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白居易居士(西元772~846年)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白居易居士(西元772~846年)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出身於山西省太原一世儒之家,幼年时才华绝人,文辞富丽,尤精於诗笔。唐贞元十四年(七九八年)擢为进士甲科,宪宗元和年间,官至左拾遗(职掌对皇帝进行规谏,并举荐人员)。为政期间,乐天对於军国大事,敢於直言谏诤,宪宗曾恼怒地骂他「小子」、「无礼」,然而也多听纳接受,视为爱臣。後为当朝宰相所忌,出为江州司马(州守的佐官),继迁苏、杭二州刺史(即州守,一州之最高行政长官),颇有政绩,七十五岁时去世。

乐天早年就开始涉足佛教,「栖心释梵」,与当时许多名僧都有往来。他曾「求心要」於洛阳圣善寺凝公禅师;(《白乐天长庆集》卷三十九)後来又问禅於鸟窠禅师,该禅师因常在松树上筑巢栖修,故名「鸟窠」。据说有一天白居易来到树下拜访禅师,看到禅师坐在高高的树枝上,就问禅师坐在树上,不觉得危险吗?禅师回答说∶「我坐在树上一点不危险,倒是你的处境才危险。」白居易不明白,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不危险?」白居易似略有所悟,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开导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觉得这是三岁小孩也懂得的道理,禅师便说∶「三岁小孩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听後颇以为是,遂作一偈请教禅师∶「特入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禅师也复作一偈相答∶「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意谓人生即是梦境,二者都是一回事。此说令白居易大为折服,遂拜禅师为师。(详见《五灯会元》卷二《鸟窠道林禅师》,赖永海《佛道诗禅》第六章)会昌年间,白居易又与香山如满禅师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并舍自己的住宅为「香山寺」,醉心净土念佛。他为此作的《香山寺》诗云∶「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充满了归心佛门後的安闲、解脱之情。这种思想大量表现在他晚年创作的一些诗歌中,如《在家出家》诗∶「夜眠身是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多不应。」俨然一修行老僧了。

白居易官卑俸薄,为了兴佛却不惜钱财,乐於施舍,诸如修建山寺、营造佛像,经常破费。除上面提到的舍宅为寺,他还一次舍俸钱三万,命工人按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上的故事,昼出高九尺、宽一丈三尺的西方极乐世界图一幅。图中阿弥陀佛居中,观音、势至菩萨侍执左右,百万人天恭敬围绕,七宝壮严。昼成後,他「焚香稽首」,对图中佛像虔心发愿。(《书西方帧记》)

白居易一生宦途坎坷,却「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这种处世的境界深得於他的佛教信仰。他去世後,按其遗愿,家人将其葬於香山如满禅师的塔侧。

(史向前编著)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