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936
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如师生关系:有老师则有学生,有学生则有老师,无老师则不成其为学生,无学生则不成其为老师。这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
缘起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979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hetu、缘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
-
涅槃寂静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38
涅槃是无漏,是苦果苦因的消灭,也就是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十二缘起是根据“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的道理,十二缘起法的止灭则是根据“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的道理。老死忧悲苦恼,既是由于生缘,消灭生缘...
-
十二缘起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462
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1)老...
-
有漏皆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578
“漏”就是烦恼。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受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着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做惑,惑使人烦恼,所以又叫做烦恼。烦恼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
-
法印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771
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
因果相续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43
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
-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什么分别?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83
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谛上进一步说“无住涅槃”。从理论上说,十二因缘灭,灭...
-
如何能达到涅槃的境界呢?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156
关于涅槃的道理属于灭谛,如何达到涅槃的境界的问题属于道谛。道谛以涅槃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烦恼为消灭对象,以戒sīla、定samādhi、慧pa〖akn~d〗〖akn~d〗ā三学为方法。(1)戒,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
-
汉文大藏经有多少版本?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2127
我国第一次刻本汉文大藏经是公元971年宋开宝四年刻本。在此以后,历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一千年之间先后有二十余次刻本。1936年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发现金代公元十二世纪刻本大藏经,因此称为赵城...
-
佛经是释迦牟尼亲自写的吗?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870
不是,是佛逝世后,他的弟子记诵出来的。佛逝世的那一年,佛的弟子,以摩诃迦叶为首的五百人集会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将佛一生所说的言教结集起来,以传后世。当时由阿难陀诵出佛所说的经sutta;由优波离诵出佛所...
-
四摄
发布时间:2012/11/07标签:佛教知识浏览次数:1662
摄sangahavatthu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peyyavajja,慈爱的言语和态度;第三是利行atthacariya,为大众利益服务;第四是同事samānattata,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于大众。四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