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敬安法师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敬安法师

发布时间:2010/06/22 佛史人物 标签:邬坚巴.仁钦华浏览次数:1907

敬安法师(公元1852~1913年)

敬安禅师,俗家姓黄,名读山,字福馀,湖南省湘潭县人,清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年)辛亥岁腊月初三日出生。一般的资料,都以敬安禅师为咸丰元年出生,自然是公元一八五一年。事实上他是腊月初三日出生,这时已是一八五二年的元月二十三日了。他的示寂年代也是这样,一般资料说他示寂于民国元年,自然是公元一九一二年。但他示寂之日是壬子岁十一月初二日,这时已是民国二年元月八日,已是一九一三年了。这是应该予以更正的。

敬安的父亲名宜杏,母亲胡氏,有姐皆嫁,一弟名子成尚幼,家庭世代业农。敬安三、四岁时即摒弃腥膻,儿时随母拜月,喜母亲为他讲述佛、菩萨和神仙的故事。不幸七岁丧母,十一岁丧父,留下他与幼小的弟弟,孤苦无依。他弟弟寄养于族父家中,他本在村塾受学,读《论语》犹未终篇,以家贫废学,为邻家牧牛。但他仍携着书本,一边牧牛,一边读书。他后来在〈诗集自述〉中说到幼年生活∶「读《论语》未终篇,父殁。零丁孤苦,极绝惨伤。」

一日出外牧牛,会天雨,敬安在邻村村塾前避雨,听有人读唐诗「少孤为客早」句,心有所感,不觉泪下。塾师周云帆先生见之,问他流泪原因。敬安答以父母早死,家贫失学,所以悲伤。周云帆同情他的遭遇,留他在学塾为佣工,工作之暇,可傍听读书。敬安十分庆幸有此际遇,精勤苦读。不意好景不常,未久周先生病故,敬安又辍学。此后,他曾在乡绅家做书僮,希望能借着伴读的机会得以读书。不意乡绅为富不仁,每日要他做粗重杂活,不许到书房中去。他愤而离开,去拜访做学徒学手艺。农业社会时代的学徒,较童工尤为不如,时受虐待。他十七岁之年,一日风雨,见篱间白桃花为风雨摧落,感而大哭,逐投入湘阴法华寺,依一位东林和尚剃度出家,师父为他起法名敬安,字寄禅。是年为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当年冬天,到南岳祝圣寺,依贤楷律师座下受具足戒。

敬安圆戒后,闻衡阳岐山仁瑞寺的恒志禅师道誉远播,乃寒天冒雪投奔歧山,依恒志习禅,修苦行,并承担寺中劳役。他随众坐禅之馀,听恒志禅师说法,稍具佛门知识。就在这种情形下,渡过了五年苦行僧的生活。后来,敬安禅师有诗追述他幼年的生活,题曰〈祝发示弟补作〉诗曰∶

人间火宅不可住,我生不辰泪如雨;
母死我方年七岁,我弟当时犹哺乳。
....
那堪一旦父亦逝,惟弟与我共荒宇。
悠悠悲恨久难伸,搔首问天天不语;
窃思有弟继宗支,我学浮屠弟其许。
岂为无家乃出家,叹息人生如寄旅;
此情告弟弟勿悲,我行我法弟绳武。

或问,敬安幼年辍学,读书无多,何以能诗?原来他在仁瑞寺期间,仁瑞寺的维那和尚名精一者,素喜吟哦。敬安以为文字访碍禅业,谓精一日∶「出家人不究本分上事,乃有闲工夫学世间文字耶?」精一说∶「你年纪轻轻的如此精进,前途不可限量;不过至于文字般若,恐怕与你无缘了。」这段略有轻视的话,对敬安影响颇深,他后来的努力学诗,未始不与这段话有关。

另一方面,敬安学诗,亦得力于一位郭菊荪先生的鼓励。敬安在〈诗集自述〉中称,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岳阳去探视舅父,舅父带他游览岳阳楼,楼上有人分韵赋诗。他在旁澄神跌坐,下视湖光,一碧万顷,忽得「洞庭波送一僧来」句,逐豁然神悟。归而述于宿儒郭菊荪先生,郭菊荪认为他「语有神助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