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彼岸法师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彼岸法师

发布时间:2010/06/22 佛史人物 标签:彼岸法师浏览次数:1410

彼岸法师(公元1883 ~1952年)

彼岸老和尚俗家姓传,出家后法名普度,字彼岸,湖南省祁阳县人,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癸未岁十一月十九日生。他家世业农,父隆润公富有田产,为村中大户。彼岸自幼慈孝淳谨,邻人对他十分称道。二十二岁之年,隆润公为他纳妇谭氏,二十六岁举一子,名锡 ;次得二女,一家和睦。彼岸一向体弱,未能随诸兄下田耕作,除协助隆润公管理账务外,并为地方排解纠纷,很受村民敬重。

彼岸三十七岁丧偶,亲友劝他续弦,他答曰∶「世间既多节妇,我怎不能以鳏夫终身呢?」遂不复娶。既而经商于滇、黔、蜀、桂、粤、赣、鄂、浙各大都市,以此得游名山大川,旅栖寺院,亲近高僧,预闻象教,行囊中书籍,多为佛典。早晚以《金刚经》、《心经》、〈普门品〉、〈行愿品〉等为常课。时与岐山仁瑞寺楚宝禅师相过从,究论佛乘,禅悦益深。楚宝禅师指示他参禅法要,赠送他《指月录》、《禅源诸诠集都序》、《无尽藏》、《宗镜录》等禅宗要典。彼岸对楚宝禅师说∶「禅之理境超绝,超越诸教之上,乃点睛之法也;教乘广博,法海汪洋,非实研详究,无以窥其浩瀚渊深之哲理,瑰丽庄严之气象,此画龙之功也。点睛因凭神手,然画龙更须妙笔也。」禅师为之首肯。

净心禅林的善透长老,闻其名而诣访,问∶「居士用何功?」

答曰∶「常念《金刚般若经》、〈普门品〉。」

问∶「持此二经何意?」

答曰∶「佛法难广妙,其精要莫逾智、悲二行。般若,大智也;非大智,无以破迷执而得解脱。普门,大悲也;非大悲,则不能驾慈航以拯沈沦,故常诵也。」

长老是之。

彼岸每至名刹,辄流连忘返,而有出家之志。遂于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元月,决意出家,时年四十四岁。其子锡 亦自愿入山,彼岸亦不加劝阻。亲友多责备他,谓不应该携独子出家而绝宗嗣。彼岸对众人说∶「我出家,诸位不要留难!锡 的行动,出其自愿,我不敢阻其守俗,亦不敢劝其出家。我曾读过《善恶业报经》,经中载∶『一人口中常出蛆虫,盖乃阻人出家善根所遭恶报者。』吾不敢阻其出家者也;吾若强其出家,又恐其信道不笃,他日玷污佛门,殃及祖宗,则愆无可逭,此所以不敢劝其出家者也;绝嗣之说,是世俗之见。释迦牟尼唯有一子,亦令其出家,而其行业,迄今竖穷三千年,横遍五大洲,闻其名,仰其德,瞻其遗容而归依崇拜者,人数在七万万以上,岂能说是绝嗣呢?」亲友们于他的话无以回答。彼岸乃把他所有的动产、不动产,全赠与他的兄长侄辈,以净俗累。

彼岸仰慕岐山仁瑞寺的道风,父子往投。知客僧说∶「年荒岁歉,道粮不济,公议不收徒众,请到别处去罢。」留他们住了一宿,翌日父子往投紫云峰佛国寺,礼夙缘长老为师,落发披缁。他的儿子锡 ,由常悟长来代他弟子养宣收徒(养宣时在上海弘化)为之剃度,法名道安。彼岸出家后,在佛国寺充典座之职。历时九个月后,始终归阳菩提寺,依海藏律师受具足戒。圆戒后仍返佛国寺,充任副寺,亲近常悟禅师,学习禅教,精进修持,常坐不卧,晚间礼佛至四更。

后来继任监院,他在俗家时,为他父亲管理田庄帐目。所以任监院职,整理田赋,开辟林场,在他是驾轻就熟,因之常住道粮丰足,且以馀粮周济佃民。他阅读藏经,至《法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