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景区资讯 > 2018全国两会佛教界代表声音 你最关注哪个?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2018全国两会佛教界代表声音 你最关注哪个?

发布时间:2018/03/15 景区资讯 浏览次数:2877

 

2018年3月3日至3月20日,全国两会于北京召开。

 

 

据了解,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80名,佛教界代表有7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共2158人,宗教界有67人,其中佛教界有28人。

 

全国两会关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其中也少不了佛教界代表的发声。其实不难发现,两会上佛教界的声音,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佛教文化的态势,也指明了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见微知著,方能运筹帷幄。今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8全国两会佛教界代表的声音吧,你最关注的是哪个呢?

 

两会佛教好声音(部分)

 

商业退出寺门 让佛教健康发展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看来,对“商业化”问题正确处理与否,关系着佛教发展的前途和根本。虽然并不排斥合法合规的经营活动,但原则上不以盈利为目的。他主张让商业退出寺门,以便宗教更好地发挥净化人心、导善社会的本位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学诚法师)

 

中国宗教应跳出固守传统的局限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宗教应当跳出固守传统的局限,将本宗教与现代思想文化、管理制度、传播媒介有效贯通。过去一年来,学诚会长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有关宗教中国化的观点,主张中国宗教既要主动了解现代文化思潮,也要对自身传统进行完整审视。(全国政协委员学诚法师)

 

加强网络信息污染治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和社会带来许多方便快捷与创造越来越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不良信息带来的网络污染问题。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全国人大代表明生法师)

 

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仍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入园难”问题在城乡中普遍存在,“入园贵”问题在一些地区也十分突出。如何妥善解决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全国人大代表明生法师)

 

将生命教育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国民只注重“优生”却忽视“优死”,向来避讳不敢直面“死亡”话题,从小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因此,导致各种学生杀人、自残、自杀以及虐待动物的报道屡见不鲜。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全国人大代表明生法师)

 

探索建立澜湄六国佛教交流合作平台

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云南省佛教界成功举办了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暨帕松列祜巴升座法会、第二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暨祜巴升座法会和多届崇圣论坛,出席的主要外宾,大部分是澜湄国家的南传佛教领袖。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对宣传我国宗教政策、使周边国家了解我国外交方针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交流了解,这些国家的佛教领袖,也希望能进一步与我国佛教界加强交流,深入合作。

全国政协委员帕松列龙庄勐认为:若以云南为支点、以南传佛教文化为契入点,探索建立澜湄六国佛教交流合作平台,服务我国文化、外交事业,潜力巨大、将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帕松列龙庄勐)

 

依法治理佛教商业化

合法的经济收入是寺院建设、维护、弘法、安僧等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庄严道场、利乐有情、服务社会的基本前提。在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佛教寺院自养的经济基础正面临着有史以来的全新挑战。一方面,佛教教义教规要求僧团“少欲知足”以成就道业;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大潮中,“寺院经济”正处于“被商业化”的危险之中。(全国政协委员心澄法师)

 

挖掘申请保护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全国政协委员心澄法师)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佛教团体工作

佛教团体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履行着贯彻落实宗教政策法规、开展教务活动、培养佛教教职人员、维护合法权益、提供社会服务、开展对外交流等重要职能。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进入新时代,佛教团体的工作要求将越来越高,党和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佛教团体建设力度,作为团体特别是基层佛教团体建设有待加强,团体职能的发挥远远跟不上新形势。(全国政协委员心澄法师)

 

“佛系”跟佛教有啥关系?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哈尔滨市极乐寺方丈静波大和尚表示最近听到了一些“佛系”的故事,他想澄清一下:“这跟佛教的真正认知是有距离的。”

比如说,佛教提倡四个“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不会逃避现实。佛教也提倡“放下”,放下不是放弃,随缘不可以随便,圆融不是圆滑,负责不是负担。要面对现实,认真负责,成就自己,利益众生。这才是佛教中道圆融的态度。(全国人大代表静波法师)

 

藏传佛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雍和宫住持胡雪峰表示藏传佛教要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要在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起到积极作用,藏传佛教僧众应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传统。著名皇家园林雍和宫地处首都北京,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健康有序发展,应遵循四个意识,坚持文化自信。(全国政协委员胡雪峰)

 

构建澜湄国家佛教交流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崇化法师出席会议并提交《关于筹建澜湄国家佛教交流协作机制——以佛教文化为纽带推动构建澜湄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案。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增进彼此互信的民心相通是前提与核心。(全国政协委员崇化法师)

 

促进汉传佛教的传播 培养国际弘法人才

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佛教要复兴、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跨世纪的思想家,同时亦要有国际化的优秀弘法人才。

宽运法师感慨道,过去二千年来,汉传佛教之所以能与中国文化融合发展,就是因为它的教理能够与现实生活结合,所以普为大众所接受。现在我们处于历史中重大的转折点,汉传佛教未来是要走向世界的,目前两岸具有发展规模的佛学院、佛教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均要求学子学习不同的通行语言及佛教巴利文、梵文等。(全国政协委员宽运法师)

 

建议中国在2022年前全面停止养熊业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出席并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在2022年前全面停止养熊业的建议》

《建议》称,中国的“活熊取胆”技术是从国外引入的,其残忍利用动物的方式从开始就饱受各界质疑。2006年中国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曾表示不再新批养熊场,但圈养黑熊的数量却持续增长,违规养殖和熊胆滥用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全国人大代表明海法师)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