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宝论》:释尊的法轮
发布时间:2017/08/25浏览次数:2232
“法轮”是佛教的譬喻,用以描述“佛法”。佛法能击破众生心中的无明烦恼,就像车轮能辗碎路上的瓦砾,摧毁前行的障碍;佛法辗转传人,如同车轮旋转,无远弗届,所以称为“轮”。因为以“法”为自性,所以称为“...
-
《佛宝论》:释尊的舍寿与留寿
发布时间:2017/08/25浏览次数:1837
释尊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入灭,这是历史的事实。然而关于释尊的寿量,诸宗的认识却不尽相同。 大众部认为,在拘尸那迦入灭的是释尊的化身,也就是“生身”。化身出现于世间是缘毕即灭,而佛寿是无限的...
-
《佛宝论》:佛身无漏
发布时间:2017/08/25浏览次数:2478
在佛教里,对于六道众生的描述,用了“有漏”这个词。“漏”在梵语里是“流失、漏泄”的意思,在佛教中特指烦恼。众生的烦恼如流水般,日夜由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漏泄,流注不止,所以用“漏”来称呼...
-
《佛宝论》:释尊具马阴藏相
发布时间:2017/08/25浏览次数:2882
释尊刚出生时便具备着庄严的相好,《中阿含经》形容释尊“端正姝好,犹星中月,光耀暐晔,晃若金山”。佛经中说释尊具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其中之一称作“马阴藏相”,这是因为过去世中为谨慎己身而远离色...
-
《佛宝论》:佛与阿罗汉不同
发布时间:2017/08/25浏览次数:2600
佛陀的功德是圆满的,同时也是无量的,因此对于佛陀的尊称也有着众多不同的名号。其中有一种名号叫做“应(供)”,这是梵语arhat的意译,是“众生应当供养”的意思。直接音译过来就是“阿罗诃”或“阿罗汉”。原...
-
佛宝论:一世界无二能仁
发布时间:2017/08/25浏览次数:2186
在我们的宇宙中,究竟有多少位佛?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同恒河的沙粒一样,不可胜数。而原始佛教对于他方世界的佛以及娑婆世界过去、未来世佛的关注,远不如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在同一...
-
佛陀本生故事-守信不死
发布时间:2017/08/24浏览次数:2360
佛陀本生故事-守信不死 从前,有个名叫「须陀须摩」的国王,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平日遵守佛门教诫,做人老实诚恳,从不说谎。 有一天早晨,国王与宫女乘车到御花园赏花。走出城门不久...
-
佛陀故事:骂人的话 全部归给你自己
发布时间:2017/08/24浏览次数:2888
佛陀故事揭示了许多简易真理,但那却是一般人难以注意到的问题。 骂人的话 全部归给你自己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
-
佛陀故事:苦修不是道
发布时间:2017/08/24浏览次数:2920
佛陀在未成佛前,曾经有六年的苦修。在当时的古印度,有许多修苦行的头陀,他们衣不蔽体,吃很少的东西,住在洞穴里,用种种非人的方式,折磨自己的身体。 在六年中,悉达多王子住在一个山洞里,每天只吃...
-
佛教故事 | 佛陀威德折服外道
发布时间:2017/08/24浏览次数:2163
过去有六位外道论师,贪着世间的名闻利养,并竞相号称自己是最尊最贵的。有一次,听闻到佛陀的神通威德远远超过一般人,六师便集合在一起讨论:“我们六人的修行是一般世间人所比不上的,不过最近听说佛陀的神...
-
佛陀故事:松弛有度才是修行
发布时间:2017/08/24浏览次数:2108
来源:《证严法师说故事》 作者:证严法师 (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
-
佛陀故事:佛陀分半座
发布时间:2017/08/24浏览次数:1863
大迦叶尊者(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陀的十大弟子当中,有一位大迦叶尊者,他已证得阿罗汉果位,他出身婆罗门贵族,是富可敌国大富豪尼拘卢陀竭波长者的独生子,他虽身在富裕的家庭,却不贪恋五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