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探寻佛陀落地石足印 阿育王亲立石柱为证
作者:明贤法师
释迦牟尼佛出生落地石
佛陀诞生图:九龙灌顶(敦煌唐代绢画局部)
节选自《佛宝论》
据历史资料记载,佛陀当年在无忧树下从摩耶夫人右胁下出生,落地时足下有一块石头,在接到佛足以后,留下了佛陀深深的足印。虽然佛陀诞生处的大目标已确认无疑,但无忧树及树下佛陀落地石的确定工作,则是必须要完成的复杂考古程序。
德国以及尼泊尔政府的考古学者最早于19世纪在此进行联合发掘。1899年以前,这里被种种杂物覆盖,就像一座扔满废物的垃圾山。直到1933年,蓝毗尼遗址才正式大规模出土。
蓝毗尼圣地衰落以后,佛陀降临人间的落地处曾建立起一座印度教庙宇,其墙根下长出过一棵菩提树。在印度人的心目中,菩提树既象征着强大的生命力,也意味着对于建筑物的破坏能力,因为其根系过分发达。庙宇的墙基很快就被菩提树动摇,几十年的工夫便倒掉了,加上野火雷击,树木残骸与瓦石残渣混在一处,很难找出无忧树及落地石到底在何处。
虽然后来出土了众多遗迹,但很长时间内都没有确定释迦牟尼佛的落地点——对于一片深埋藏在地下长达七百年之久的遗迹,考古工作异常艰难。
2006年,我第一次朝礼蓝毗尼。在佛出生处现在是一座红色的摩耶夫人祠(为纪念佛陀母亲诞生圣者而兴建),其中瞻礼佛陀落地石的人群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当年就在印度庙的遗址下,考古人员从砖石瓦砾的中间部位一直向下挖,在很深的地方发现了一大片木炭,上面有一块长约两尺的不规则形灰色石块,其中央有鲜明的脚印状凹痕。石头残损得很厉害,但足印仍依稀可辨。这块石头最终被确定为佛陀落地时的足印石。
摩耶夫人祠中瞻礼佛陀落地石
工作人员以玻璃罩保护这块石头,周边配灯光以照明,朝礼者站在石头上方向下看,一丈多深的坑里就是佛陀落地石了。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敬意,朝礼者带来的金箔将所有通道两边的红砖贴成了一道道的黄金墙。
抬头向上看,有一块石质佛陀降生浮雕。据鉴定是公元前4世纪作品,是最早的佛陀降生浮雕。石质为砂岩,虽然数世纪的风吹雨淋使这块砂岩几乎被磨平,但我们还是能隐约辨出摩耶夫人在因陀罗和梵天的注视下,紧紧握住无忧树枝,生下佛陀的图案。早年的石雕工艺和线条以十分唯美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当年玄奘大师到蓝毗尼时,周边废弃的寺庙有近千座,阿育王石柱也因遭雷击而倒在地上。然而这里并没有完全为世人遗忘,1312年,尼泊尔国王里普·马拉到此朝圣,今天这块受人供奉的佛陀诞生浮雕,可能就是他留下的。
在蓝毗尼我不仅看到了释迦牟尼佛出生的地点,还与确认者有过一次直接交流。当时我在遗址处巧遇一位老教授,他介绍自己是全程负责佛陀落地石考察认定的专家组负责人,最先确定佛落地石的就是他。落地石鉴定工作完成后,他将全过程写成了两本专著。机缘巧合,见面时他正好随身携带,当时便将这两本书送给了我,还在上面签名盖章。我们还探讨了确定佛落地石的全部过程。
一起探讨落地石的老教授
玄奘大师到印度来求法之前,高僧法显大师曾有过记录,说这块石头完全沾在地面,后来才被挪动。挖掘时发现这片区域的土壤中有很多木炭,后来被确认是摩耶夫人扶过的无忧树。玄奘大师见到无忧树的时候,它们已经枯萎。现今这些树木已变为木炭。教授在木炭中看见了这块石头,如经典中所说,上面有一个模糊不清的足印。
要最终确定落地石,阿育王石柱上第一个巴利文字母的含义成为关键所在。在近年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众多学者在了解了老教授的发现后,猜想这个字母应该是指佛陀落地石。经过复杂的认证过程,加上阿育王石柱上巴利文的佐证以及很多相关证据,这块石头最终被确认为佛陀落地石。佛弟子们终于再次见到了他们心目中的圣石。
蓝毗尼的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刻文字
被发掘出来的阿育王石柱柱高7.79米,周长2米。柱上有裂纹,日本材料专家以特种材料将其缝合,并用铁环保护起来。根据玄奘大师的记录,蓝毗尼曾经有三位佛到过这里,此事阿育王石柱上有过清晰的巴利文记录。
我们现在可在石柱上见到四行半巴利文,是阿育王的敕文:
“我阿育王灌顶即位的第二十年,亲自率领文武大臣来蓝毗尼恭敬礼拜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之地,敕令立石柱以记载。今后每年地方官必来朝拜,因为这是无上正遍知出生圣地。特谕减免蓝毗尼地区税赋,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
在佛陀出生的地方,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烧得通红的红砖块。按照砖块的制作技术,中国的红砖20世纪左右才开始使用,之前是没有的。而从挖掘出的圣迹看来,印度红砖的使用,在2500年以前便已经非常普遍了。
古印度佛足印刻石
古印度佛足印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