池州的源远流长世所共知。李太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在秋浦河发酵千年;金地藏《送童子下山》点化了一座佛山;杜牧之的一曲《清明》迷醉了万朵杏花;吴应簊的就义诗至今在牯牛降山麓回响……还有,陶渊明的田园诗,依旧袅绕在升金湖畔、大历山中、东流塔下。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丁少璠在接受采访时说,池州旅游的一个重点就是诗之旅。近年来池州诗文化虽有所发掘,但还远远不够。清溪河综合治理是对诗文化的一种发掘,杏花村复建也是如此。但这些与池州的诗文化遗存相比,还很微不足道,它们不能全面展示“千载诗人地”的辉煌气象。

  丁教授认为,池州市应该着眼山水联动,让诗文化撒落山山水水间,使诗在山水中,山水有诗魂。可以用《秋浦歌十七首》诗意来重新打造秋浦河等池州境内的河流;可以用金地藏、陶渊明、李白、杜牧等人的诗意,来装点九华山、大历山和牯牛降。名山胜水和名人名诗交相辉映,这样的山水才有内涵,才有看头,才能让人流连忘返,才能使池州“千载诗人地”名副其实。

在丁少璠教授看来,山水联动凸显诗文化,可以做很多文章:定期举办诗文化节是一个选项,譬如九华山诗文化节、杏花村诗文化节、秋浦河诗文化节等等,都不仅能够提升景区的文化含量,也能吸引旅游者。景区景点凸显诗文化,旅游商品上也可以凸显诗文化,导游的培训上也可凸显诗文化。

  追求民俗文化独特性

  池州是民俗文化的沃土,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有京剧鼻祖之称的目连戏,以其独特性成为池州民俗文化的瑰宝。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位多年从事池州民俗文化研究的人士指出,池州市应该把握池州傩、青阳腔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机遇,对民俗文化进行分类挖掘,突出特色,进而形成民俗文化优势。可以将特色傩文化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建立高规格的傩文化研究中心和傩文化馆,使傩戏舞演出常态化,成为景点景区的一个亮点。目连戏曾经在石台县部分地区一度盛行,牯牛降旅游开发中,不应忽视目连戏的价值。池州还有不少徽派古建筑遗存,有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特色古村落,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都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再结合九华山佛教的节日和禁忌,山区人民的婚嫁和生活习俗,与佛文化、诗文化互动,池州的旅游文化含量无疑将极大提升,旅游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行大文化整合势在必行

  采访中,不少关心关注池州文化和旅游的人士均有这样的共识,池州发展大旅游必须以大文化来支撑。无论是佛文化、诗文化,还是民俗文化,各种文化元素之间虽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融入池州独具个性的现代风尚,对诸元素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合,进而提炼出其精髓,激活其灵魂,凸显其文化的差异性,才能真正形成池州独有、世上无二、堪与任何独特文化媲美的大文化。旅游者寻求差异,旅游经营就要利用差异,而独特的文化无法复制,其差异性更无法趋同,整合大文化,打好大文化牌对池州市大旅游发展意义不言而喻。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