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终接引与魔境区分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临终关怀临终接引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魔境区分浏览次数:1731
若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内,不属界外,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 所以,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是属于方便土,...
-
佛教音乐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传播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教艺术佛教音乐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164
佛教称八万四千法门,只要能慈悲济世、利乐有情、解脱生死之苦海,皆是方便。佛教音乐在普度众生方面,有着众多的优势。 佛教从印度流传到中国,最早宣传弘扬的方法,只是翻译佛经。后来,聪明的古德觉得只是...
-
佛家养生第三天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家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1929
1、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2、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
-
临终蒙佛接引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临终关怀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飞天接引浏览次数:1967
念佛人临终蒙佛接引,乃生佛感应道交。虽不离想心,亦不得谓独是想心所现,绝无佛圣迎接之事。心造地狱,临终则地狱相现。心造佛国,临终则佛国相现。谓相随心现则可,谓唯心无境则不可。唯心无境,须是圆证唯心...
-
佛陀形象在印度早期艺术中的演变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家艺术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陀形象印度艺术演变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752
2014年5月27日下午6点,印度佛教美术系列讲座第二场在中央美院图书馆报告厅精彩开讲。阿努帕·潘达教授此次讲座主要讨论两个问题:首先是佛教艺术中佛像表现从无偶像到有偶像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包括潘...
-
五台山佛教音乐和佛乐团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五台山佛教音乐佛乐团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教艺术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115
五台山佛教音乐简介: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台山佛教同产生、共兴衰。五台山佛教音乐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 五台山佛教...
-
佛家养生第五天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家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1784
1、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
-
佛说美丑前世已经注定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旅研究前世注定朝圣游学美丑外貌蝉友圈浏览次数:2707
《佛说罪福报应经》:为人姝长。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喜瞋恚故。注:今世身材修长、玉树临风,是前世恭敬对待他人的缘故;今世身材矮小、四肢粗笨,是前世蔑视侮慢他人的缘故。今世相貌奇...
-
当代汉传佛教寺院经济现状及其管理探析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朝圣佛教知识佛旅研究寺院经济朝圣游学汉传佛教蝉友圈浏览次数:2210
作者简介:纪华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副主任;何方耀,华南农业大学宗教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内容提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汉传佛教寺院经济...
-
临终时怎样确保被接引到极乐世界?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临终关怀临终接引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极乐世界蝉友圈浏览次数:2303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内、不属界外,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所以,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是属于方便土或者是凡圣...
-
五台山佛光寺 唐建古刹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2989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声”。唐人常建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流传颇广,而要拿它与佛光寺切景入情,尚需将结句稍作改动,将“唯闻...
-
佛家养生第六天
发布时间:2014/08/25标签:佛教养生佛教养生观佛教朝圣佛教知识朝圣游学蝉友圈浏览次数:1695
1、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