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华北地区 >山西地区

印度尼泊尔朝圣

最新线路

更多>>

游记攻略

更多>>

佛旅资讯

更多>>

斯里兰卡

  • 朝拜五台山的两大功效

    朝拜五台山的两大功效

    发布时间:2017/08/08浏览次数:3401

    ▲众僧朝拜殊像寺 我们在家,念佛、拜佛、诵经等等,久久地会变成一种为做功课而做功课,对三宝的殷重心,有时就会减弱。如果适当的时候,安排几天出来朝山拜佛,一下子就能把我们的心劲给提起来。 ...

  • 五台山朝拜奇遇记:梦里人物现身!

    五台山朝拜奇遇记:梦里人物现身!

    发布时间:2017/08/08浏览次数:2464

    作者:智铠 我也讲一个真实的事情。我有一年朝五台山,在火车上作了个奇怪的梦: 梦见自己碰上一个卖水晶的老头,让我买他的水晶。我拿起一颗比较大的水晶,看到里面有很多杂质。就说,我没带钱。不要...

  • 活佛们为什么一直想去五台山朝拜?

    活佛们为什么一直想去五台山朝拜?

    发布时间:2017/08/08浏览次数:4974

    朝拜五台NO.1: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也曾到五台山避难,直到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将准葛尔军打败驱逐出西藏地区返回西藏,但走到青海塔尔寺时,突然无病而圆寂。 ▲六世达赖喇嘛 ...

  • 五台山朝圣,一场心灵的洗礼

    五台山朝圣,一场心灵的洗礼

    发布时间:2017/08/08浏览次数:3090

    清水河的浪花 诵念着千年的经卷 大白塔风铃传来的时候 山外的佛子 向往着佛国的净土 五台山吹出萦绕的佛乐 吹醒了归途 吹不断信仰的根 古刹中的素菜 养育着虔诚的僧尼 金...

  • 一次五台山朝圣 相当于500年修行

    一次五台山朝圣 相当于500年修行

    发布时间:2017/08/08浏览次数:4434

    在很多人眼中 一直以为五台山只是一座山的名字 没想到是有五座山峰 其最高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 为华北地区的最高峰 素有“华北屋脊”之美称 五台山 因其五座主峰峰顶平缓 有如垒土之...

  • 五台山大白塔的“秘密”

    五台山大白塔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7/08/03浏览次数:3924

    在清凉圣地五台山中,有大大小小近百座寺庙,而在寺庙间有一座塔特别显眼,蔚为壮观,这就是被人们所称的四大佛教圣地之首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 大白塔的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塔建于方形塔台上,...

  • 这15种五台山元素,你知道几种?

    这15种五台山元素,你知道几种?

    发布时间:2017/08/03浏览次数:4033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

  • 五台山朝圣

    五台山朝圣

    发布时间:2017/08/03浏览次数:2557

    文:万修居士 一 转遍世上山山水水却转不出心里轮回的思维习气;历尽人间沧桑,却找不到一块永远属于自己的归属地…… 人,总免不了被境转。这是我们的六根一致对外所致。它使我们宿世以来养成了不知反观内...

  • 一次五台山,因缘五百年

    一次五台山,因缘五百年

    发布时间:2017/08/03浏览次数:2740

    在很多人眼中一直以为五台山只是一座山的名字没想到是有五座山峰其最高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地区的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美称 五台山因其五座主峰峰顶平缓有如垒土之台而得名五座台顶上分别供奉着文殊...

  • 五台山的千古之谜:「前三三后三三」

    五台山的千古之谜:「前三三后三三」

    发布时间:2017/08/03浏览次数:2341

    金色界里月,五台山上雪。云端狮子儿,空中霹雳舌。谁识饮牛翁,原是甘露灭。宴坐金刚窟,似踞猛虎穴。玻璃一盏茶,聊清烦恼热。  借问窟中多少人, 前后三三非浪说。 这是明末高僧憨山大师文殊赞...

  • 五台山慈福寺|五台山朝圣

    五台山慈福寺|五台山朝圣

    发布时间:2017/07/18浏览次数:2385

    五台山朝圣讯:五台山慈福寺又名禅堂院,位于菩萨顶背后紫霞谷口南侧,地处一面背阴坡下段,寺院布局呈长条带形,上方有大片树林,下面有沟谷河水流过。该寺虽在台怀寺庙集群区,却背它寺而独立,有如龙神幽...

  • 五台山传奇故事之康熙在五台山赠送瓷碗

    五台山传奇故事之康熙在五台山赠送瓷碗

    发布时间:2017/07/08浏览次数:2665

    顺治十七年秋,相传二十三岁的顺治,因宠爱董鄂氏之死,产生悲观厌世,遁迹空门的想法,遂于 次年正月,留下重诏一纸,来五台山出家。他在五台山过了一段和尚生活之后,不知因为什么突然想起 家来了,托人给...

china84000@126.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