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史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佛史人物 > 显荫法师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显荫法师

发布时间:2010/06/22 佛史人物 标签:显荫法师浏览次数:2100

显荫法师(公元1902~1925年)

释显荫,法名大明,显荫其字。他俗家姓宋名今云,江苏省崇明县(长江入海口处的一个大岛,今属上海市)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年)。自幼就读于崇明县第一两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师范讲习所。他天资绝高,加以努力不懈,在校一向成绩优异,名列前茅。他是一位天才型的青年,其思想异于凡俗,十馀岁时,即感于人生无常,八苦煎迫,亟思追求解脱之道。所以十七岁之年师范毕业后,即往宁波四明山观宗讲寺,礼谛闲老和尚为师,剃度出家;当年即于慈溪五磊山,依谛闲老和尚受具足戒,现比丘相。是时为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

谛闲老和尚是清末民初时代,中兴天台宗的大德。清末光、宣之际,杨仁山在南京金陵刻经处创立只洹精舍,请谛闲担任学监。后来只洹精舍因经费困难停办,推荐谛闲出任江苏省僧教育会的僧师范学堂监督。民国肇建后,谛闲为宁波诸山长老所推,出任四明观宗寺住持。谛老在观宗寺设有观宗学社,显荫入学社受业,学习天台教观。是时学社有学僧四十多人,知名的如仁山、宝静、常惺、持松、妙真、可端、妙柔、 虚等,而以显荫年纪最小。但他的功课成绩却十分出色,据 虚法师口述的《尘影回忆录》记载,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观宗学社的学期考,常惺法师考第一,仁山法师考第二,而显荫考了第三。

民国九年(一九二○年),观宗学社首届学生毕业,外来的学生都返回寺院,显荫是谛老的剃度弟子,自然仍留在观宗寺,于学社中继续研究。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上海丁福保居士编篡的《佛学大辞典》出版,请显荫写序。丁福保是清末民初时代知名的大居士,著作等身,是时已年近知命,而请一个未满二十岁的青年比丘写序,显荫的学养之受人推崇于此可见。

《佛学大辞典》一书,是丁福保于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开始收集资料、着手编纂的。他曾参考日本佛教学者识田得能、望月信亨等人的《佛教大辞典》,历时八年完成初稿,又一再修正,十年杀青,民国十一年(一九二二年)正式出版。此书收集辞目三万馀条,三百六十馀万言,分装十六册(此指最初的平装版本)。在八十年后的今日,仍为佛教人士所乐用的一本工具书。此书出版之初,曾有国内显要名流为之作序,若伍廷芳、阎锡山、徐绍桢、吴葆真等。而书出之后,排在该书前面的第一篇序文,竟是四明山观宗寺学社的一个学僧,年龄未满二十岁的青年比丘释显荫的作品。丁福保是沪上名流,位列缟绅,年近知命,著述等身,何以对这位青年比丘如此敬重?我们要读了这篇序文,才知道这篇序文的价值,真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现在流通的《佛学大辞典》上,这篇序文仍列卷首,读者不妨一阅(其它序文多被删掉了)。于此摘录数段,以窥一斑∶

盖闻一乘圣典,着妙义于琼编,三藏玄枢,赞灵文于宝偈。圆融理体,不落言诠;绝待真如,岂堕文字?第真空无象,非象教无以显其真;实际无言,非言辞无以显其实。故一真法界,假名迥异乎常名;四悉因缘,有说有殊于无说。

以上是「破题」,综说全文纲要,以下文笔一转,曰∶

戒学、定学、慧学,三学齐资;羊车、鹿车、牛车,三车圆备。教部类开十二,契经义蕴无边。圣言不易研穷,佛旨良难窥测。...维是经文浩瀚,研究綦难,名相纷繁,考求匪易。徒兴望洋向若之嗟,宁免入海算沙之困。兼之东西 译,颇多钩 格磔之声,华梵错综,每有诘屈聱牙之句。东麟西爪,文笔矛盾;北辙南辕,方言楚夏。设非心研之有素,云何耳学之能详?欲免捍格之虞,用作研钻之助,辞典之编,信不可缓。

最后说到是书的编者,曰∶

丁仲祜居士,以通儒硕学之资,具济世活人之术,精研佛学,翱翔般若之园;博览书林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