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徒:用多种语言“拥抱”世界
北京奥运会一天天临近,刚刚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的体廷法师有了一个“新头衔”:玉佛禅寺英语讲解员。
“上海是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之一,将接待很多国家的奥运选手和游客。我们用外语讲解自己的寺院和古老的中国佛教,相信会让他们感到更亲切。”28岁的体廷说。
4年前,上海玉佛禅寺“未雨绸缪”,挑选了15名年轻法师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分别接受英、日、韩、法、德等5种外语的本科教育,体廷即是其中的一位。
“眼下奥运游客接待一点点忙起来,我们正好施展所学。而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之时,相信寺里的外语讲解员队伍会更庞大、水平也更高。”体廷说。
与地处沿海大都市、一年仅海外游客人数就达50余万人次的玉佛禅寺相比,地处内陆的五台山普寿寺显得“静谧”许多。即便如此,在这座聚集了600余名女性法师的佛教道场,也有近十分之一的出家人在吃斋念佛之余坚持学习外语。
“我们平时也要接待许多外国游客,但我学习、使用外语的初衷更在于弘扬佛法。在我看来,中国佛教宣扬大慈大悲、饶益众生,倡导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应该成为整个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普寿寺法师慈惠说。
在2006年出家前,慈惠在外贸行业工作近9年。如今,她不再和外商谈生意,但对外交流并没有丢,只是流利的英语所谈及的内容从商品、价格、运输转向中国佛教。
慈惠告诉记者,去年曾出访斯里兰卡3个月,当她一次次用英语讲述中国大乘佛教的教义,特别是以亲身经历介绍中国佛教寺院在救助孤残病儿和孤寡老人方面的实践时,得到斯里兰卡僧众的一致好评。
“我还想将当代中国佛教界一些高僧的知名博客制作成英文版,让全世界更多与佛有缘之人能通过网络受益。当然,这需要我进一步提高佛学和英文水平。”慈惠说。
近日,体廷、慈惠等50余名来自中国内地20个省区市佛教寺院和佛协的法师、居士以及30名来自港台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云集上海玉佛禅寺,参加中国佛教界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举办的佛教外语交流活动。在3天会期里,他们围绕“面向世界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的过去与未来”两大主题,用英、日、韩、法、泰、德、西等多种外语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院哲学系的沈海燕博士担任此次佛教外语交流会的英语评委。在她看来,一批年轻法师不仅能脱稿演讲,还能现场回答提问,外语水平之高超出了自己的预想。
“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不仅说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中国佛教界得到很好贯彻落实,而且强烈地表现出中国佛教界正以日益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与时俱进。”沈海燕说。
台湾的比丘尼满润出家20年间,先后回大陆四五次。她告诉记者,以前回来,印象较深的是不少佛教寺院都在大兴土木,硬件设施提升得很快,这一次看到这么多国际化的年轻佛学人才迅速成长,甚感欣慰。相信凭借不断成长的人力资源,将于今年内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会更具国际影响。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认为,在当今人类距离被大大缩短的“地球村”,世界佛教的互动与交流与日俱增。中国佛教界学习和运用多种语言,不仅是佛教对外交流和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交流,有利于和谐世界建设。他说:“中国佛教界期待涌现新一代的‘鸠摩罗什’和‘玄奘’。”
下一篇: 我国西部地区已有55家五星级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