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泊尔朝圣:遍寻佛陀足迹 圣地初识
蓝毗尼
梵名 Lumbini,巴利名同。意译为花果等胜妙事具足、乐胜圆光、解脱处、可爱、花香、断、灭、盐。位于中印度之林苑,地处古印度拘利与迦毗罗卫之间,乃善觉王(梵 Suprabuddha)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之花园。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城的城主,母亲摩耶夫人是天臂城的公主。两人膝下无子,据说摩耶夫人晚年,梦见从天界的满月中降下一只白象,从她的右胁入胎,之后她就怀孕了。摩耶夫人为了生产,按照印度的风俗回家乡待产,途中在蓝毗尼沐浴后,往北方林中走了二十几步,见到无忧树上开满艳丽花朵,伸手欲摘花,才刚攀附一株无忧树树枝,面向东方,太子就从右胁诞生了。所沐浴的池子,被称为诞生池,又称“生命之泉”。
阿育王在十三世纪为纪念佛陀的诞辰立下一根石柱。悉达多太子一生出来,其时宇宙充满光明,天奏妙乐,花芬芬降。太子即时周行四方,各行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根据玄奘大师的记录:“有大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柱头的马像至今尚未发现,但是中央因雷击造成的龟裂,有三处用铁环加以系结。这个石柱高7.2公尺,铭刻部分位元于底部起约3.3公尺的地方。目前阿育王石柱被铁栏杆严密地保护着。
舍卫城
舍卫本是城名,国名憍萨啰,因为当时南方北方,各有一个憍萨罗国。舍卫城这个憍萨罗国,是在北方。为别于南方的憍萨罗,所以用都城代替国名。当时的国王就是在佛教经籍上颇负盛名的波斯匿王(Prasenajit)之国。城名由来有两种说法,来自于一位传说中的贤者-舍卫陀(Savattha)居住于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这里国土丰饶、生活安和乐利、民生物资丰足,此地无所不有,故称为“一切有”(Savatthi)。
祇树给孤独园
传说大约西元前六世纪时,在舍卫城有一位名叫“须达多(Sudatta)”的富商,因为经常救济孤苦穷人,因此被尊称为“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意为“无可比拟的布施者”。由于作生意及帮儿子定亲的关系,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竹林精舍听到佛陀说法后,便悟道并皈依三宝,成为佛的在家弟子。为了供养释尊及其弟子,回到舍卫城后,就积极物色土地想建精舍,结果看中国王波斯匿王的太子“只陀太子(Jeta)”的一座芒果树林。太子受到须达多以黄金币铺地诚心感动下,于是两人合力由须达多献园地,只陀太子捐树木,及舍利弗的指导下,完成了祇园精舍,殿堂房舍凡千二百间。
“祇园精舍”是“祇树给孤独园精舍”的简称,亦即合只陀太子的树林与孤独长者的园子的尊称。当时竹林精舍是南方传教中心,而这座祇园精舍就成为北方的传教中心。佛陀至少在这里度过有24个雨季安居,几乎占了佛陀传法生涯中一半的岁月。许多家喻户晓的重要的经典如《金刚经》及《佛说阿弥陀经》,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经典开头,可以知道就是佛陀在这里讲的。
王舍城
王舍城原意为“王之居所”,位于菩提迦耶东北约九十公里,巴特那(Patna)东南103公里处,是佛陀时代恒河以南摩揭陀国(Magadha)的首都,也是佛陀在东方说法的重镇,曾于此处待过24个雨季(结夏安居),与西方的舍卫国(Sravasti) 同列东西说法二大中心。悉达多王子舍弃华美生活,为了求道,出了迦毗罗卫城,拘利国通过摩菟罗的国境,到跋耆国的首都吠舍离,从阿兰迦兰仙人座下,修行不执着、无一物状态的“无所有处”禅定境界。然后再向西渡过恒河,于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依郁陀罗罗摩子仙人座下,学习藉由无念无想精神统一的“非想非非想处”禅定境界,修行自轮回中解脱的相关课题,在禅定三昧(定及观)方面达到极致,钻研瑜伽行法的真髓。摩竭陀国的频毗娑罗王(Bimbisara)十分敬佩年轻的求道者悉达多的不平凡,前去拜访时,诚挚地希望他成就正觉时,再来王舍城宣说正法。于是当佛陀证得正觉后,率领千余僧人重回到王舍城,当时的王舍城就成为北印度革新宗教的新兴之地和南方的传教中心。频毗娑罗王在物质上的护持,是佛教僧团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而出生在那烂陀地方的舍利弗(Sariputra)、目犍连(Moggallana),与先前世尊度五比丘后即皈依的大迦叶等三大弟子都在王舍城附近,则是使佛法广宣流布的强大助力。
尼连禅河
释尊出家后,于尼连禅河畔苦行林中静坐思惟,修苦行六年,后舍苦行而入此河沐浴,净身后接受牧牛女难陀波罗之乳糜供养,寻至此河对岸之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发愿而成道,故此河沿岸颇多释尊成道之古迹。
菩提迦耶
悉达多太子在王宫及释迦族呵护下度过了二十八年,发现自己生活得并不愉快,看透人间生老病死,苦空无常,便毅然放弃皇家尊贵生活,出宫至尼连禅河旁的雪山苦行林内断食苦修。悉达多太子在雪山经过六年苦修后,终于明白以极端苦行或奢侈的生活方式,无法成就菩提圣道,于是接受了牧羊女所供奉的乳糜粥,恢复体力,便在印度北部比哈尔省伽耶古城不远的树林中一棵菩提树下禅坐,体悟大地众生皆本具如来智慧德相,终获无上正等正觉,后人就称这里为菩提伽耶。
现代的菩提迦耶
位于印度比哈尔省(Bihar)境内,在首府巴特那东南130公里及距离迦耶城(Gaya)约10公里左右之处,是佛陀成道的圣地。为了感念佛陀的教化恩泽,人们在这里建了许多佛塔纪念,并将优楼频螺村(uruvila,意为瓜树,亦为苦行林),尊称为菩提迦耶,意为“觉悟的迦耶”,让后世的人们能永远缅怀在这小村落中曾发生过的伟大觉醒。成佛处的菩提树,象征佛的成道,所以非常受到尊敬。古代阿育王说:“于菩提塔其心最重,所以者何?佛于此处成正觉故。”菩提树象征着佛道,所以传说凡诚信佛法的,就要尽力的加以保护,使菩提树滋长不息。
摩诃菩提佛寺
摩诃,中文翻成“大”,故称大菩提寺。大菩提寺无疑是菩提伽耶的地标,高52米、底基15平方米,主体是一个金字塔型的建筑,被主塔围绕着,四个角落各立有形状与主塔相似四个小塔,塔上雕有各式佛像,极为精致。根据经典记载:“绕塔可以远离八难、具足妙相、获得福命财宝。”因而寺外,终日有人绕佛经行,大寺更外围,即是佛悟后的七个禅思处。
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对佛教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转捩点,因为它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僧团安居净住的僧院林园。它的起缘有两种说法:一是当时的国王频婆娑罗王为了让佛陀在王舍城中安居说法,特意贡献了一片竹林地,并在其中建造僧院精舍,然后请佛陀和比丘僧团于此净住修学。另一说法是,当时王舍城中的大富豪迦兰陀,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听闻了佛佗所说的教法,在欢喜净信皈依三宝后,他将原本布施给外道沙门的林园收回,转而奉献给佛教僧团安居使用,所以竹林精舍又称为“迦兰陀竹园”。当时,王舍城内的着名异教徒─舍利弗因闻佛陀所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缘起真理后,顿断见惑而证初果,并偕同目犍连共率弟子二百人,跟佛出家。两人日后也都分别成为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现在的竹林精舍内只见草木扶疏、叶影摇晃,透露出澄澈与宁静的气息。
鹿野苑
古时这里有鹿群聚居,四处漫游所以得名,这里的清幽自然吸引许多修行者在此苦行禅定,因此又被称作仙人住处。此地是佛陀初转法轮之地,是世人心中绽放“法之光明”的神圣地方,在这里,世尊第一次明晰地阐释自已所觉悟到的真理,而初次听闻这至善之法的人,是从佛陀出家以来就陪伴着他 但后来却因误解而离开的五位伙伴。这佛、法、僧初次齐聚的第一次说法,在佛教历史上被称为初转法轮!
灵鹫山
又称灵山,因山石状似鹫而得名,在经典中常以“耆阇崛山”称呼,是佛陀在王舍城结夏安居期间,除了竹林精舍外,是比较经常居住及弘法的地方。灵鹫山西侧耸立五山之一的雷特纳山,传说是释尊宣说《法华经》时,多宝如来出现之处,也称多宝山。大乘经典,尤其是《妙法莲华经》、《楞严经》、《法华经》、《大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般若经》等,根据经典所述都是在灵鹫山宣说的。
往“说法台”途中,奇岩下有洞窟群,这些洞窟分别是世尊(香室Saptaparni Cave),阿难及舍利弗等弟子们禅坐修行的地方,而唐朝高僧玄奘大师也曾在这里闭关过1年。传说叛教的提婆达多(Devadatta),有一次就是躲在山中的某处,趁佛陀不注意时丢下大石并砸伤了佛足。“说法台”位在半山腰处,被四周群山所环抱,是典型笈多王朝的僧院遗迹,应是为纪念佛陀而建。《法华文句》卷一:“前佛今佛皆居此山,若佛灭后罗汉住,法灭支佛住,无支佛鬼神住,既是圣灵所居,总有三事,因呼为灵鹫山。”由经典可以得知,灵山就是圣灵所居,到了灵山,就是进入佛的净土。
南登格尔
佛本生故事中详细记载,悉达多太子在此处坚定出家修行的决心,经中写着:“吾已出家不与俗同。”于是褪下代表尘世的华贵衣裳给车匿,义无反顾离开家乡走向一片未知的广茂森林。此广茂森林现名为“南登格尔”,有一根完整的阿育王石柱,此地还有“全印度最大的佛陀纪念塔遗迹”。
拘尸那罗
又称拘尸那城,意思是茅城,释迦牟尼在八十岁高龄时,来到此地因食物中毒而示现涅槃,在这里演说最后的教示,后称《大般若涅槃经》。《涅槃经》是佛在涅槃前一昼夜讲完的,提出“常、乐、我、净”为涅槃的四德,再次强调三法印、八正道、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是不可扭曲的真理。
卧佛殿是1927年时,由缅甸的佛教徒所建造。佛陀涅槃像是1876年由康宁汉(Alex。 Cunningham) 从希拉尼亚瓦提河的河床挖掘出来的。从基座上的刻文推定,应该是五世纪笈多王朝的作品,为赤砂岩的摩菟罗佛像系统。整个涅槃卧佛与床座是以一块完整的巨岩一体成型雕塑完成,床基座上雕有阿难、须跋陀罗(Subhadra)、未罗酋长瓦吉拉婆尼(Vajrapani金刚手,御医)以及另外五位不知名的信众,个个神情哀伤,其中又以阿难跪地痛哭流露的真情,最让人动容心酸。这个小村庄因为是佛陀的入灭之处,而广为佛教徒所熟知前来朝圣,但对于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而言,拘尸那罗一直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小村镇,长久以来它都遭到忽视与遗忘,只有玄奘、法显等朝圣者的旅行记录中,才能见到它的名字与踪影。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柱高2公尺,原来高度是15公尺的。虽然已毁,但断成五截的底部仍在原址。石柱上的顶狮 (Capital Lion) 现已移入博物馆中。这根石柱的竖立,据信是阿育王为纪念此处是佛对五比丘及耶舍55位比丘共六十位开示:“比丘们啊!我已脱离一切人天桎铐,你们亦复如是。为了世人利益,出于对世人的慈悲,你们现在去漫游吧!宣扬这从头至尾都是光荣的法义,宣扬这圆满无缺清静圣洁的生活。”这是孔雀王朝为了标示佛陀最后一次吠舍离公开说法而建及竖立的,历经两千余年,这根狮柱依然保存完整无缺。
那烂陀
那烂陀大学是在五世纪初由笈多王朝的戒日王所创建,尔后历经七个国王屡次增建,那烂陀大学被列为世界上最古老大学的代表之一。此城名原意“赐莲之地”或“神知之地”。在五至十二世纪之间,尤其以东方艺术和佛教教学的最高学府而享有盛名。玄奘大师曾在此留学15年之久,兴盛时期,最多有老师1,500名之多及学僧1万多名,在此研习中观、瑜伽、密教等各派的义理,弘扬大乘佛法。玄奘大师曾跟随当时的校长,被尊称为唯识学派正法藏的─戒贤法师参学,最先译出的是《瑜伽师地论》。受玄奘大师积极求道精神影响,义净三藏也经由南海的航路到此留学。十三世纪初,蒙兀儿王朝的回教军团(Bakhtiyar Khalji)攻略比哈尔地区时,不能幸免地那烂陀大学也遭到火攻,建筑物、经典、书籍等延烧了六个月之久后,就从此埋藏于地下七百年。直到1915 ̄37年及1974-1982才陆续再出土。
标签:蝉友圈 蝉友素猫 佛旅网 佛教旅游 佛教文化旅游
蝉友圈素猫 佛旅网www.china84000.com 印度朝圣 印度佛教旅游 印度尼泊尔佛教旅游 西藏游学 西藏佛教旅游 五台山佛教旅游 峨眉山佛教旅游 普陀山佛教旅游 九华山佛教旅游 梵净山佛教旅游 终南山佛教旅游 鸡足山佛教旅游 南华寺云门寺佛教旅
上一篇: 佛陀對兒子的一段教誨
下一篇: 佛陀无法改变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