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佛教旅游:观音信仰的主要特征有三
普陀山朝圣讯:观音信仰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一是慈悲、二是智慧、三是「无畏施」。
观世音菩萨以大慈大悲著称于世,立于诸菩萨之林。在我们中国,两千多年来「慈悲」几乎成了观音这位菩萨的代名词。可是,观世音的大慈大悲,并不是我们世俗理解的那样;以世俗来说,我们认识,我们是好朋友、好同事,我们沾亲带故,我才会伸以援手帮助你脱危解困,而那些不认识、不是好朋友好同事,不沾亲带故的,就袖手旁观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菩萨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祂作好人好事,是不求任何回报的,祇要你在危难之中称一声菩萨的名号,你实时可以脱离苦厄。这是千真万确的,不但经上所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常有的。
观音信仰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智能。这个智慧,不是世间人常说的智慧,世智辩聪,而是「般若智慧」,是菩萨的智慧,是佛的智慧。此智圆融无碍,能破一切愚痴,诸有黑暗。佛菩萨虽有方便法门,权巧妙用「世间法」去度化众生,用利勾牵众生走向佛境,但其不是根本智,是不究竟的。观音菩萨用智慧去拯救受苦受难、愚昧无知的众生。观音菩萨化身以教化众生的事迹,历朝历代皆有例证。
观音信仰的第三个主要特征,是施无畏。佛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善财参观自在菩萨章》里说:「……善男子,我修习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令离诸怖。所谓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高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危害怖、离王官怖、离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诸病怖、离懈怠怖、离黑暗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愁叹怖、离所求不得怖、离大众威德怖、离流转恶趣怖。复作是愿:愿意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恐怖,灭除障难,正念现前。善男子,我以如是种种方便,令诸众生离诸怖畏,住于正念。复令发阿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至不退转。」释迦如来又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指出:「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施无畏」,也就是「勇敢」──观音菩萨在行慈悲,开智慧时,处处向人们布施无畏。在恐惧时、大难临头时,众生首先想到的是这位菩萨,称念这位大菩萨的圣号。
「施无畏」也就是给人以信心,有了信心、有了依靠才不怕东不怕西,才能把事情做好;把没走完的夜路走完;把行了一半路的船航驶向彼岸;把前面的障碍去除。完成这些,所靠的是甚么?就是靠「勇敢」,靠观音给予的勇敢的精神。有了勇敢,心里就不恐慌,不恐慌心就「定」了。你心定了,不害怕了,前路再黑暗,有再多的高山沟壑,你也能战胜它;有了勇敢,海上的风浪再大,所驾驶的船再破,祇要方向正确,有菩萨高举的灯盏,你也能安全地到达目的。与此同时,你具有了勇敢的精神,你才能「施无畏」给人家。观音菩萨就是在拥有了「慈悲」和「智慧」,才随处现身,救度众生。
上述三者其实是一体的,分开来讲只是方便说。「慈悲」、「智慧」和「施无畏」,不可分开;也不可能分得开。是一而三,三而一。我们祇要细心想一想,就能体会到,观音菩萨身上所体现的三种精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一体的。
所以说,观音信仰是以「慈悲」、「智能」和「施无畏」为主体。当然,还有其他无数的精神内涵,比如说,祂作为阿弥陀佛的侍者,接引有缘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祂作为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护持释迦牟尼佛,这些种种作为和行迹,所体现的精神是多元的、多层面的,如恒河沙数,说之不尽。观音信仰可以说,是世间的明灯与希望。
可是观音信仰要如何弘扬?最重要的是,首先要从我做起,确立正信;有了正信,才能「全面地、彻底地」理解、认识和学习观音精神。我们信仰观世音菩萨,首先就是要学观音,努力成就为观音悲智具足的德行。其次,是提高自我学习佛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们四众弟子,在礼佛、拜忏、诵经、持咒等的同时,要多听经闻法,支持道场。但凡讲经法会,都有种种「成就」,作为听经者,即是「人成就」之一,其功德会也是很大的。而且我们常常听经闻法,渐渐地智慧就会开了,境界也会高了,自然能够与佛菩萨相感应,除厄解困,一切如意,所求顺遂。
普陀山佛教朝圣资讯
来源|网络
关注佛旅网公众号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