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九月十九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发布时间:2013/10/23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出家纪念日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浏览次数:1760
2013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观世音,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是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
何为四大皆空?
发布时间:2013/10/22标签:佛旅网保护宗教信仰宗教活动西藏旅游西藏朝圣浏览次数:1696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代认为这四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 佛教所称四大,除含有上述意义外,主...
-
怎样确定出家人是真修行?
发布时间:2013/10/21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修行出家人济群法师浏览次数:1819
《菩提道次第论》讲到,合格的善知识应当具备十个条件。但现在这个时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希望渺茫,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还是有底线的,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备正见,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二是持戒...
-
人死后有没有神识存在?
发布时间:2013/10/17标签:中阴身佛教知识佛旅网死亡神识浏览次数:2024
《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转化过程中出现,处于死有和生有之间。持续时间很短暂,一般是七天至四十九天。当进入下期生命时,中阴身...
-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3/10/15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地狱天堂济群法师浏览次数:1965
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
-
佛教如何看待灵魂转世之说
发布时间:2013/10/11标签:佛教知识佛旅网灵魂转世轮回浏览次数:1953
西藏圣湖 佛教从缘起的角度,认为世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主体,并因此否认灵魂。但是,否认灵魂并不等于否认轮回,否认生命的相续。在一期生命结束之后,有情还会继续随业力流转于六道。而对于成就者来说,则是按...
-
佛弟子出家后还能回俗家吗?
发布时间:2013/10/09标签:佛教徒佛教知识佛旅网出家还家浏览次数:1977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之辈,往往对出家的动机与意义失去正面的共识,因而臆测错误,或道听涂说,或受传统邪说谬论而导归成邪论,自始至终不得正解出家修行真实义,也因此思想中毒...
-
佛门中的称谓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3/10/08标签:三藏佛教知识佛旅网和尚法师称谓菩萨浏览次数:2171
所谓“称谓”也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
-
佛弟子礼拜佛菩萨应如何观想?
发布时间:2013/10/07标签:佛徒佛教知识佛旅网拜佛礼佛观想浏览次数:1951
我们在拜佛、供佛时,应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观想我们所拜、所供的是无量诸佛,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
-
印度朝圣:《俱舍》世间法
发布时间:2013/10/06标签:世间法佛旅网俱舍论印度佛教印度朝圣部派佛教浏览次数:1886
印度朝圣:因果法,含摄了世出世法,但在世出世法之中,仍须加以分类。《俱舍论》的〈世间品〉、〈业品〉、〈随眠品〉,是分析迷界的果、因、缘。迷界 又分为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地狱、饿鬼、傍生、人、天,此五等...
-
印度朝圣:《俱舍》果、因、缘
发布时间:2013/10/06标签:佛旅网俱舍论印度佛教印度朝圣部派佛教浏览次数:2246
印度朝圣《俱舍论》摄一切法为七十五法,但此诸法并非个别的独立存在,而是存在於相互关连的关系之间,这就是因缘论(参阅木村泰贤《小乘佛教思想论》第二篇第六章),因与缘结合,即成为果,通称为六因、四缘、...
-
印度朝圣:《俱舍》七十五法
发布时间:2013/10/06标签:七十五法佛旅网俱舍论印度佛教印度朝圣部派佛教浏览次数:2429
印度朝圣:《俱舍论》将一切法分为有为法及无为法。凡依因缘造作而有时间的迁流,染净的差别,即是一切世间的现象,均属有为法;离有为法的性质,离一切作用的状态,含有灰身灭智的涅盘义的,属於无为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