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同在与缺失 一位法师回忆8年前的印度(德里篇)
泰姬陵
佛旅网 印度朝圣之旅 印度,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国家,恒河、灵鹫山、舍卫国、王舍城……无数熟悉的地名构成一幅美丽的地图,镶嵌在脑海的深处。绵延数千年的文明,高速发达的现代经济,车顶上坐满了人的公共汽车,种种表象在重重叠叠地不断拼凑着她的形象。2007年,有幸两度前往这个文明古国访问考察,亲自体验印度文明的魅力,观察现代印度社会的种种状态。于是,传说与史诗融入色彩分明的生活场景中,无数美好的回忆停滞在佛教圣地的残垣断壁中,一切又不断地重组、建构,渐渐立体起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当年访问印度后曾感慨地说:“印度,你只要见一眼就永远也忘不了,因为它同世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时代不同了,但是马克·吐温的感慨依然会令人生起强烈的共鸣。
印度印象
德里——传统与现代同在
德里分为旧德里(old delhi)和新德里(new delhi)两部分,新德里位于南部,与旧城隔着一座德里门。新旧德里犹如两个贫富悬殊的邻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上。旧德里街道狭窄,二三层高的残旧建筑、牛车、单车、电车充斥在横街窄巷里。相反,新德里到处街道宽阔,翠绿的树林,清洁的街道,是印度整个国家的政治行政中心。但是,一切繁华的背后仍然到处可见贫穷,大街边随意搭建的贫民帐篷,见到游客就围上来的乞丐,漆黑的手做出一种要吃饭的手势,令人心颤。
德里的印度门,外形像法国的凯旋门,据说壁上刻着9万多印度士兵的名字,是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英国参战而牺牲的印度士兵。9万士兵拼命地为英国打仗,是希望印度能够独立;可是,战争结束后,英国人没有履行他的诺言。所以,才会有圣雄甘地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印度门顶上有一个圆石盆,是一盏大油灯。
印度门前是一条“国家大道”,直通远处的总统府。1月份去的时候,我们曾进去参观过。总统府位于印度门以西宽广的拉杰巴特街(rajapath rd.)旁的一座小山岗上,原为英国殖民时代的总督府,后改为总统府。它融合了印度传统建筑风格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式样,面积约2万平方米,内有340个宫室、227根画柱、35个凉亭、37个喷泉、3000多米长的长廊,外加长400米、宽180米的莫卧儿王朝风格的大庭园。总统府门前的卫士非常和蔼,我用印第语“您好”和他们打招呼,他们头一歪,热情地回应,于是便可上前和他们合影留念。但是,部长办公楼前的卫士则十分紧张地观察着来往的人们。漫步在总统府内,欣赏着美丽的建筑、蔚蓝的天空,忽然觉得自己的某种心理得到了满足。1月26日是印度共和纪念日(republic day),在电视上可以看到阅兵和民俗杂技表演。总统府的东边便是国会大厦,在宽广的草地上,圆形的列柱成排,呈现优雅的格调,这是现代德里的象征。
博物馆内精美的佛像
文化交流没有国界,是心灵的交流。在德里的国家博物馆,我们会惊叹绵延数千年的印度文明。印度本土的主要民族达罗毗荼人基于生殖崇拜的农耕文化与外来的雅利安人基于自然崇拜的游牧文化互渗交融,形成了印度文化的主体。在博物馆中,佛教与印度教的不同思想,通过雕塑、壁画等展露无遗。佛教注重沉思内省,强调宁静平衡,以古典主义的静穆和谐为最高境界;印度教则崇尚生命活力,所以追求动态、变化,以巴洛克风格的激动、夸张为终极目标。而晚期大乘佛教被印度教同化蜕变为密教,密教美术也倾向于巴洛克的繁缛绚烂。但是,古典主义并不完全摒弃华丽的装饰;印度的巴洛克风格也并不完全排斥静态的表现。
朝礼佛舍利
博物馆中佛教展览品非常丰富,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佛像、菩萨像,仿佛让我们徜徉在印度佛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佛教徒来说,最令人激动的无疑是佛陀舍利。在博物馆中,便供奉着从佛陀涅槃地拘尸那伽发现的佛陀舍利。在供奉佛舍利的金塔前,展示着两个当年安奉佛舍利的容器。于是,礼拜、瞻仰,在佛舍利前留影,便成为博物馆佛教徒访客的一道神圣程序。
在电影《心灵导航》中,一位印第安妇女对来自纽约的女主角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些人生活在信仰里,而不是生活在恐惧中”。印度似乎就是一个生活在信仰里的国家。印度具有丰富的宗教传统,德里随处可见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等各宗教的建筑,传统的宗教建筑与现代化大楼毗邻同在,令人印象深刻。(文/圣凯法师,文章为法师在德里的印象 还有其他圣地的印象将陆续发布)
上一篇: 圣严法师: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 人生的种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