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 素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讲课现场
佛旅网讯 对于素食的定义,一直以来在素食行业内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早在2010年举办的第三届素食营销论坛上就进行过探讨,而问题一直延续到2015年5月第八届论坛上经过激烈讨论后最终才得以解决。
12月12日,广州素食学校开设《认识素食》的课程中,广州素食学校执行校长陈品宏先生讲到,认真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不难发现:素食是中国才有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方式分为三类:素食、荤食和腥食。腥食是指以动物性原材料制作的食品。荤食又被称为“五荤”,《本草纲目·菜部》记载,“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素食是指不含五荤和腥食的饮食方式。
所以,素食是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已久的“五辛素”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错误概念。
西方没有素食的概念:vegetarian翻译为素食是错误的
素食是中华文化特有的饮食方式,除华人圈外,影响至日本、韩国、越南、新马泰等东亚、东南亚地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文化里,与“素食”最为接近的单词是“vegetarian”,根据其英文释义为“蔬食,有活力的食品,非肉食品”,所以“vegetarian”应该解释为非腥食的饮食方式,翻译成 “蔬食”会比“素食”更加贴切,由此可见西方社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素食。
西方蔬食文化重在生命关怀与环保需求,出发重点是对人本之外的生命关怀;而中国传统的素食文化则重在“祛病延寿、性命双养”,出发重点是对人本性命的养生关怀,素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概念。
下一篇: 云门寺(2015)乙未年冬季精进禅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